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01节(1 / 2)

加入书签

九天玄女颔首,然后对夏无且说:“我年少时,也曾如精卫这般下凡游玩,后至一界,于泰山顶上遇人皇。”

夏无且本是形容枯槁,听到此话,眼睛乍然大睁,睁出整个眼瞳:“哪个泰山?哪个……”他声音一顿,竟不敢多问。

九天玄女微微垂眸,注视着躺在床榻上出气多进气少的夏无且,一双明目无尘,却又带着些许悲悯:“泰山封禅,嬴姓赵氏,人皇政。”

夏家人僵硬在原地,冷意从膝盖升起,扩散至五脏六腑。

与他们不同,夏无且愣愣过后,筋脉骨血好似都热了起来,热到面颊泛红,眼眸晶亮。说来也怪,这血热之后,那沉重的身子竟然如纸轻,夏无且慢慢从床榻上坐了起来。

离得近的夏家人心中咯噔一声,脑中回荡着四个大字——回光返照。

“好啊!”夏无且结结实实地笑出声,“太好了!”

三千世界,有那么一个世界,他的陛下遇到神仙,真是再好不过了!

……

九天玄女与夏无且交谈秦朝之事。

不会与精卫之言冲突的事件,青霓通通告知了夏无且,而像那些会让此世人疑惑的相对设定——比如,她对秦始皇说,有灵根的人就能修行,能修行就能走上长生,她对汉武帝又是另一套说辞,说没有修仙之法,长生之道,想修仙,只能自己去悟,悟出道了,便能立地成仙。这些是不能告诉夏无且的。

说到百越被一次打下来时,夏无且面露喜意,得知骆越有一年三熟的稻种,夏无且眼角通红,再有始皇帝得偿部分心愿,与百官一起去天庭吃了一场宴席……夏无且时喜时嗔,时乐时悲,心神震荡。尽管很不敬,夏家人依旧迷糊了。

不是回光返照吗?这都返了半个时辰了!

青霓将能说的都说完了,九天玄女便止了话语,微停之后,似是叹息:“已经结束了。”

“是吗?结束了啊……”夏无且喃喃,倏忽,他眼中光彩消逝,身躯就要重重砸回床榻,九天玄女伸手接住了他,慢慢将其放回去。

太快了,竟一晃眼便油尽灯枯。

夏家人棱棱挣挣间,哭声嚎啕而起。夏无且的小曾孙女扑在地上,大哭:“曾祖是硬撑着听完,然后精气神就散了!”

那一口气能撑如此之久,谁也没想到,久到都像是夏无且挺过这一回了。

唯有青霓知道不是。

系统检测着宿主夏无且的身体状况,再向她汇报。听着夏无且越来越撑不下去的倒计时,她的用词也越来越精简,仿佛是在与黄泉争夺时间,这才抢在夏无且溘然长逝前,告知他秦朝传了一千零三十一年。

九天玄女起身,面上依旧是那张庄严高贵的玄鸟面具。在一片哭声中,祂慢慢行出去,好似不为之喜,亦不为之悲。

小曾孙女泪眼蒙胧时,瞥见九天玄女从她身侧走过,二话不说对着祂磕了个响头。

谢谢你,曾祖是笑着走的。

*

“我一开始只是想在窗外看一眼熟悉面孔就走,毕竟他也不是我认识的那个夏无且。”

白鸠折下一朵花献给青霓,青霓将它纳在掌心中,继续说:“没想到来的时候正碰上他快要……的时候。”

看他那么难过,嘴里还喃喃念着“陛下”和“大秦”,她热血一起,就现场编起剧本了。

白鸠怕青霓心情不好,急吼吼接话:“我当时看到了,他虽然倒得很快,但嘴角弯了起来,这应该就是含笑九泉吧!”

青霓怔住,然后高兴起来:“是吗,真是太好了!”

“走!”她又打起精神来,“我们去下一站!淮阳!”

“嗯!”

还是那个淮阳郡,还是那个春日,还是那场祭祀,还是那群乡人。

他们明显过得更好了,鱼塘里养了不少鱼,让他们肚皮吃得滚圆。他们依然是那么热情好客,看到一位远道而来的女子孤身在路上,便招呼她过来一起拜祭土地神,拜祭完后就开饭啦!

女子却摇摇头:“我是受朋友所托,来告诉诸位一个消息。”

在乡人面面相觑中,这名戴玄鸟面具的女子告知:“精卫离天之前,与汉家皇帝三击掌,拿取了汉皇三道誓言。”

“其一,改回七岁交口赋。”

“其二,运用白玉京农学,将粮食提升到亩产十石。”

“其三,绝不滥发劳役,二三年方征一次。”

乡人脸上的笑容彻底被震惊取代,他们的记忆被倏时带回了好几年前,有人已经忘却了那一幕,有人却还记得,由此,一个个场面在他们脑海中浮现。

……

“你们心里的乐郊是什么样子呢?”

“乐郊就是肉!我想要吃很多很多肉!”

“像以前那样,孩子长到七岁才需要交口赋。”

“地里能多长些粮食,如果每亩能有十石就更好了。”

“两年或许三年才需要服一次役。”

“口赋算赋能再轻一些。”

“如果能不收就更好啦!”

……

昔日随口许下的愿望,一字一句地蹦出来,冲击着他们耳膜与心脏。

如果不是面具女子提起,他们自己都要忘记那些愿望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