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68节(1 / 2)

加入书签

霍光露出苦恼之色。

他没做过坏事,可仔细想想,好事似乎也做得不那么明显……呃,至少对神仙来说不那么明显。

他抬头,四处去看,考场里有人和他一样东张西望,也有人凝眉沉思,还有人不假思索地写了一大串,要不是卷面空白有定数,恐怕那人能洋洋洒洒写三页纸。

霍光看到了他同父异母的兄长霍去病,对方脸色凝重,似乎不知道写什么。

这还用想吗!打匈奴啊——

兄长!!!!

不、不对,应该是——

保家卫国、守护百姓!将危险扼杀在摇篮之中,消灭了潜在的杀戮和更大的战争!

霍光急得不行,恨不得替兄考试。

“考生霍光,不要想着给霍去病扔小纸条作弊。”

瞧到兄长回头,那一脸惊讶模样,才十五岁的少年郎稳不住了,满脸通红地把头埋胳膊下。

他才没有想扔小纸条,他只是急了,上半身没注意到往前伸了伸!他知道精卫是在调侃,但……

他就算作弊,也不会用这种低级手段!!!

镜头转到刘彻试卷上,群众发现刘彻迟迟没有写下第三点。

那些没有去参与考试的臣子比皇帝还急。

“陛下!汲黯骂你假仁义,你没有杀他,这是不因言获罪啊陛下!”

“陛下!崤山以东发大水,你命令官府供给七十万灾民衣食,费用以亿计啊陛下!”

“陛下!七国之乱中,首犯妻子被充为官奴婢,是你赦免了她们,让她们得以归家,这也是好事啊陛下!”

青霓瞅着,他们就差撸袖子上去亲自考了。

谁能想到呢,她简简单单一场考试,甚至算不得尖锐问题,便已经让整个大汉人民都投注视线了。

他们为此心跳,为此斟酌,为此绞尽脑汁,用尽心力。

第268章 变法之刃

刘彻也在想。

不因言获罪, 算做好事吗?当然算。

下令官府救灾,算做好事吗?当然算。

把受牵连的人放走,彰显大度, 算做好事吗?当然算。

但是, 他应该写这些吗?

当然……

不应该。

刘彻毫不犹豫把这些事件从选择里掐掉。

并不是说皇帝就该做这些, 远的不说,近些时候——秦二世胡亥可做不来这些,所以,填上去绝对能作数, 可,他还得考虑精卫。

普通人填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填帮隔壁老奶奶砍柴做饭, 没问题, 他身为皇帝却不能这么填了——

这题问的其实是对自己是什么身份心里有没有数!

“若我认为我仅是马奴, 可以往空里填我替肚子疼的友人值班,但我现在是大司马大将军。”

卫青视线穿过漫长时间,看到了他第一次出战回来后, 整座长安都在为他欢呼, 匈奴没把他弄死,长安人盛情的花草瓜果,差点把他砸死。他们都在高兴!从他赢了那一刻起, 匈奴对大汉再也不是威胁了!

卫青提笔, 认认真真填下了“攻破龙城”四个字。

霍去病没有半分犹豫,写下“封狼居胥”。

桑弘羊平静地在纸上写下“均输法”。

……

“我明白了……”那些没有去的大臣及大汉士人脸上露出羡慕之色, “于士宦而言, 做过什么好事这一题, 就是在赤|裸裸炫耀自己有什么功绩!”

像卫青霍去病这两位确实不用在乎这个, 他们本身名望便已天下皆知了,但类似桑弘羊这种,确实做出了功绩,士人对此心知肚明,可普通百姓要么看不出来均输法有何好处,要么不知道均输法原来是朝廷里名为桑弘羊的官员所提,而第一题出来后,全天下都对桑弘羊及均输法这些字眼留下印象了。

这可是天下闻名啊!

镜头随着精卫而行,她转了一圈,再次停在刘彻身边,此时刘彻已写下“推行均输法”最后一笔。

世人:“……”

他们脸色古怪。

虽然确实是大臣再努力,皇帝不同意其政策就推行不下去,就像如果秦王政和李斯来回答,李斯可以填“上《谏逐客》书,使秦不资敌国”,秦王政同样可以填“除逐客之令”,但……还是很微妙啊!

再瞧里面其他官员……

什么“支持均输法”,“接受皇命,实施均输法”,“与桑弘羊谈论均输法,坚定他上书决心”……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