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宠妃系统当了秦始皇的国师 第452节(2 / 2)
*
大理的星空很亮。
土人吃过晚饭后没有入睡,摘下果子用衣服兜起来,带到十五岁的青霓院子里。今晚风很大,小孩子们抱着路上带来的柴草噼里啪啦砸火堆里,他们坐在暖烘烘的火堆前,仰起脸,等着十五岁的青霓给他们讲故事。
或许是天赋,少年从小就会讲故事,讲得十分动听,引人入胜。
土人一直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没有什么故事,也不太喜欢和人交谈,但直到那个夜晚,少年带着老虎走进这片山水中,眼底的亮光像是星星从天上掉下来。
他带来了好听的故事。
从此土人的夜晚,有了声色。
一开始是几个人,渐渐变成十几个人,慢慢便有了几十个人,他们趁着午后在树下乘凉时,趁着夜晚放下锄头后,围到火堆前,听少年和他们说女娲造人,说仓颉造字,说大禹治水,说后羿射日,说神又说人,从商周说到春秋战国,说田氏代齐用的是大斗出小斗进这种方式来吸引布衣;说郑国奴隶起义,几千奴隶面对郑国派来镇压的大军,没人投降,全部阵亡;又说楚国吴国打仗起因是两个女孩在争抢几片桑叶,从二人口角到家人斗殴,再到双方军队开战,而后是两国国战;还有那伍子胥,逃亡时在溧阳遇一女子,乞食后请求对方不要暴露自己行踪,女子觉得自己人格受辱,抱石投水而死……
尽管这些故事与他们无关,尽管这些历史并未发生在他们国土上,但故事之中的感情让土人们感慨不已。
他们惊叹于大禹治水的坚韧,也震撼于奴隶起义的不屈,纵然国土不同,风俗不通,然而气节无国界,土人依然会为投水而死的女子红了眼眶。
故事一个个说下去,人们一晚晚过来,渐渐的,他们开始带柴草,带果子,带猎物前来,分食于众人。
他们也开始学着十五岁的青霓,学着他编织鱼笼放进水里,学着他准备了一个孵化箱孵化小鸡,学着他取土制砖把家里土房木房全换成砖房。这砖房筑得七歪八扭,不是特别防风,但总比茅草屋破木房好。
小少年会特别多东西,像是天上星星那么神秘,在他们的语言里,星星被称为“捞”。于是他们喊他“捞”。
“捞”开始带着他们去做很多事情,手把手教他们怎么种地能种得更好,粮食更多,带他们去截水断流,把鱼一网一网往上抛,带他们养殖鸡养鸭还养猪,带他们四处巡逻,防备野兽,带他们去给别人修房顶,补墙壁……还带他们互相给族人夸夸。
以前给家里的鸡鸭找青草挖虫子都是稀松平常的事情,可现在谁要是喊一声“我找到一片好地,虫子特别多”,就会被一堆人围上来,被夸奖眼神厉害,还会被带上花环花冠,煞有其事地任命为找虫大王。
明明不是什么厉害事情,却能得到肯定。就好像自己从一个无足轻重的人,变成了一个受人敬仰的人物。
在“捞”到来之后,好像一些平平常常的事情,都能够变得让人幸福。
过来接人的韩世忠看不懂这是为什么,同样过来接人的十四岁青霓有些惊讶:“马斯洛需求理论?生存,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
十五岁的青霓点头,而后道:“我把那些知识点做成石书,以免损坏,现在都在我家里,麻烦你们带走了。”
“没问题!我们来这边就是为了这事!车子都带来了!不过,你不和我们回去吗?”
“回去。我不确定我记录的东西会不会让人产生误解。”
十五岁的青霓走在前面领路,韩世忠和十四岁的青霓走在后面。
韩世忠好奇:“马斯洛需求是什么?好拗口的话。”
十四岁的青霓想了想,说:“马斯洛需求就是在罗列一些人需要的东西,尤其是‘自我实现’,它所带来的精神愉悦,是任何东西都无法媲美的。”
韩世忠没有太当回事,随口一说:“他们会在乎这种事?”
连吃饱穿暖,活着都很艰难的人,还会在乎精神上满不满足?
韩世忠:“这样做有意义么?”
十五岁的青霓猛然停住脚步,回头看着韩世忠。
“他们不在乎。”
“但是,我在乎。”
第446章 圣人番外
他在乎的土人听说他要离开, 登时连头发都炸开了,拦着他不让他走。
同时还有很多土人对着韩世忠和十四岁的青霓举起锄头, 想让一个人死的眼神完全藏不住。
十五岁的青霓则半点温柔、委婉也没有, 开口直接说:“我必须回去。我来这里,就是来‘学习’种地。”
现在学成,当然该回到中原, 提高粮产,增多粮仓储量,好一鼓作气, 拿下金国。
少年很坚持。
土人们又不忍心强行留住他,于是对视一眼,心里有了计较。第二天, 十五岁的青霓蹙着眉头,很是不解:“你们这是干什么?”
土人们大包小包背在身上,皮肤很黑, 牙齿很白,笑得阳光灿烂:“‘捞’,我们和你一起去宋国!”
*
十五岁的青霓一来西双版纳就是七年。
七年前,他带着决心过来,埋头种地。
七年后,他带着满车笔记,顺着来时路回家。
穿过充满障气的深林, 穿过潜伏鳄鱼的大泽, 穿过十万大山,滔滔江河……
韩家军呆呆地盯着少年(其实已经是青年了, 但玩家的脸显嫩)看, 实在想不通当年他是如何孤身一人走过这些地方, 到达大理。
蛇尾巴在暗处摇啊摇,七彩祥云映在十五岁的青霓头顶。
一朵,两朵,三朵……
韩家军发现,天空铺满了彩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