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8节(1 / 2)

加入书签

·

这日早晨,辰时不到,明月就起了。

翡翠拧了热帕子给她擦脸,自个又拧了个帕子擦着梳妆台,捡了个小盒子,道:“这胭脂是钟娘子送的呢,少见姑娘用,抹着多俏啊……”

明月擦了脸就醒了神,笑道:“是好看,我也没什么场合用,用不着,到别放在外边磕坏了,给我收在匣子里装起来吧。”

翡翠收了,又去把屋里的窗户都推开,一瞧,今个的日头还挺好的。

明月穿了小袄,看着外边的天色道:“本还想着出去放风筝的,这样大的日头,娇姐儿要失望了。”

翡翠笑道:“指不定还坚持要放呢。”

明月直叹气,把鞋穿了,“晒吧,晒成碳才好呢……对了,可别叫她们睡懒觉,现下就去叫起来,咱们辰时末出发,晚了的自个走去吧。”

秋雁笑着便去叫人了。

明月今个穿了件青绿色的小袄,她长得白,这一身掐着腰,漂亮的打眼。

明月把腰间的系带系了,直了直腰,觉得胸前鼓胀难受。

翡翠看了,便道:“是长身子呢,回来了请府上的绣娘,不直外头的,咱们里头的衣裳也换两件。

明月有些不好意思,点头应了,翡翠便去备物件了,出门打的伞,手帕,小香笼,备用的衣裳……

好在昨个已经准备了许多,今个只料理一下便好了。

明月又检查了一番,见带了几把伞,物件都齐备,这才放心,坐在抱厦里吃起早膳来。

没一会人就齐了,找了车架便上路了,几人到庄子上的时候才巳时,查了账,点了名,毫无异样的地方,明月心中犹疑,总觉着账目不对,面上不显,笑着同管事的寒暄几句,都没留在庄子上用膳,便回城了。

回城里的时候,天色都变得昏暗了,城里到处都是叫卖小吃的声音,香味隔着帘子传进车架里。

明娇要馋死了,饿了一天了,风筝也没放成,很想停下来买点路边吃食,叫明裕拒绝了,怎么讲都讲不通,只道府上就要开膳了,街上的物件不干净,大道理讲了一堆一堆的,把明娇训得彻底没胃口了,明月的耳边便清静了。

路上,明月靠在车壁上,心里还在想那个庄子呢。这一行太顺利了,她晓得账目,晓得收成,就是觉着账本不对劲,但是一时还真看不出是哪里不对劲。

周妈妈见了便笑道:“姑娘倒是不必忧心,那庄子确实有些花头,一下抓不住把柄,便多抓几下,您多瞧瞧就晓得了的……”

明月只好点点头,预备自个好好琢磨,又对周妈妈道:“辛苦周妈妈陪我跑这一趟了,我竟然什么都没瞧出来,这几日多琢磨琢磨,不行再去请教您。”

周妈妈晓得合不拢嘴,直道:“哪里算的上请教二字,姑娘真是折煞奴婢了。”

几人回了府都十分疲惫,聚在一齐用了膳,便各自歇息去了。

第二日,终于到了花灯节,两个妹妹都聚在明月的抱厦里,打午时起便在这了,直到下午天要黑了,还赖着不走。

没一会,赵崇山来把明淑接走了,这才算清静一些,明娇酸的呀,差点就想跟着一块去了。

明月差点笑出声,打着扇子道:“李家郎君呢?花灯节到了,他竟然不来看你?”

明月猜出谢氏有解除婚约的意思,但是如今既然还连着红线,这样也太不给女郎面子了,十分没有风度。

明娇想起来都觉得晦气,“别提了,我还不想见他呢,烦得很。”

眼见天要黑了,明娇也得回自个院里换衣裳,明月耳边清静了,大喇叭走了,她便也去换衣裳。

衣裳是谢氏院里送来的,前几日裁的新衣。这衣裳的样子很好看,上边是一件绣花广袖小袄,领口绣着福纹,露出一截白生生的脖颈,腰间掐得很细,底下是石榴裙。

翡翠给她盘了个头,把往日放下来的头发都盘起来了,露出白皙的后颈,乌发如云,肤白如雪,冷沁沁的,看着贵气又好看。

明月看着镜子里的自己,不晓得想起了什么,脸颊慢慢红了,她把妆匣打开,把老夫人送她的小钗带上了,莹莹一抹光,秀美至极,她侧着照了照镜子,都叫自己这幅模样晃了神。

翡翠连声讲好看,“不晓得叫多少郎君面红呢。”

明月听得一抿唇,忽然十分不好意思,又取下来了,小声道:“随意带带吧,又不是做甚,看个灯而已。”

翡翠劝了两句,明月红着脸直摇头,翡翠只好作罢,选了个不起眼的小钗带了。

秋雁打院子外头进来,笑眯眯地提了两个灯笼,比往常用的小一圈,于是看着便有些新奇了。

明月提了一个,拿在手里赏玩,笑道:“哪个院子做的,瞧着好秀气啊。”

秋雁提起来便笑,“二夫人院子里做的呢,不过二夫人并不打算出门了,叫了几个相熟的妇人,已经在院子里推牌九了。”

明月也忍不住笑:“挺好的,二舅母也不耐烦去看花灯。”

几人在院子里提着花灯讲话,没一会,明裕就同明娇来了,三人汇合以后,带上下人,便出门了。

今个苏州城全城欢庆,家家门前都点了花灯,这在以前是个传统,快过年了,便点灯把路过的年兽吓走,家家户户的人都要出门赶年兽,也把一年的晦气都赶走。

到了现在,家中的女郎郎君,也都能乘着这个时候出门,有定了亲的,一齐看个花灯,天色黑了,再游个船,吃吃点心,未婚夫妻也能培养感情,未定亲的也指不定捡起一根红线,造就金玉良缘,因此家中人并不禁止。

明月这还是今年第一次拿脚走出明府,十分新奇,这条街上都是官宅,人倒是少一些,但已经可以看见平昌街上灯火通明,人声鼎沸的状况了。

明娇还在问呢,“表哥呢?可答应了我要一齐出来看花灯的。”

明月也竖起耳朵听。

明裕道:“表哥忙,现下也有事情,等会咱们在桃花源里吃席,表哥要来的。”

明娇又高兴起来,“吃席啊!就咱们几个吗?”

明月好笑,“你还想要几个人,这还不够热闹呀?”

几人走出了平和街,平昌街上一眼望去屋檐角落点的全是灯,小贩叫卖的也是各式各样的灯笼,照得街上如临白日,明娇瞧中了一朵花样的灯,底下坠着个玉珠,二两银子,明裕付了,又问明月要不要。

明月笑着摇摇头,转着手里的小灯笼,笑道:“我手里这个就挺好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