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我靠宠妃系统当了秦始皇的国师 第215节(1 / 2)

加入书签

“看他眼睛瞪成铜铃,这是看见了什么,连闭眼都不敢?”

“嘶——别乱说话,瘆得慌。”

*

“这是发生了什么?”

百姓交头接耳,声响如同沸汤滚起。

长安城人流最多的路段,被官府立了个牌子,上面贴有好几块布,布上书写墨迹,旁边有小吏看守。

发现人越围越多,那小吏拿起铜锣,大声敲响,人群一静,小吏大声道:“广而告之,清河崔氏,崔家二郎杀妻,犯十恶罪,重杖打死。”

“什么?清河崔氏?是之前山鬼发出来那些甜纸上记的清河崔氏吗?”

“崔家二郎?我有印象,上面说他杀妻之后,崔家家主还帮他隐瞒,可怜女方家里,至今还以为女方是重病不冶。”

“这么狠的吗?这些大户人家哟,家里真脏!俺村口打铁的师傅,都比他知道疼媳妇!”

小吏等了两三分钟发酵,又是一敲铜锣。

“广而告之——”

“陛下自省!”

这次不是安静了,而是汤水沸腾到炸锅,他们怎么也没想到陛下自省会出现在一个小吏口中,各色口音都在喧哗,满脸茫然望着小吏。

他们只是普通平民,甚至什么罪己诏都没听过,那些文绉绉话语,写给的对象是天下识字之人,而平民,只能隐隐约约听闻,似乎天子在为某某事情致歉。

而如今,小吏口中,竟是大白话,他们每一个人都能听懂。

又是几声锣响,把场面静下来后,那小吏才清清嗓子,说——

“朕贪小便宜,偷了个懒儿,想要省钱修路,一拍脑袋,以为自己想出了个好主意,让世家捐钱粮,捐物资用来修路。”

百姓们看稀奇物件一样看着小吏,小声交头接耳。

“皇帝也会贪小便宜啊?”

“皇帝也要省钱?”

“这好像我邻家大爷,一群外乡人说要帮他修房子,他信了,留了他们住了几天,家里快被搬空了,只给大爷留了几条亵裤。”

他们发出善意的笑声,只觉得这位陛下很……很可爱咧。

原来皇帝也会和普通人一样,精打细算,头疼着要怎么从手指缝里省钱。

小吏:“朕很奇怪,为什么没到劳役时间,朕的子民们会觉得朕要多征劳役,是魏征骂醒了朕——哦,你们不知道魏征是谁,他是个官,大官,还是一个很凶很凶的小老头,皇帝犯错了也敢骂皇帝,不过他特别喜欢吃醋芹,就着醋芹能吃五碗饭!”

“哇噢——”

百姓们惊叹。一个会道歉,还会省钱的皇帝,还有一个喜欢吃醋芹,还敢骂皇帝的大官,真的好令人亲切啊。

“魏征说,隋朝役重,经常征力役,百姓们从隋朝过来,他们不信朝廷不会随便征劳役,也不信朝廷会给工钱,那朕就说,是朕的错,朕没有让大伙儿信朕,也没有地方让百姓去询问朝廷政策。朕的子民们,你们眼前这个牌子叫广告牌,广而告之,谓之广告,这上面会贴有朝廷最新政策,还会有其他信息发告,比如之前偷瞒各位子民工钱的世家,他们究竟是谁!世家中到底藏了什么污,纳了什么垢,每个城池都有,详情请听今日小吏念读!”

……

封德彝走到牌子附近时,听到百姓拍手叫好,眼睛瞪圆了不止两圈,“这……这都是什么?”

什么诈捐?什么广告牌?什么小吏念读?他离开长安这一年多,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他怎么听不懂了?

有百姓凑过来,“老兄啊……”

封德彝看了看他,装成畏畏缩缩样子,“怎、怎么了?”

那百姓掏出了个馒头递给他,憨笑得很纯粹,“看你是背井离乡的样子,老兄,饿了吧,吃个馒头,有肉馅咧!不要多想,我也不贪图你什么,我就是高兴。”

“高兴?”

那百姓眼睛亮亮:“陛下砍了很多人,那血呦,哗哗流,陛下砍了那些人后,听说是什么什么世家……”

封德彝惊道:“五姓七望?”

百姓摇摇头,“就是什么世家。”

噢!那就是那些中小世家了。

“陛下把他们砍了,说是把地分给我们,朝廷以前说了,每丁都有百亩地,都是那些世家占了我们百姓的土地,我们才没有田!现在给我们补上——补不足百亩,但是,有得补就很好啦。”

他想,他今天会很高兴,高兴到终于能睡个好觉,还会打呼,打呼声音太响了,儿子会不乐意,捏着鼻子把他推醒,他醒过来就要哄啊……

封德彝向那位好心人道谢,接过馒头,脑子晕晕走在长安城大街上。

他会被误认为流民也很正常,避免被人认出来,特意去泥里滚了一圈,脸脏,衣服也脏。李靖已经灭了吐谷浑,他也功成身退了,然而,他当细作是机密,不能被外人知晓,只能一路逃脱李靖追捕,逃回长安——那可是真的追捕,对方不知道他是细作!只从李世民那儿得知吐谷浑里有内应,会给他传递消息。

所以,他已经半个月没洗澡了,两天没吃东西了。

封德彝蹲在树下,哽咽地啃着馒头。

呜呜呜,还是长安好,长安人都是大好人。呜呜呜想吃白面馒头,想吃大块羊肉,拳头那么大!

等到他被李世民的人找到,带入宫时,李世民都迟疑了:“……德彝?”

“陛下!是我啊!呜呜呜——李靖他是狗,不就是在他眼里我叛国了吗,至于狠追不放吗!”

“……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