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2节(2 / 2)

加入书签

明月围着转了一圈,又去问谢琅玉,道:“你觉得哪件好看?”

谢琅玉坐在窗户边的太师椅上,他早就打理好了,穿了件青色的广袖长袍,腰上配着白玉,简单又好看,他从一旁的书架上随意抽了本游记看,闻言就把书放下了。

谢琅玉看了一下,只看出了颜色不太一样,道:“那件粉色的,你不怎么穿这个颜色。”

这是件粉色的绣金大袖衣,领口绣着金线,袖口镶着小珍珠,很俗气的组合,但这料子的颜色好看,搭配在一起,这衣裳瞧着就十分雅致贵气。

明月也觉着好看,还是故意道:“你都没仔细瞧。”

谢琅玉笑了笑,扯了个椅子到镜子边坐了,靠在椅背上看着明月,道:“那就快点,都换给我看看。”

明月还真去换了,两人折腾了好一会,最后还是穿了那件粉色的。

两人收拾好了,又吃了早膳,便去东院给大谢氏请安。明娇同谢望舒早到了,陪大谢氏吃着早膳,两人等了一会,一家人便出门了。

女眷们坐在车架里,谢琅玉在外面骑马,谢望舒穿得是前几日新坐好的骑装,湖蓝色的,英气又漂亮。就是没个姑娘的样子,叫大谢氏看得直皱眉。

大谢氏穿着大红的彩绣牡丹蜀锦大袖衣,下身一件同色长裙,绣鞋头上镶了两颗大珍珠,贵气招眼,明月先前看她整日穿一些艳丽的颜色,还以为她是因为谢琅玉大婚,这才穿着喜庆,这样看来,其实她就是喜欢这样贵气明艳的打扮,大谢氏也压得住。

大谢氏把谢望舒上下瞧了瞧,简直没眼看,脸上还是笑着的,摇着扇子道:“你这么一身,还挺板正的。”

谢望舒像是没听出她话里的意思,捡了车上的果子吃,笑道:“谢谢姑母,我也觉着好看。”

谢望舒讲完,还时不时掀起帘子往外看,试探道:“我也想出去骑马。”

车架方才驶出谢府所在的崇正街,进了大街,外边百姓熙熙攘攘的声音传来,明月也跟着从窗户里往外瞧,人来人往的,这条街就比苏州的大街要宽敞一倍,足以见到京城的繁华一角。

大谢氏只当没听到的,摇了摇扇子,道:“快放下来,一点冷气全放跑了……你哪有姑娘的样子,旁人家的小娘子都秀气漂亮的……”

谢望舒无法,只好放下了。她个子高挑,五官英气,身材窈窕,明月觉着,其实谢望舒生得很漂亮,一种少见的野性的美。

大谢氏很快转了话头,道:“这条街上好多铺子,治安也好,等吃了宴,你们倒是能来逛逛。”

明月点头应了。

路上有些堵,车架走了将近一个时辰,这才到了顾府。

顾府门户大开,广迎宾客,明月从窗户里看着门口硕大的写着顾府的牌匾,在心里呼了口气。

门前已经大排长队了,他们来的有些晚了,但是并未等,叫人领着自侧门先行进去了。

马车直直驶到了垂花门前,车架停了,谢琅玉也下了马,就见明娇迫不及待,连忙就往下跑。

谢琅玉有些好笑,往边上让了让,明娇都不要凳子,直接蹦下来了。

然后是谢氏,叫谢琅玉扶着下了车架,接着是谢望舒明月。

日头大,丫鬟们连忙打了伞罩着自家主子。

紫竹给明月打伞,谢琅玉站在日头下,引得一旁的小丫鬟不住地偷看。

有个慈眉善目的嬷嬷已经在这候着呢,嬷嬷姓孙,孙嬷嬷先给几个主子行了礼,引着几人往屋里去,边笑道:“娘娘在屋里等着了,听到夫人进府了,连忙叫奴婢来迎了。”

几人跟着孙嬷嬷往里边走,顾府的院子十分华丽,一步一景,打理地很精致,大谢氏感叹道:“真热闹,这院子一年比一年好看。”

明月进了长廊,丫鬟们便收了伞,明月便同谢琅玉一齐走了,看着这院子里往来的妇人,有的见了大谢氏便笑着打招呼,有的还要停下了寒暄两句,都是生面孔。

明月瞧的出来,大谢氏很受欢迎,入了这样的社交场合,大谢氏简直容光焕发,如鱼得水。

几人进了内院,入了花厅,迎面一股冷气同笑闹的声音,叫明月悄悄松了口气。

只见屋里角落里塞了五六个冰盆,早已坐满了人,夫人女郎们在说笑,见有人进来便看过来。

清河郡主坐在了主位,边上是太子妃同族妹,正笑着讲话,见了几人,清河郡主便止了话头,道:“来的好巧,正说到你呢,这样慢。”

大谢氏摇了摇扇子,讲是路上堵了,接着带着几个小的请了安。

谢琅玉问候过后,便要去外边男宾的位处,对着明月低声道:“有事情就叫人来找我。”

明月点点头。

谢琅玉坐在这群女人堆里,四面八方都有目光往这边望,看着这对新人,谢琅玉自然地冲清河郡主点头示意了一下,笑道:“乘风先退下了,去前边拜见顾大人。”

清河郡主打着扇子,道:“去吧去吧,前边像是在下棋,好多人呢。”

谢琅玉要走,却叫一旁的镇北候夫人叫住了,她瞧着四十来岁,衣着整洁贵气,笑道:“急什么,快,乘风留下来讲讲话,差这一会吗?”

谢琅玉笑了笑,这样一来,也不好再起身了。

镇北候夫人摇着扇子对着大谢氏道:“你们家乘风养得真好,如今也成家了,这就是新妇吧……”

镇北候夫人便讲,边看着明月不住地打扇子,道:“哎呀,真漂亮,你们这一家,真是凑到一起了……”

明月只好做害羞状垂了垂头,听着大谢氏道:“漂亮都是其次,性子也好,同我处得来。”

屋里几个夫人都笑了,赵二嫂也在这,坐在温姝边上,闻言便道:“这苏州虽说是个小地方啊,但是咱们谢夫人钟灵毓秀,瞧不出是打小地方出来的。”

明月一时都听不出来这赵二嫂是故意的,还是只是不会说话而已。

不等明月讲话,一旁的大谢氏便淡淡道:“地方小,但是人杰地灵,不比赵夫人,虽打京城里出来,也没沾到几分龙气。”

赵二嫂被她一噎,总不能讲自己沾了龙气吧,那叫什么话,摇着扇子不讲话了。屋里安静一会,又起了个旁的话头,把这一茬揭过去了。

镇北候夫人瞧瞧大谢氏,又瞧瞧赵二嫂,笑着打了打扇子,没搭理赵二嫂,对着大谢氏笑道:“乘风真给你争气,我们家李澍,现在都还是小孩样,整日混在军里不归家,如今要及冠了,婚事还没着落,急死我了……”

大谢氏笑道:“成婚急不得,要仔细着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