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我靠宠妃系统当了秦始皇的国师 第464节(1 / 2)

加入书签

至正四年,旱蝗,大饥疫。

十六岁的朱重八拿门板抬着父母和兄长的尸体,跪在地主家门口。

他太穷了,实在没钱给家人买棺材,穿寿衣,下地安葬,只能对着让他放牛的地主家一遍一遍磕头,求对方能施舍一块地,让他父母能入土为安。

地主让人用乱棍把他赶跑,他就只能带走亲人尸体四处游走,把眼泪都苦干。

风呜呜地吹,像是人在哭嚎。

谁都可以!谁能来帮帮他!

朱重八像絮草那样飘,浮萍那样荡。他疲惫地走着,双腿越走越累,灌铅似那般沉。

双腿一软,他便摔在地上。

然后,一个人影覆盖了他。

他抬起头,看到是一个衣着瑰丽,貌美如仙的女子,对方和他说:“我可以给钱,帮你安葬你的父母兄长,但你需要付出一些代价。”

朱重八眼中闪过亮光,要不是又累又饿,都想对这女子磕头。

“我可以!什么代价都可以!就是你要我的命……”

“我不要你的命。”女子微微一笑:“但你现在还给不起我需要的代价,二十六年后,我会来找你。”

朱重八眼皮越来越重,渐渐昏睡过去,醒来后,却发现自己衣兜里有着三两黄金。

是那个好心人!

那不是梦!

“二十六年……”朱重八喃喃着说,记下了这个时间。

第457章 神力不稳

“前往洪武三年。”

青霓心念一动, 身周风景开始快速变换,如同列车陡然加速,顷刻间, 跨越二十六年时间,来到洪武三年。

天久不雨, 明皇朱元璋于六月朔日, 素服草履,徒步行山祷祀。

求——

天降大雨, 怜悯黎民!

*

烈日炎炎,公平地泼向九州大地, 整座神州千里如炽, 万里如赤。

朱元璋在祭坛前露天而坐, 任由自己被暑气焦燎。

十五岁的皇太子朱标捧榼上前, 道:“父皇陛下,请用午膳。”

那榼中有蔬食, 还掺杂了麻、麦、菽、粟,咀嚼起来极为废牙, 对于皇帝来说难以下咽,但对于曾经当过乞丐,做过和尚的朱重八而言……,吃起来轻轻松松,甚至可以称之为久别重逢。

吃完后,皇太子再捧榼退下, 退到诸王百官之前。

朱元璋连坐三天, 没有移动一丝一毫位置,白天太阳下暴晒,夜晚就地而卧, 和衣而睡。

然而,天不见怜,整整三日,天空不见半片云彩。

第三日午后,朱元璋抬头看天空,脸上表情像地里老农看到庄稼枯萎时,那副愁苦样子。

不下雨,地里收成怎么办呢。

便在这时,他听见一道声音,像是菩萨低眉,轻吟梵音。

“朱重八,许久未见,可还记得我?”

太子、诸王及百官都一齐看向说话之人,心惊胆颤。

究竟是谁,竟敢直呼上位旧名!这位可不是什么和尚心肠,就算他真当过和尚也是怒目金刚,眼睛一瞪就要杀人。

若非众人此刻是跪坐着,只怕早有人后退几步,生怕牵连到自己。

朱元璋冷眼扫过去,正要看看是谁如此大胆,看到来人面庞,怒火一滞,出口话语甚至带上惊喜:“是你!”

他一时间忘了这人方才当众喊他朱重八的事,只顾着说:“俺在红巾军中稍有起色后便差人去寻你,一直寻不到,待登基后,也派人去寻,至今未有眉目。”

朱元璋这么一说,太子诸王及百官确实想起来,好像有过那么一回事,上位登基没多久,就在国境内大肆寻人,也没对外说是寻谁。而资历更老那些臣子,猛然想起来,当初还是红巾军时,上位确实每岁都会派遣大批人在寻找什么。皇太子朱标比他们稍微多知道一些,他爹和他说过,他们家有位大恩人,如果能找到,日后一定要十倍百倍偿还对方恩情。

众人惊讶地看向女子。

原来是她!

女子没有回应,只是微笑看着上位。

而上位反应更奇怪,惊喜褪去后,目光打量着女子鬓发、眼角、面颊,好似有些……惊疑不定?

“朱重八。”那女子再次唤道。

风起,云聚,又息风,眨眼间,山上该有的虫嘶鸟鸣陷入静止,再不闻嘈杂。

她——或者祂,眼眸静静。

“我来拿取代价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