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7节(2 / 2)

加入书签

苏英说道:“您问的都是我家的隐私,我在外面是不说的,我建议您在外头也少说些家里的事。”

程桂枝撇嘴,“火车上就是唠嗑,有啥不能说的。”

过了四十多分钟,四个孩子吃饱喝足,给苏英打包了一份土豆烧肉,一个蛋花汤,一份米饭回来。

给程桂枝带的同样一份,只不过她的米饭是两碗。

韩鑫星眨着小眼睛,笑的人畜无害的可爱,“弟弟,肉肉好不好吃?”

别看盛建邺津贴高,儿子在乡下过得可没有韩鑫星小朋友滋润,加上盛建邺的几个弟弟结婚盖房子经济紧张,盛建邺寄回家养孩子的钱,绝大部分都被老太太补贴给了其他子女。

小青河在家里一个月也难得吃一回肉,因此小家伙猛点头,“肉肉好吃。”

韩鑫星小手一伸,“程奶奶,一共一块两毛钱哦。”

程桂枝尴尬一笑,心想苏英这女人太不会做人了,儿子又接又送,带一顿饭还要钱吗?

她道:“哎,青河爸爸每个月的津贴还要补贴一部分给战友家的遗孤,奶奶都没钱买肉给孙子吃,这样吧,等到了京市,让青河妈妈给你钱好不好?”

韩鑫星心想管她谁给钱,只要给了就行。

苏英看出来程桂枝就是不想给,她不可能为了一块多的饭钱,去找韩景远大哥的战友要,人家路上帮了那么大忙呢。

她笑道:“星星,盛叔叔帮了咱们大忙,你就请弟弟吃肉肉嘛。”

韩鑫星本来想争辩几句,主动请客和被动请客是有区别的,但是妈妈都这样说了,她也就不要了。

程桂枝客气了两句,心想这还差不多。

……

吃饱喝足,韩鑫星跟灿灿脱了鞋坐在下铺玩,盛青河已经困的睡觉了,天亮的时候,火车到了京市的前一站,再坐一个多小时,就能到京市了。

没一会儿一个老太太怀里抱着已经睡熟的小男孩来到了这个卧铺车厢。

老太太把肩膀上的行李包,放到程桂枝霸占的下铺上,和气的跟程桂枝商量,“这位大姐,你这铺位是我的,你看你是不是找错车厢了?”

程桂枝立刻道歉:“哎呀对不起,我买的是硬座,可是孩子太困了,就来卧铺碰碰运气,找张空床铺给孩子睡会,我这就让给你。”

苏英听楞了,合着半天了,这老太太买的不是卧铺票。

可是盛建邺说他媳妇,往老家汇的是卧铺的钱,结果老太太为了省钱,买了硬座。

小孩亲妈寄卧铺钱,是为了让孩子路上舒服些,而且卧铺车厢相对安全,这钱可不是给老太太省下来,补贴其他几个儿子的。

苏英暗自摇头,人家的家务事,她也懒得管。

不过她还是留心这个刚上车的老太太,一般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很少有人会买卧铺。

那个刚上车的老太太倒是和气的很,并没有叫程桂枝离开,还主动邀请她留下来。

“让俩孩子睡床上,别弄醒他们了,我们俩坐着凑合一下,你就别回硬座车厢遭罪了,来回抱着孩子背着包不容易,而且硬座车厢人多,万一再遇到坏人怎么办?”

程桂枝一个劲的道谢,“我今天可是遇到好心人了,那谢谢你了大妹子。”

她干脆脱了鞋,盘腿到床铺上,又开始自来熟的跟人家聊家长里短。

“大妹子,才一个多小时的路,你咋舍得买卧铺呢,你家条件是不是很好,你带孩子去京市做什么呀,这孩子是你孙子吗?”

“是呀,是我孙子,我儿媳妇没了,孩子一直在老家,都是我从小带这么大的。”

那老太太说她姓花,儿子单位终于分到两房一厅的房子,这趟过去是要帮丧偶的儿子找个媳妇,给孙子找个后妈,然后她就能放心的回老家了。

程桂枝叫老太太留在城里享福,“那也别回去呀,儿子有出息了,就留在城里享福好了。”

花大娘轻轻拍拍身后睡的安详的小孙子,笑道:“老家还有两个儿子呢,都等着我回去给带孩子。”

程桂枝情况跟她差不多,老家也还有两个儿子,她道:“那更要跟着最有出息的那个儿子养老,等我儿子转业分房子了,我就跟我大儿子住。”

两人一人一句,花大娘说的都是无关紧要的信息,程桂枝把家里祖宗三代的信息都交底了。

“这么说你儿子能转到首都当公安?那可是好工作,小偷都不敢光顾你们家。”

“那可不。”程桂枝得意的说道:“当初让我大儿子当上门女婿是对的,他岳父岳母去世,也能当家做主了,孩子最后还不是要送回来给我带。”

花大娘问道:“你怎么舍得让儿子当上门女婿?”

程桂枝无所谓,“那有什么,我三个儿子呢,而且现在是新社会了,什么上门女婿,我儿子还是我儿子,况且我儿媳妇家里连个兄弟姐妹都没有,爹妈一死,连个娘家人也没啦,怕什么?”

苏英全程听了,她们说话的时候身上的气场颜色也有变化,程桂枝的是炫耀,但说的都是真话。

而那位花大娘说话的时候,气场全程都是欺诈的颜色。

她嘴里没有一句真话。

而且这位花大娘的气场,青色里夹杂着浓郁黑气。

青色是大部分人的基础色,花大娘青色中被黑色浸染了差不多九成,说明这人一开始只是个市井普通人,后来做了不可饶恕的罪行,青色才堕.落的几乎快黑了。

苏英从她一上车就在警惕。

……

这时候花大娘从包里拿出一把水果刀,苏英看到这把水果刀的刀身更细长,是特制的,应该是她的防身工具,伪装成水果刀。

花大娘先削了个大红苹果,递到程桂枝面前,“大妹子,吃个苹果消消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