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4节(1 / 2)

加入书签

屋里换了张更大一些的八仙桌,几个男人谈起了衙门里的事情,女人们则商量着过年的杂物,还有的脸的婆子也能笑着讲两句。

明裕本在院子里读书,现下也来吃饭了。

明月在桌上看了一圈,悄悄拍拍一旁的明娇,小声道:“你长兄呢,这样的日子,大舅舅都不放他出来吗?”

明祁都关了三个月了,也不许姐妹们去瞧他,今个冬至竟然都不能出来。

明娇把手里的筷子放下,小声道:“读书呢,我爹讲明年科考前都不会叫他出来了。”

明月也放下筷子,惊讶道:“那过年呢,过年都不出来吗?”

明娇摇摇头,“现下什么都讲不好的,倒是兴许爹爹心软,反倒叫他出来了。”

明月吃了筷子菜,心想,明祁不是个好性子的人,这样关着他,指不定闹出什么事来呢。

到了夜里,明月宿在老夫人的院子里了,洗漱过后上了榻,点了几根蜡烛,在床头看起账本来。

老夫人睡在她身侧,耷拉着眼睛假寐,明月把汤婆子踢在她脚边,时不时摸摸她的手。

没一会翡翠进来了,手里拿着封信,边低声道:“这温公子真是一点数都没有,整日往府上递信,若不是早早同大夫人讲了,旁人还不晓得要怎么看姑娘呢。”

明月看都懒得看,道:“你日后都不用拿到院子里来了,自个看了,叫人直直送到大舅母院子里便是。”

翡翠连连点头,把信收起来了。

老夫人打了个哈欠,张开眼睛道:“他倒是有心……谢乘风走了这些日子,连个只言片语都没递回来吧……”

明月翻了页账本,好笑道:“您怎么想的……温冀远有的怕是坏心。”

明月放下账本,算了算日子,又道:“他现下估摸着才回京城呢,留些时候出来处理事情才是。”

老夫人哼了一声,她眯了会眼睛,忽然起身,叫人把两个箱子抬进来了。

规规整整地置在床边,垒在一起有半个人高了。丫鬟们搬进来了,便悄悄退下了。

明月好奇地打量,边道:“这是什么?”

老夫人不多讲,只道是谢琅玉留的,“他算是有情有义,没做那急性子的事情,现下写信难免招人的眼睛,给你留了保障,日后若是真来不了了,你拿着,一辈子也不愁了。”

明月先是高兴谢琅玉给她留东西,又哎呀一声,道:“你这样讲真不吉利。”

老夫人闭着眼睛不搭理她。

明月到底还是好奇这箱子里是什么,有些不好意思道:“我能瞧瞧吗?”

老夫人瞥她一眼,道:“给你的,你自然能瞧了。”

明月笑了笑,披了外裳,把账本丢在一边,连忙下榻去看了。

箱子上边没上锁,明月推开了一个,里边厚厚的堆着,全是纸,垒在一起。

明月拿了一张,坐会榻边看,看了两眼便惊了一下,这是一张地契,明月又起身,在箱子边往下头翻看,这一箱都是地契信条,有的是店铺,有的是庄子,多是在京城的,都是明月听都没听过的位处。

明月连忙回头看着老夫人,小声道:“这个,这给我的吗?他什么时候给的呀?”

明月早猜到了谢琅玉是留了物件的,不然老夫人不会态度软化,但是这也太过了。

明月先是高兴他想着自己,又想起他在京城里举步维艰,这两箱子物件给她了,会不会对他有影响?

一旁的箱子里也是地契信条,还有些玉佩首饰,明月大致地看了一下,心里渐渐有些说不出的情绪。

老夫人光看她的脸色就晓得她在想些什么了,不由道:“他既然给你了,那自个就是有把握的,你小瞧他了,这还不至于把他谢乘风掏空。”

明月听得心里又酸又甜,到底是放下心来,她坐回榻边,想到了旁的,道:“我总不能拿他的物件,日后要还给他的……这样想来,我的嫁妆倒是寒酸了。”

老夫人只道:“这事情早就不是你们俩人的事了,他身份摆在那里,若是真成了,那就是咱们明家的大事,必然会叫你风风光光地出嫁,你不应操心这个,该操心他到底来不来了。”

明月上了榻,把被子盖在脚上,先是道:“家里还有兄弟姐妹,我占了多的,他们不就少了?寒酸些就寒酸些,他也不是在意这个的人……”

明月讲到最后笑了笑,过了好一会,又拥着被子小声道:“他会来的。”

老夫人把被子往自个身上扯,好笑道:“先不提他来不来……你们若是真成了,咱们全家都不一样了,你这嫁妆,你且瞧着,到时你舅母要抢着出的。”

老夫人讲到底,心里还是不觉着能成,那谢琅玉可能确实是真心,但是世上最不缺的就是真心,困难多了,反对的人多了,不好听的话多了,再真的心,慢慢也假了。

谢琅玉想娶明月,何止是京城里的大谢氏要反对,更难的怕是宫里的意思。

太子身子到底不好,如今都没能留下一儿半女,除了天子的同辈兄弟显王,这下一辈也独一个谢琅玉,若是真的乘风而上,那就是一步登天啊。

这天哪里又是好登的呢?这两箱子物件,足以保障明月日后富裕度日,老夫人这个年纪,早年受了太多苦楚,竟然也有些顿悟了,她想着,若是真不成,明月也不要嫁了,在山头买个居士的名头,做个快活的富贵闲人。

这样的想法自然不会讲给明月听,老夫人也不会给她泼冷水,只道:“你日后若是入了京,这管家的事情就要好好学了。”

明月心里也有数,笑道:“我都晓得的。”

明月干脆叫翡翠去自个院子里,把自己名下的账册都拿来了,算算自个的嫁妆到底有多少。

两个铺子和庄子是大头,明月都理了理,想着自己日后嫁妆单子怎么好看一些。

祖孙二人靠着看了半夜的账册,老夫人熬不住先睡了,吹了灯,明月又不太睡得着,睁着眼睛看着帐子顶,心想,谢琅玉现在在做什么呢?

谢琅玉最近很忙,麻烦事情一件接一件,赵侯归京受了天子褒奖,同去的谢琅玉像是被遗忘了一般,朝廷里清算几日,那群苏州来的七百多人按罪处罚,流放的流放,为奴的为奴,抄的家产充入国库,到了最后,像是才想起谢琅玉一般,又给了他一个礼部的闲职。

冬至这日,京城里下了场大雪,宫里办宴,谢琅玉在礼部上职的时候就被叫走了。

谢府里,谢琅玉的母亲大谢氏也在吃冬至圆,她虽是外嫁的姑奶奶,但早年合离归家,如今也是谢家半个管事人,府上人都叫一句夫人,在外边也是牌面上的人物,现下都还有人把她当做王妃看,十分尊敬。

屋里烧着好几个炉子,中间供着个香炉,摆件雅致贵气,处处都精巧,窗边绣着福纹的帘子都打下来了,大谢氏穿着狐皮小袄,背后垫着个腰枕,慢条斯理地擦着手上的香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