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67节(1 / 2)

加入书签

“咚——”

额头起了红肿。

“求——”

“陛下为东京守国之士发放军饷!”

他难道是不敢死吗?不,他是不能死。同伴已经用命来开出一条道了,他要做的,是接着这条道,“威胁”朝廷给他们发军饷。

可这本来就该是朝廷给他们发的啊!

百官中终是有人动容了。

“陛下!”资政殿学士吕好问同样发出恳求:“臣恳请陛下开恩!”

他本已自身难保,前些日子为给张邦昌求情,认为邦昌虽被金贼扶持为天子,却非他所愿,且在位时一心向着朝廷,不称帝,不改国号,倘若这样都要被事后清算,这打击面也太广了。因此,他被罢出中央,过几日便要前往宣州上任知事。

对于军饷一事,他本打算明哲保身,此刻却也忍不住发声了。

殿下螭首之侧,起居郎胡寅亦叩首:“请陛下开恩!”

区区一个起居郎,也敢谈政事!

一个个朝臣出列。

但也并非完全出列。

秦光弼目测了一下,仍有四分之一臣子终究不愿意做那被堵塞了气管的垂暮老人。余下四分之三,仍在玩政治游戏,窥看上首天子的脉门,只有天子透露了些许口风,他们才会立刻扭转政治立场。

赵构没有立刻说话,他在脑子里转了一圈,思索着除了宗泽,有谁能够守开封。

韩世忠算一个,但韩世忠忠心耿耿,当初正是韩世忠领兵拥立他登基,如今剿匪归来后,又在行在里为他值宿守卫,他的人生安全依托于此人,不能放走。

梁扬祖应当也算一个,但梁扬祖理财能力极高,他实施的“卖引法”使如今国库岁入钱六百万缗,这么一个下金蛋的母鸡,放去开封,万一阵亡了,他可真要哭死过去。

张俊似乎也可以,南渡方略颇得朕心,亦曾多次讨平叛军和起义军,但此人由梁扬祖荐上,难保为同一派系。开封此前之所以富庶,正是因为漕运便利,将张俊放过去,若他们联手,他这个皇位就不安稳了。

思来想去,赵构发现短时间内,还是宗泽在开封时最利于皇权。

“众卿这是哪里话。”赵构那张脸是一点也不会红,“朕难道不知将士抗金之辛?此前不发军饷,不是不愿,实是不能。”

又说了一些国库全赔给金人,财政拮据,实在拿不出多余钱财的话作为解释,这才话风一转,言明江南税收已到,他正准备给开封军队发放饷银,只是还没下发,开封就来人了。

群臣自然是随他意愿,高呼:“陛下圣明!”

秦光弼此刻才看透这皇帝,筋疲力竭,心如死灰,也不想对此再做争辩,草草附和了一句,退朝之后憔悴出殿,少女的尸体在他怀里,犹有温热。

“至少把军饷乞来了。这也是你至死放不下的心愿吧。”秦光弼轻声说完,回头看了一眼殿门,眼中愤然久久不黯。

愤然的不止他一个。

这件事也不知被谁传了出去,登时扬起轩然大波。

将士抗击金人,竟然无粮!

官员前来讨饷,被逼自尽!

怎会如此!

怎能如此!

太学生领袖陈东领着一帮人罢课,在行宫门口静坐抗议,一双双眼睛盯着百官进进出出,视线兜头盖脸拍过去,拍得百官羞愧难当,每每入宫都要掩面而行。

布衣欧阳澈更是轻狂,站在宫门口直斥赵构根本就不是没钱给军粮,能建行宫,能在扬州花天酒地,奏乐戏笑,哪里像没钱样子!

他们在历史上本该是在李纲被罢相那次站出来慷慨激昂,痛斥国有奸贼逼害忠良,而后被赵构斩首,只因这次李纲罢相是被赵构甩了黑锅,他们分辨不出,便不曾多言。然而在这一次军饷事件中,他们依然没有任何迟疑地站了出来。

“国有小人!国有奸邪!”

呼声从四面八方响起,老幼奔哭,已分不清是谁在斥喊。

秦光弼站在街上,他看到了街道上一家家商店关了门,他看到一家家工坊罢了市。

那是一处处无声的抗议。

——你单单给粮没用!这是你应该给的!你得斩奸臣!你得下罪己诏!

初时才十余家,到最后整个扬州,竟有数万工商罢市。

尚书右丞许翰愣愣地盯着这一幕数息,手摸上官印,猛地一掷,便在街头讥讽出声:“这大宋,军民可比士宦爱国!”

他上章请求辞职,一次拒绝,就上章第二次,第二次拒绝,就上章第三次,一连八次,矢志不移。

有学生投笔从戎。

有学生四处奔走,筹金劝捐,以纾国难。

更有学生半夜跑到宫墙之下,提笔挥毫写了一串大字——

“夫差,尔忘越王杀而父乎!”

他人在扬州,也不知道远在金国的道君皇帝死没死,反正开嘲讽就对了。

赵构第二日上朝时,得知了这句话,喉头一甜,喷出一口血来,“咚咚”两声坠地,一声是额头撞龙椅上,另外一声是滚到地上时,磕到了后脑勺。

“大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