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5节(1 / 2)

加入书签

一想到这些,溶月的小脸就更面无血色,整个人越发不好了。

她这个样子,可把康熙吓了一跳,知道她这是被此事吓到了,赶紧抱着她好一顿安慰,并告诉她,只这一件被褥有问题,并不是所有的被褥和物品都被人用药物浸泡过。

这才算是稍稍安慰了一下溶月那颗惊吓过度的心。

毕竟要是她宫里有很多东西都让人用药物浸泡过,那她也不用活了,如此的防不胜防,还宫斗做什么,直接拿根绳子吊死算了。

*

既然已经查到了来源,那接下来就好办了,这条被人用药物浸泡过的被褥,是什么时候进入的西配殿,又是哪里送来的,再往下细查就简单了。

但事情真的会如此简单吗。

被褥是最近十天针线房那边送过来,这没什么可查的,毕竟物品都要登记造册,想糊弄也糊弄不过去,但是这条被褥送来之前,经过了几个人的手,是不是其中一人做的,那就要到针线房那里查了。

但是当梁九功带着人到针线房详查的时候,针线房内却有个绣娘在前一天上吊自尽了。

而这个上吊自尽的绣娘,也正是当初做这条被褥的绣工。

而绣娘一死,所有的线索突然就断了。

梁九功怕不好交差,一边派人去跟康熙禀报此事,一边吩咐宫人详查这名绣娘的人际关系,和平日活动。

只是查来查去,也只查出绣娘为人沉默寡言,很少同其他人交流,根本就不知道她是什么时候被人收买,在徐贵人的被褥上做手脚的。

这样一来,事情就不好办了。

梁九功只能带着人折返回来,向康熙讨主意。

早年间,康熙见惯了这种后宫争斗,知道幕后之人既然选择这种杀人于无形的阴损手段,一般都异常谨慎,根本不会留下什么把柄,最后事情多半会不了了之。

就像现在这样,直接让当事人死掉,断了一切线索,想再往后深挖,那就不容易了。

可见幕后之人的谨慎和狡猾,还有心狠。

但是呢,也能从这件事情上看出来,此事应该是后宫妃嫔所为,而且位份还不低,才能做出如此滴水不漏之局。

让他说,非嫔位以上的妃嫔,根本就做不来。

可想了一圈,康熙也没认定此事到底是后宫哪位妃子做下的,毕竟现在线索断了,就算怀疑人,也要有确凿的证据,对不对。

所以,只能先按下此事不提,然后又好好安抚了一下被此事吓到的溶月。

让她日后再谨慎一些,不管是哪里送来的东西,最好让太医院的太医过目之后,再放心使用。

特别是一些贴身经常使用的东西,最容易被人做手脚。

对此,溶月只想翻白眼,心道,你以为太医院是你家开的,还随传随到,你咋不直接上天呢。

可最后想了想,噢,太医院确实是他家开的。

不过,到底是把他说的话记在了心里,想着为了自己以后的小命着想,她还是别怕麻烦了,但凡进殿的物品,她还是先找太医看过没问题之后,再使用吧。

大不了呀,她就跟太医院的太医多多打好关系,到时候用到人家的时候,也就不会太拒绝了。

就比如现在给她瞧病的李太医和钱太医,人就很不错的,连这种隐秘的手段,都让两人瞧出来了,可见是有几分真本事的人。

也不说张太医这人不好,但在医术上,到底是比这两人差了一些,要不然也不会一直没发现她身体的异常。

李太医和钱太医要是知道她心里的真实想法,这会儿肯定要哭了,心里并同时吐糟:这徐贵人真以为他们很闲吗,连这点小事都要找他们,太医院随便拉来一个太医,都能把这件小事给办了,他们真得很忙的,好不好。

可惜,他们现在根本听不到徐贵人的心声,就算日后找上他们来办这种小事,他们也得屁颠屁颠的跑来,还不能有任何怨言,谁让这是皇上的意思呢。

第126章

康熙一走,念雪拍着小胸脯一阵后怕的对溶月道:“这次多亏了皇上细查,要不然这种隐秘手段哪里能发现的了,到时候主子身子坏了,我们都还蒙在鼓里呢。”

别说念雪后怕,就是溶月自己也挺后怕的,毕竟她小日子过得不错,还不不想死呢。

“就是不知道是哪个后宫嫔妃做的?”

念雪撇了撇嘴,很是不屑道:“左不过就那几个位呗。”

她口里所说的那几位,自然指的就是几个身处高位的妃嫔,要不然随便一个常在贵人,也不可能手伸的那么长,事后还能将人弄死,查不出什么来。

让念雪说,争宠争不过,竟用这种下作的手段害人,当真让人瞧不起。

但是呢,这又是后宫常态,殊不知有多少妃嫔,因为这种阴私手段,就这样无声无息的去了,而不自知。

可见后宫争斗之惨烈。

这一点倒是跟溶月想到一处去了,只是她想了一圈,从皇贵妃到四妃,再到四嫔,觉得谁都有可能是幕后之人,但又觉得谁都不像。

她除了跟宜妃有过节之外,跟其他几位,明面上似乎也没什么仇怨。

不过,她也知道,明面上看,似乎确实没什么仇怨,但她到底是得了康熙的宠爱,这又是最大根源,所以才会说,又觉得看谁都像是此次事件的幕后主使。

只是最后想的脑壳都疼了,没有一点宫斗细胞的她,也没在此事上想出个所以然来。

只能叮嘱念雪:“以后你和王平他们做事的时候,再谨慎小心一些,万万不可再粗心大意了。”

念雪赶紧应道:“奴婢知道。”

这次皇上没有罚她们,真是不幸中的万幸了,哪里还敢粗心,只恨不得处处小心,事事谨慎。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