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我靠宠妃系统当了秦始皇的国师 第63节(2 / 2)

加入书签

张良心里微微叹了一口气。

神女如果不说那话该多好,她不提醒赵政,或许一直到秦灭亡,赵政和他的大臣们都不会发现问题在哪里。

始皇帝亦没有心思再去别的地方观赏代田法了,各回到各自的车马上,车轮滚滚,雪貂的脑电波清晰响起,“衣衣,蒙毅怎么突然问那个农人是不是旧黔首?听到是之后,他脸色也太难看了吧,他在生哪门子的气?而且秦始皇怎么也心情不好了?”

青霓把手放在雪貂脊背上,慢腾腾从头摸到尾,脑电波的语调也是慢吞吞的,“他们在气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造成了非常大的社会不稳定因素,他们居然今天才发现。”

“听不懂。”跟着青霓久了,系统已经学会在某些方面意外的坦诚了。

青霓的手顿住,片刻后,勾着雪貂一边的尖耳朵,压搓揉捏,惹来雪貂另外那边的耳朵下意识抖了抖。青霓带笑的嗓音在脑海里响起:“是民心。”

她道:“大秦统一的是地界,不是思想,秦人有一处地方和六国之民完全不同,你猜是什么?”

雪貂想不出来。很正常。青霓在现代时,也是盯着大秦的社会情况,琢磨了很久才琢磨出来的。

“是温顺,商鞅变法后的秦民,很温顺。”

“别的国家民众不温顺?在没被逼上绝路时,百姓不是都很温顺的吗?”

“不一样,秦民的温顺,是一种可怕的,已经被洗脑了的温顺。你或许听说过,荀子夸他们是古之民也?”

其他国家的人民也温顺,但是,秦人属于荀子去了秦国,都会专门夸一句秦人非常畏惧官吏,并且很驯服的那种温顺。

不是反讽,是在真心实意夸奖秦人像“古之民也”。

这时候,系统才听明白了,“秦民习惯了被驯服,习惯了不去思考,温顺听从朝廷的指令,但是六国百姓这才被纳入版图不到四年,他们根本做不到在朝廷发布奇怪的政令时,不去想,不去说,不去和人讨论!”

有思考就会有质疑,有质疑就会裂民心,旧六国的百姓心里有所怀疑和怨言,民心还能稳吗?代田法还好,春天种,秋天就能知道成果,那如果是更长时间才能窥见成果的政策呢?

没有彻底归心的六国百姓,很容易被挑动。而秦人习惯了秦政府的不解释,秦政府何尝不是习惯了秦人的不用解释?始皇帝用对待秦人的做法去对待六国百姓,又怎能起效。

他需要变法。

“朕需要变法。”

始皇帝叫来了萧何。

大秦,确实该到再一次变法的时候了。光是商鞅之策,已经不足以撑起统一后的大秦了。

之前,他怕自己随时会寿终,也怕死后扶苏继任,太过仁善,没办法继续变法下去,就只能搁置不动,可现在有神女存在,他或许可以尝试着拼一把了。

“萧卿认为,朕该如何变法?”

萧何问他:“陛下当真下定了决心?”

“若不变法,秦将亡矣,萧卿且说,朕必然鼎力相助。”

萧何依旧没说,仍是谨慎地询问:“倘若,需要陛下将一部分威望让出?使新黔首对另一人更加敬畏爱戴?”

始皇帝微微挑眉,“威望?你是要靠威望让新黔首心悦臣服?朕的威望还不够?”

“陛下一统四海,自然是够的,只是……”萧何感觉,自己真的是疯了,不要命了,才会说出来接下来的话,“于新黔首而言,八百年周朝,分封之制早已深入人心,他们对陛下的大一统,对于始皇帝,并无确切认知,据臣的了解,不少新黔首觉得如今仅是暂时被敌国占领,待过一段时间,自然会有旧国王族前来复国。”

之前诸国混战的时候,被灭国后再死灰复燃的国家还少吗?大字不识一个的百姓可不懂什么叫大一统,在他们的看法里,秦的一统,和之前越国灭吴国,吴国重新灭回越国,没什么两样。

始皇帝道:“依你看,该如何?”

萧何拱手一揖,“还请陛下将国师请来,此事,非国师不可。”

第62章 不共戴天

国师在做什么呢?国师在逗张姬。

美人嗓音好听, 张良特意压了声音用女调,就更像树叶尖轻颤抖的新雪,既柔且清。青霓就随便递了一卷竹简, 让他念给她听。

念的是儒书。

“尊德义, 明乎民伦,可以为君。去忿戾, 改忌胜,为人上者之务也。”

张良微微垂眸,嗓音不快不慢。他曾经去淮阳学过礼,也算儒家的学子, 对于这篇从君主角度论政,阐述民为本, 君为末的文章, 当然拜读过。

儒家一贯的思想, 以民为重。

张良念着念着,口吻里隐约透露了讽意。

看样子,神女似乎更为欣赏儒家?从她带来的代田法,还有赐福母牛, 重农耕, 哪怕不是欣赏儒家,也是想法一致, 重民爱民。但是, 民为本,那个暴君难道能做到?

别开玩笑了。

看他兴兵灾,起劳役, 不计其数的秦律, 被律法禁锢的黔首, 一不小心就犯罪,一犯罪就要被罚劳役或者重金,哪来的民为本?

神女似乎没有联想到始皇帝,倚着厢壁,阖眸静听。

张良目光一闪,继续往下念。

“赏与刑,祸福之基也……”

“……民可使道之,而不可使知之。民可道也,而不可强也……”

“……凡动民必顺民心,民心有恒,求其永。重义集理,言此章也。”

念完之后,张姬似乎仅是随口发出了一声感慨,“看来,陛下是真的不喜欢儒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