阅读历史 |

第257节(1 / 2)

加入书签

羊是群居动物,配种不需要饲养人特意去关注。

羊一年能生两窝宝宝,一次最少一只。

许问见过的最多一只羊生了六只羊宝宝。

牛是一年生一次,在生产队那会儿,母牛发情的时候需要需要拉去“配栏”。

配栏是魏庄的土话,就是配种的意思。

需要把母牛跟公牛单独关在一起,等它们那啥完了,再分开。

奶牛也差不多,去年它发情期,还是送到鹏城去,找了一头健硕的黑白奶牛完成了“配栏”。

这只小牛犊看起来很健康,毛色随了他爹。

许切跟冬生兴奋地围着小牛转了一会儿,商议好了牛妈妈和牛宝宝的名字。

他们说小奶牛叫黑白,大奶牛叫黄白。

许问:“……”

这名字许问有点接受不了,想了想跟他们商量,“黑白这个名字虽然暂时可以,那玩意明年牛妈妈再生一只黑白的小牛你们该叫什么?”

这个问题难倒了许切跟冬生。

“你们想想平时见过的,有什么东西是黑白的?”

“钢琴键!”冬生第一举手。

许切:“眼睛。”

冬生:“足球。”

许切:“棋子。”

“熊猫!”

“斑马!”

“……”

两个人说了一堆。

许问建议:“所以,你们要不要,在这些里选一个合适的当小奶牛的名字?或者适当改一下,因为它是一个‘小女生’。比如棋子可以叫琪琪,熊猫可以叫盼盼。”

眼睛这种肯定不行。

最后定下了盼盼这个名字,并且两个人还商议好,如果明年再生小宝宝,就叫琪琪。公牛宝宝就叫琦琦。

母牛的名字定住了弯弯。

因为她的犄角是弯弯的。

眨眼就到了元宵节。

炊事班依旧照顾所有的战士,分别煮了水饺和汤圆。

这不像几十年后,冰箱还是稀罕东西,所以彩虹岛上也没有速冻水饺和汤圆。

都是嫂子们合伙现做。

南方的嫂子们包汤圆,北方的嫂子们包水饺。

炊事班的战士们帮着和面,切饺子馅,弄汤圆馅。

许问闲着无事,也来帮忙擀饺子皮。

她一边包一边想,许闻跟桑小青主要就是卖水饺的。

如果买个冷柜,把水饺冻起来,是不是就能送“外卖”了?

不过以鹏城的温度和现有交通条件,就怕冷冻水饺送到户里会融化。

而且也不能电话订餐,就算许闻能按起电话,可大部分百姓家没有电话。

还是不方便。

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

许问沉思的时候,其他嫂子在一边忙活一边闲聊。

其实岛上的事没什么可聊的。大家长时间生活在这里,又一起生活了这么长时间,基本上没新鲜话题了。

但是很多嫂子和许问一样,都刚回家过了年,来了自然又有新的话题可以聊。

岛上留守的嫂子们也分享了她们过年时的趣事。

“说起来。”王玲玲感激地看了许问一眼,“真得感谢问问嫂子。要不是你,我不能有今天。”

两个人都在包饺子组里,一抬头能看见彼此。

许问失笑:“嫂子你太夸张了!我以为这句话一般都是送给救命恩人或者授业恩师的。”

这两者许问都不沾。

王玲玲认真想了想,“那我觉得你既是我的救命恩人,又是我的授业恩师。”

大约看见许问不认同,她有些急,“我不是拍马屁或者讨好你才这么说,是真的!我们那里穷也落后,女娃子是最不值钱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