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47节(1 / 2)

加入书签

许问是想着能让他们家换换口味。

娄家仪把许问迎进门。

小姑娘今天打扮的特别喜庆,穿着他们的民族服饰,看得出来特别开心。

在娄家,小孩的生日不大摆筵席,就是比平时多一道红鸡蛋。

跟魏庄坐月子那红鸡蛋差不多。

娄家仪妈妈不在了,家里就爸爸两个哥哥和她。

爸爸娄祥生见许问是女客,怕照顾不周,还特意把族长老婆叫了过来陪许问。

娄家仪特别喜欢许问送的蛋糕。

许问家现在设备越来越齐全,已经不是当初垒土灶当烤箱的艰苦时代,现在做的蛋糕越来越精致。

还从鹏城的蛋糕店里买些包装盒什么回来,这一包装很像那么回事。

娄家仪按照许问的提示许了愿望,吹灭了蜡烛,把蛋糕分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分给大家。

不出许问所料,一桌子海鲜陪时蔬,这放在几十年后某些内陆城市简直就是大餐。

很多珍贵的海鲜,现在海岛上就是日常食物。

许问挺喜欢海鲜的,主要娄书杰做的好吃。

听娄家仪说,他们家做饭最好吃的就是娄书杰,尤其是处理海鲜那是一绝。

夏初也特别喜欢,许问给她剥了些海虾。

骆香芹虽然是来陪许问的,但是两个人沟通甚少。

原因无他,骆香芹不会白话。

两个人的关系是许问听不懂骆香芹说话,但是骆香芹能听懂许问说话,两个人是单向交流当然交流不起来。

还是娄家仪兄妹三个跟许问说话比较多。

尤其是娄家仪叽叽喳喳特别开心,一个劲儿的往许问家里夹菜。

许问逗她:“有一句俗语叫‘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就是无缘无故突然对一个人好,一定是别有所图。你这突然对我这么好,我害怕!”

她只是随口逗逗这小姑娘,谁知道娄家仪摇摇头,“我不奸也不盗,但真的有事求你。”

许问:“……”

她把剥好的虾肉放进盘子里,让夏初自己抓着吃,这才侧头。

见娄家仪一脸认真,许问好奇地问:“你说说看。”

“我想请你帮我继续上学。”

娄家仪来到岛上的时候就已经十二岁了,不可能从一年级开始读起,加上宋宝英给她做过学前测试,娄家仪的水平基本上在四年级左右,所以就跟着四年级一起读了。

一开始,娄家的人根本不同意家里的孩子读书,无论大小都不同意。

是路远征半强迫性让他们把孩子送进学校的。

以前不让孩子上学是家里揭不开锅,没有钱。岛上免去孩子的学费,也把渔场开放给他们,分了房子和地,再不让孩子上学不合适。

所谓吃人嘴短拿人手短,族长和族长夫人也想不出反驳的理由,就答应了。

但是,很多孩子上了几天学就要退学。因为语言不通,也跟不上。

他们自小就说的是少数名族语言,突然全篇白话,让他们很难适应。

光听还好,主要课本上的知识全部是汉字,他们接受起来特别难。

后来路远征从中心岛特聘了一个会讲他们族语的老师过来,小孩子才不闹着退学了。

但,这是指年纪小的,比如一二年纪的学生。

像娄家仪这么大的,本来也没几个上学的,上学了也是插班生,得跟着其他同学一起上课,也没有会民族语的老师带。

本来三四五年纪插班生有四个,最好只剩了娄家仪自己。

这个小姑娘特别有韧劲,听不懂就问,问老师问同学回家了问大哥,有时候碰见许问也会问许问。

半年时间,硬生生从倒数第一赶到了中游。

现在已经是班里前几名,只是小学生涯也结束了。

但是,台风之后,新建的学校也盖了初中部。

海岛上是小学初中是五四制。

小学五年,初中四年。

只是现在还不是九年义务教育。

以前彩虹岛上小学免费是给官兵们的福利,再后来渔民上岛以后,他们多数穷到揭不开锅,也就一起免费了。

但是初中还是收费的。

现在岛上人越来越多,学校里的师生也越来越多,尤其是现在经济上的一些变革,让机关的财务压力很大,所以初中没法再免费。

许问下意识看向娄祥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