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节(1 / 2)
刘据发自内心认为,谷梁才是治国之道,这天下是宗族之天下,假如每个宗族里,人人都能互相容忍过错,私底下帮助对方改正,而非公开揭发指责——把事情遏制在宗族之内,社会就将变得美好。
刘据抬首,坚持:“表兄有错,错在不该践踏农田。然而,为弟者不应将其交出去,而应念亲亲之情,先给予农人赔偿,再私底下以仁教化表兄。”
刘彻眯起眼睛。
这听起来……怎么不太像公羊儒这一派的理念?
而旁边公孙敬声一脸感动,好兄弟啊!表弟你放心,兄长以后一定会对你更好,你想学谷梁就放心大胆学,书籍……为兄去寻找!
刘据说完后,对着君父又是一拜,抬首后,神情依旧十分认真。
刘彻打量着自己儿子温润眉眼,如玉雕成,是谷梁派会喜欢的模样。
“说得好像不错。”刘彻抓起案上玉杯,慢条斯理把玩其中纹理。
刘据脸上才现喜色,刘彻脸色猝不及防变了,那杯子直接朝刘据砸过去,“啪——”地碎响在他脚边。刘据吓了一跳,下意识更加立正了,“阿父!”
“亲亲相隐?嗯,不错,这道理朕也懂。”
刘彻凉凉扯开嘴角,“不过,朕更喜欢季友诛叔牙这般亲亲相隐。”
刘据目瞪口呆。
这是公羊典籍里出现的事例,叔牙欲图谋弑君,其弟季友没有将其告发,而是选择鸩杀叔牙,假托其是病故,提前遏制他犯下大错。在叔牙死后,优待其后嗣。
怎么把亲人之情放在国法之后呢?大义灭亲就好了。要么报官,要么自己动手来给亲人“体面”。
择取事例代表择取思想。公孙敬声脸色发白,刘彻这话就差直白说:你要是真为他好,就别让他在世人眼里成为恶人,弄死他,为他保留名声,才是维护兄弟间的亲亲之情。
刘据不认可,就要据理力争。
刘彻:“知道朕为何这么说吗?”
刘据一愣。
刘彻转头盯着公孙敬声,眼睛里几乎要喷出火来,“你踩踏那田,是精卫特留人间的仙种,世间仅存这一亩!”
虽然郎吏没说这是仙种,刘彻用脑子想想就知道了,如果精卫是想要给赵调送田,怎么会只送一亩地。而只留下一亩,必然是亩中麦有不同之处。
那是仙种!小王八羔子就冲进去踩踏了!还想要烧了!
刘彻心里滴血那般。恨不得把公孙敬声千刀万剐。
……精卫留下的仙种?!
刘据再也辩解不出话来,他脑子里隐隐闪过一个念头——
此事若暴露出去,表兄必然遗臭万年。若是以此推论,还真不如瞒住此事,鸩杀了表兄,让他留清白于人间,不至于声名狼藉。
他之前想要隐瞒表兄踩踏农田一事,除了对方求到他身上,还有就是想要维护表兄名声。
在刘据认知里,让人能清清白白对外,这才是真正为他好。
第243章 以发代首
听到这里时, 公孙敬声就觉得要不好了。
他表弟……或者说不论公羊儒还是谷梁儒,都取一个“家丑不可外扬”之意,只不过前者直接极端, 后者是先试图把事情处理好, 掩藏起来, 如果没办法做到,那就采取极端措施, 把事态摁在宗族之内。
公孙敬声相信,如果是刘据他自己犯事,他同样会要求别人这样对自己。先对外隐瞒,用仁义将他教化, 如果教化不了,就“扼恶”,对外留他一世清名。
问题是, 他公孙敬声也不想要这样子保留自己名声啊!不如让他遗臭万年!
公孙敬声又气又惊, 又怕得腿都在抖, 往事如溪水在他脑海中流过, 他终于后悔了。
如果他像他父亲叮嘱的那样,先去赔礼致歉, 现在也不会如此被动。
如果……如果他当时不踩踏农田, 不嚣张跋扈, 也不至于落到如此地步。
对了……赔礼道歉……
公孙敬声抓住灵光,大声道:“陛下!臣愿意向那臧……那农人致歉,求陛下给臣一个机会, 哪怕要杀要剐, 也让臣表达一番悔意。”
刘彻年轻时什么人没见过, 一眼就看出来这家伙不是真心悔过, 而是在抓救命稻草,试图拖延时间。
不过,无所谓,刘彻不在乎他是真心还是假意。
刘彻在公孙敬声惊恐目光中,掂了掂自己那柄宝剑,又放下,让人给他寻了把锋利匕首来。
公孙敬声牙齿打格,在看见刘彻抽出匕首,在日光下打量那雪亮匕身时,尖叫一声,晕了过去。
刘彻瞥了他一眼,嫌弃之情露于言表,“来人,将他泼醒。”
一桶冷水泼上去,公孙敬声再次牙齿打格醒过来,心中发憷,“陛、陛下,求……”
刘彻:“朕欲前往赵调家中,尔等随行。”
……
赵调在田边。
公孙敬声来找茬时,他在田边,刘据来赔礼时,他在田边,如今这二人去而复返,还带来一个身形高大,脑后系起高马尾的男人,他仍是在田边。
看到刘据,赵调瓮声瓮气说:“俺不需要赔偿。让你兄长离俺田地远一些就可以了。”
刘据愣了愣,脸面有些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