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84节(1 / 2)

加入书签

“问问,我现在想回家,可以吗?”

“……”

一堆七嘴八舌的问题中,许问只挑了一个回答:“谁想回家?可以,路费自理,我送你们回去!”

人们瞬间又闭嘴了。

来的时候说好了,路费许问先出,从工钱里扣。

这要来就走,路费自理,来回也得二三百块吧?毕竟又是船又是长途车又是火车的。

许问带上岛的这些人,都是魏庄公社土生土长的百姓,政审肯定是没问题的。

就算那几个被人们定义为混混的,也没什么作奸犯科的记录,就是人品招人烦。

属于道德品行不端远达不到法律层面。

说白了就是小错不断,大错不犯。

许问来彩虹岛之前给岛上发过电报,说会带五六十个人上岛,请石磊帮忙安排好住处。

还住在之前女学生住过的那片地方。

不过木屋放不开这么多人。

最后许问提议结婚的住木屋,单身的住帐篷。

每个帐篷八个人。

当天晚上,许闻他们就搭乘许问那辆客船回了鹏城,还挑了两个本生产队知根知底的到店里跑趟打下手。

许闻跟桑小青的饺子馆,虽然还是主打卖水饺,但是店面扩了一倍,名字也换了,叫北方的味道。

本来叫家乡的味道,只是鹏城来打工的人各个地方都有,他们做不出人家家乡的味道。

比如川菜,湘菜。

鹏城速度名不虚传,在这片土地上,每天都能看见新的变化。

即使许问知道它未来的样子,也依然会为此刻的鹏城感到万分震惊。

对别人来说,他们是时代的参与者,身在其中如同当局者迷,还没有太大感受。

唯独许问,像个局外看客,看着边陲小渔村一点点往记忆中那个繁华的城市变迁,实在是很震撼。

这个城市她是没参与感,但是彩虹岛还是可以的。

送走许家人,许问就着手开工厂的事。

要不然这么多新“岛民”该如何安置。

其实严格意义来说,他们不是新岛民了。

第一个岛民是李嫂,这毋庸置疑。

然后第一批真正的岛民是退伍老兵。

每年12月前后,都是老兵退伍新兵入伍。

有一部分老兵,退伍后选择了留在彩虹岛上当岛民。

这部分老兵要么就是三四十岁还没结婚,家里兄弟姐妹多,无牵无挂。

要么就是在战争中身受重伤落了点残疾,不影响生活,但是赚工分肯定吃力,不如留在岛上打个零工。

他们也都有伤残补助,只是不愿意混吃等死。

说起来,还有个喜事,李嫂迎来了她的第二春。

是一个四十多岁的老兵,也是今年,不,去年退伍的。

现在跟李嫂一起打理她的小卖部。

许问之所以知道,是因为李嫂也想参加集体婚礼。

原本婚礼是定在2月14号,可惜许问有事没能赶回来。

婚礼的事不能再往后推了,定在2月22号,正月十八,再晚大学都该开学了。

其实这时间也该开学了,大家都跟学校请了几天婚假。

事情都挤到一起,许问一下子分身乏术,只能先把从老家带回来的老乡先交给罗泽民,在他那打几天工,等忙完婚礼,她再安顿。

罗泽民特别仗义,二话不说先把这些人给接收了。

除了张爱国陈有财那四个。

许问请石磊把他们先安顿在连队,给的理由上,岗前军事化培训,为以后他们干保安做准备。

其实就不想他们在她忙的时候捅什么篓子。

官方理由给到位,被授意的战士们当然会好好“照顾”他们四个。

礼服年前就开始赶,现在也都做好了,就是布置场地问题。

花童都是现成的,冬生他们。

跑腿也是冬生他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