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我靠宠妃系统当了秦始皇的国师 第501节(1 / 2)

加入书签

户部尚书宋冕疯狂点头:“而且还会让账面看着干净利落很多。”

朱元璋拍板:“传令下去,大明各府衙必须用此法重新算一次账,在今岁夏税时交上来。”

宋冕脸色大变,连忙阻拦:“上位不可!如今已是三月下旬,光是去教京官运用这借贷平衡法便要两三个月,而将京官派去地方,教导地方官也得两三个月,更别说还有路上车马时间,如此,至少需要半年来发行啊!”

青霓在旁边忍了又忍,终究还是没有开口补充一句:借贷平衡法属于这一科的总纲,你们用的是借贷复式记账法。那女学生大概觉得这是常识,不用特别指出来。

而朱元璋听到宋冕这话,也觉得确实不能逼得太紧,总

得给人家一些学习时间,遂道:“那就秋收,必须用上此法。”

这还真是只给“一些”时间啊。相当于刚学会,就要马不停蹄用它去记秋税。

宋冕苦笑,抬手一行礼:“唯。”

*

他们开始吃饭,有一锅玉米排骨汤端上来,是朱樉所点,汤一上来他就伸着脖子去看:“玉米呢?俺还没见过好似玉的米呢,是白玉还是青玉?”

和别人分完一整份汤,也没有找到米粒。但他找到了其他东西:“肯定是这个黄澄澄的!一轮一轮排序着,还是金玉之色,肯定是玉米!”

其他人也觉得是此物。惊叹之余,也一起看向仙人和五彩小蛇。

没见过的农作物,想知道它有什么用!

仙人一双黑瞳垂眸看过来:“玉米,一种耐寒作物。”

“耐寒?!”

朱元璋迅速抓住重点:“那……”

“有用,但不是很多。”

毕竟明朝冷到长江都能结冰一个月,玉米只是耐寒,又不是能无视冰天雪地的幻境茁壮成长。

朱元璋语速极快地说:“已经够了!多谢仙人解惑,能有一点用是一点。虽然高产作物无法度过两百年严寒,但是,高产作物、耐寒作物可以让百姓撑一撑,撑到有明君出现,兴许就可以度过去。”

高产、耐寒,再加上明君,才能够让百姓不过上苦日子。

他抓紧机会问:“不知元璋能否购买一些玉米种子带回去?”

厅中无外人,仙人往地上一指,一堆种子出现。

明初君臣听到动静,齐齐回头,一个个激动得面红耳赤。

朱元璋唰地离开桌前,来到玉米种子前,却又没有拿起来,而是先郑重地对着青霓弯腰:“多谢仙人。”

又对着现代五块钱能买一公斤的玉米种子,严肃地弯下腰,将之双手捧起,高高举过头顶。

“大明万岁!玉米万岁!”

其他人在这一刻也是一同欢呼:“大明万岁!玉米万岁!”

*

吃完这一顿饭,青霓就把明初君臣和玉米种子带回了洪武四年。

仙人与神兽转身回天,衣袂翻飞,腾云驾雾。

明初君臣行礼送别,待身影消失,朱元璋转身对诸位大臣说:“宝钞还需要继续使用,大明缺铜,无法再和以前一样以铜币为主。但绝不能和此前一样粗糙了。”

“唯!”

“太子,你来说一说,若是要让宝钞不出问题,用什么作为本位?金银?”

朱标思索之后,摇摇头:“金银虽好,但大明缺金银,何况,如今国朝初定,百姓要金银无用。倒不如……试试粮食本位?待国泰民安之后,再转为金银本位?”

“粮食啊……”朱元璋沉吟:“好!就粮食!如今百姓正缺乏粮食,还是如此前那般,规定一贯宝钞兑换一石米,在宝钞发行之前,朝廷准备好相对应米粮,待百姓去兑换时能够拿到粮食。”

朱元璋下令后,洪武朝朝廷以最快速度运转起来,开始印刷宝钞,准备粮食。

当然,不会一开始就强行让老百姓把家中钱币换成宝钞,他们决定先一点一点建立起百姓对宝钞,对朝廷的信任。

*

另一边,随着罗英女采药赚钱的消息席卷各个村镇后,大着胆子进山的百姓慢慢多了起来。

但仍是罗英女赚的最多。她足够记忆力好,能记住不少药材,她还足够机灵,在大家都一家一户进山,防贼一样防着其他人时,她改换了思路,不再进山,而是拿上钱财,一村村去收购药材,而后运去镇里、城里售卖。

大多数百姓都不敢离开家附近那十里地,有一个人每过十日专门来到村里收

药材,他们求之不得。

这一日收完药材,罗英女用驴车运往城里,找到常去那家药肆售卖,完毕后,药肆里的抓药郎中突然道:“女娘,能否帮我一个忙?”

罗英女狐疑地看着他。

让一个女子帮忙?

本想摇头,但想到交情已经建立出来了,再拒绝就不太合适,便垂下眼帘:“什么忙?郎中请说。”

郎中拿出一张纸:“家里粮食没了,最近这两日又无时间去购置,女娘可否拿这宝钞去多穀粮行替我买一石米?”

罗英女年岁小,没有见过大元宝钞,如今看到这大明宝钞,点头之余,半信半疑地走出门。

一张纸就能换到一石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