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节(2 / 2)

加入书签

一个冯家,一个周家,两家都是男娃娃,也都还没有断奶,还有便是,今天是他们左河湾分红的日子,大家都聚在一个地方,很容易忽略其他的东西。

朱标强选在今天来他们左河湾偷孩子,还目标明确的指着这两家人偷,肯定是有人给他递了消息。

整个左河湾,能给他递消息的,除了吕老婆子还能有谁。

队里出了这种坏心肠的人,卫良忠气得要死,黑着脸,让周桂带人去把吕老婆子看住。

“他大爷放心,我绝对会看好这死老婆子。”

农村人,真没几个傻的。

卫良忠让周桂去吕家,大伙瞬间想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敢情这里面,还真有吕老婆子的事……

周桂这会儿手里抱着卫子英,要去吕家有些不方便,看了眼四周,顺手把卫子英塞给一个男的,指了指旁边的屋子:“他三爷,你就别掺和,把家里的几个娃看紧点。”

说着,一挽袖子,叫上几个媳妇,气势汹汹去了吕家。

被周桂喊三爷的,是卫良峰的亲弟弟卫良海,虽然已经是爷爷辈,但他其实不老,才四十六岁,却天生残疾,是个聋哑人。

卫良峰这一辈三兄弟,老大卫良忠,老二卫良峰,老三就是卫良海。卫良海四十多岁了,也没娶到媳妇,单独跟着卫家老太过,卫家老太比冯老太年纪还大,已经八十出头,卫良峰和卫良忠两家,每个月都会轮流送些口粮过来。

两家想着她年纪大,担心卫良海照顾不过来,几次将人背过去,但前脚刚把人背回家,后脚老太太就杵着根棍子颤颤抖抖走了,老太太不放心卫良海这个老儿子,死也要和他住一处,说卫良海又聋又哑,有她在,至少家里有个声音,进个贼啥的,她还能喊上一嗓子。

卫子英认得这个三爷。

前几日她养伤,这三爷还给提了十几个鸡蛋和一只熏兔子过去。

那熏兔子很好吃,卫子英到现在,还记得那味。

卫子英冲她三爷比了比手势:“三爷,我去看太奶,不抱。”

卫子英不大喜欢男的抱她。

村里面的男人,普遍喜欢抽水烟,身上的烟味特别熏人,卫子英现在连她爷都不让抱了,睡觉都要自己盖一床背子,不和爷奶挤一个被窝。

“啊啊啊——”

卫良海啊了几声,比手画脚,把卫志勇和卫志辉也给带去了自己家,一起带走的,还有钱二牛和潘玉华。

事紧情急,卫良忠等周桂几个女人走了后,赶忙对身边的人道:“永治,你去一趟东阳大队,把朱标强偷孩子的事,和那边大队长说一下,让他带人去朱家,先把朱家的人控制住。柄贵,带几个人,去后山找,一定要把朱标强那狗娘养的揪出来。”

卫良忠一听周家小孩没了,赶忙让自己大儿子去东阳大队,同时,让周柄贵带人进山搜人。

“剩下的人,都分开找找,朱标强应该没走远,不定还在左河湾里。找,找到了,打断他的腿。”卫良忠安排完,自己带了几个人,往左河湾另一条出村的路追了去。

偷小孩可不是小事,现在大伙都想快点把周家被偷的娃给找回来,整个左河湾的人,几乎都行动了起来,连腿脚不便的卫良峰和后面赶过来的卫永民都加入了找人的队伍中。

卫子英跟着卫良海去了他家,这是卫家的老宅子,卫良峰和卫良忠早年娶了媳妇,就搬出了老宅子,把几间老屋子留给了卫良海和老太太,屋子不大,只有四间房,看着还很陈旧,最左侧的那间土坯房,还垮掉了一些,现在那里堆了不少柴。

“啊啊啊——”

进了老宅,卫良海啊了几声,端了几根自己用竹子烧出来的竹凳,给五个小孩子坐,又从箩筐里挑了几个品相不大好的桔子给他们吃,然后进堂屋,把卫老太太扶出来,让她看着点几个孩子,别让他们乱跑。

卫老太眼神有些不大好使,瞅着院子里的孩子看了好几眼,才认出来,其中有三个,是自己的玄孙孙。

卫老太:“志勇啊,刚才听到外面吵吵闹闹,是发生啥了?”

“老太,柄贵叔家的三柱,被坏人偷走了。”卫志勇走过去,把老太太扶到凳子上。

老太太一惊:“啥,被偷了,谁偷的,抓到人没?”

卫志勇:“没抓到人,说是吕老太他侄子偷的。”

“吕家,朱疯子的侄子?”卫老太一楞,呸了一声:“狗改不了吃屎,早晚要遭报应的。”

卫老太啐了一口,问:“是谁发现的?”

“我,老太,是我发现的。”

卫子英甩着小腿,颠颠跑到卫老太跟前,绘声绘色,将自己在冯家院子外发现朱标强的事,说给了老太太听。

“哎呦,我的个小乖乖哦,以后见到这种事,可别嚷出来,万一姓朱起了坏心,把你也弄走了,你奶不得哭死。”

“小英子,你撞破的他?”潘玉华震惊。

没想到,蝴蝶效应竟是出在小英子这里。

上辈子可没撞破这事,两家孩子被偷走,就再没找回来。

卫子英:“嗯,他坏,眼睛好凶。”

卫子英不敢说,在冯家的时候,朱标强明显起了歹心,要不是她急中生智,打断了他,冯奶奶和她都要完蛋。

“这种人,哪有不凶的。”

卫老太摸了摸卫子英的头,浑浊的眼睛里浮现隐隐担忧,道,“不怕,你大爷他们肯定能把他抓到。”

“啊啊啊——”一旁,正在削红薯,准备做午饭的卫良海,扯着喉咙啊了几声。

母子两生活这么多年,默契很足,卫老太一听他的语调,就猜到他想说什么。

卫老太叹口气,朝儿子比划了两下,“谁知道呢,等抓到才知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