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3. 大宋反派(124)二更 大宋……(1 / 2)
大宋反派(124)
桐桐此来只有一个目的,就是盼着她能自己醒悟,这才能保住她的命。
按照史料上记载的,赵祯跟曹皇后成亲半年左右,因着帝后不谐,赵祯便想起了郭净妃的好了。于是,偷偷的打发近侍过来看望,还给郭净妃赐了‘乐府’。
乐府是一种体裁吧,不管是给写曲子了,还是模仿故人做诗了,总是是以这样的形式表达了对郭净妃的思念。大致就是跟曹氏过,还不如咱俩原来的日子呢。
而郭净妃呢,她也回复了。隔空写信,来往不停,怆惋动人。
赵祯不知道是愧疚呢,还是对前妻真不能忘怀,就下密旨想将她接回宫。要是直接下旨,都得拦着。他就想着先把事办了再说,接回来了你们就不能叫送走了吧。
结果郭净妃提出条件了,说是:叫我回去也行,但须得百官立班上册。
意思是,还得是皇后,不能这么不明不白的。
当然了,赵祯做不到这一点,接她回宫的事赵祯便再不提了。
但紧跟着,没两月吧,郭净妃先是小病,仁宗派了闫文应,就是那个进谗言的太监去看望,紧跟着郭净妃就暴毙。
史书上的原话是:中外疑闫文应进毒,而不得其实。
读史书的时候就那么两行字,但真碰上了,这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啊!自从进了大宋的皇宫,就跟郭皇后有了交集。这些年两人来往不断。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她再有缺点,可她待自己存的是八分真心。
桐桐跟她一起坐在台阶上,就说这个事,“我远在雍郡,有时候随着王爷巡视,消息什么时候能送到我手里,我并不能保证。你要是出个什么事,我是鞭长莫及的。”
郭净妃就苦笑,“我知!你若在汴京,必会为我大闹皇宫的。我待你真心,你必能还我真心。”
“那我有几句话要嘱咐您。”桐桐扭脸看她,“忠言总也逆耳,可我还是想说。”
嗯!你说,我听着。
“男女之情,不可强求。你待之以真心,若换不来真意,这样的人你要来何用呢?”
郭净妃没言语,只看着天边沉默。
桐桐才要说话,边上的宫嬷猛的朝下一跪,“娘娘,王妃说的全是良言。这有些话,老奴心里明白,却不敢妄言。还有些事娘娘不知,今儿王妃在,老奴斗胆和盘而出。说完娘娘便是要治罪,老奴也甘愿领罚。”
说着,不等郭净妃说话,这宫嬷就看着桐桐,“王妃,您可知废后之后有那么一些日子,官家更加的宠爱尚、杨两位美人,没晚侍寝的必是她们。官家还因此病了一场,好几日饭食都吃不进去。宫里宫外又是忧心又是害怕,这才有人说此二女为祸水。”
桐桐知道,她也不知道这两人到底有什么手段,以至于史书上给的记载是:每夕侍寝,体为之敝,或累日不进食。中外忧惧,皆归罪二美人【1】。
显然,这是郭净妃所不知道的,下面的人也绝对不敢说给她听的。
这会子听了,她的手指揪着裙子,一言不发。
宫嬷看着郭净妃,“娘娘,是太后下了旨意,不准官家去,发了很大的脾气,官家这才不能去了。闫文应伺候官家,见宫内外都言二美的过失,倒是常劝陛下。官家这才恩准,将尚、杨二人送出宫。两人哭的不肯走,闫文应打了两人耳光,骂着二人的罪责,将两人给送出了宫……”
郭净妃问说,“官家想起了怕是又要后悔,不定什么时候又接回去了。”
“那倒是不曾,听杨怀敏说,雍王爷信中多有劝谏,官家倒是听了进去,言说早该送两人出宫……”
郭净妃闭眼,朝她摆手,“你退下吧,我与郡主说说话。”
宫嬷起身慢慢的退下了,桐桐这才道:“你也知道,官家心软,或是起了愧疚之意,难免对之前所做有悔意。娘娘,比较来的好,不是真觉得你好;迟来的情义,要它何用呢?你身在道观,供养富足,正可逍遥自在。宫里那浑水,万万不可淌。”
郭净妃沉默不语,嘴角露出几分苦笑来。
“或者,你不想困于此地。那我来想办法,助你脱困。从此,世上无郭净妃。我带你去雍郡,那里民风开放,并无人介意女子几嫁。也有许多的好儿郎,堪为良配。你可再嫁,成婚,生儿育女,逍遥于世外,过一世有滋有味的日子。亦或者,不想嫁人,那便不嫁。雍郡也有许多山清水秀的地方,我给你盖一座别院,你可闲居于别院,怎么过日子,随你高兴。”
郭净妃扭脸看桐桐,“离了汴京?自此跟那人再无干系?”
嗯!桐桐认真的看她,“我与你相交一场,我知你有自己的性情,我也从不规劝你,要你束缚自己的性子。而今,路走到这一步了,可人生不能到这里就结束呀,你也不能把自己的一声陪葬给他。人到这世上就这一次,别亏了自己。”
郭净妃认真的看桐桐,“这世上……也就只你还为我这个废人操心。我承你的情!可我要这么做了,岂不是真像是他说的,不配为后么?我不走!我后半辈子没别的,就是得叫他看看,我到底配不配做皇后。”
“可你不是皇后了,你若再起为后之心,那便是你将死之时。”
郭净妃‘嗯’了一声,“我知!我就是想叫他知道,待他最真的人还是我。我一直想做好他的妻子……此一生,我只对此事认真了,我也只想做好此事。不成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