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32节(1 / 2)

加入书签

这些名单里,别的人都好处理,只有两个不大好弄。

因为他们的身份有些特殊,有一个甚至还是海城纪委。

这身份,已经是海城政治圈的核心人物了。

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个人,得让中央派人下来才能处理,而他现在,则在想怎么抓海城无线电厂的那个主任。

这个主任也是被金钱收卖的,无线电厂是国家的重要企业,这个人必须抓住。

名单上的人名有些多,沈军圈了几个第一批要抓的,蹙眉沉思了一下,准备等天黑后,就去把这些人全给抓了。

这次波及有些广,为防引起啥不必要的麻烦,晚上行动最妥当。

“姨爹,我来了。”沈军这儿刚把人名圈完,办公室外就响起了卫子英清脆的嗓音。

听到小丫头的声音,沈军把笔搁下:“进来吧,我在。”

“姨爹,我奶和二婶到海城了,叫我来喊你去吃饭。”卫子英推开门,够着脑袋朝沈军道。

“你奶到了?成,你等我一会儿,我去安排点事,等会儿咱们一起过去。”沈军笑着朝卫子英回了一声,然后转头,向裴平安打了下招呼,就拿着名单出了办公室。

他去的很快,公安局这会儿虽然下班了,但该留下来的人却都还在。这是沈军拿到名单后,特意点名留下的,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是能信任的人。

很快,沈军便把事情安排好了,然后跟卫子英一起回月亮湾。

到了楼下大院,卫子英又看到了刚才那辆车,这会儿那车已缓缓开出了院子。卫子英眉头一压,抬头突然问:“姨爹,那是谁的车子?”

沈军看了一眼车子,道:“张队他表哥的。”

“表哥,哪边的表哥?”卫子英继续追问。

沈军垂眉,看了眼身边的小丫头:“怎么了,是不是发现了啥?”

沈军太清楚自家小侄女有多敏锐,一听她追问,神情一紧,半蹙着眼睨向那辆离开的车。

卫子英摇头:“没啊,我就是问一下,我前二婶好像嫁给了开这车的人。”

沈军:“你说陈丽?”

卫子英点头。

沈军:“我才来海城没多久,不大清楚张队家的事,不过那开车的人,是张队母亲那边的亲戚,我今听张队说,他们的小姨好像来海城了。”

卫子英哦了一声,便抛开这事不再关注了。

一行三人回家,周桂已经把晚饭做好并端上了桌,老人家和沈军唠嗑了一下家常,问了问苏步青和许曼如的近况,然后又问沈东今年有没有回来。

沈家的大儿子现在依旧还在边境战场。

今年边境情况比往年严峻,沈军一年都没能回得来。

这一年,他统共就寄了一信回来,这封信还是冬月的时候寄到苏沈两家手里的。要不是有这封报平安的信,这个年,苏、沈家怕都会过得不安心。而苏步青和许曼如则还是江省,许曼如年纪大了,快退休了,两老口前不久还打电话过来问卫子英,过年要不要去江省玩。

卫子英在电话里头,听她外婆的意思,好像是退休之后,要去当年寄养她大舅的那个地方看看……

她那没了音讯的大舅,成了她外公外婆心里翻不过去的坎,在闭眼之前,她外婆就想把她大舅找回来。

一顿饭吃了一个多小时,沈军晚上还有事,稍坐了一下就回了公安局。他前脚刚走,后脚杨志标就抱着一个盒子进了屋,说那是电视机,是上头分给她的,而且还是十七寸的彩电。

卫子英眨眨眼,惊喜问:“我还能分配到电视机?”

杨志标:“当然能分到,这是咱们自己生产的,没几台,首长他们惦记着你,说让你出了实验室,看看电视放松一下。”

卫子英嘴角一扬,高兴道:“杨叔叔,那你明天把电视机安一下,给我奶和二婶看。对了,现在电视机多少钱一台?等过完年,你去给我买四台,一台我奶带去度平县,一台寄给我爸妈,另外两台,送回去给我大爷和三爷。”

杨志标听到卫子英要四台电视机,木了一下:“英子,一台电视机一千多……”

杨志标话一落,听到价格的周桂就先抽了一口气:“这么贵,不要了,不要了,沾英子光,就这几天看看就好。”

卫子英一开口就四台,周桂还以为电视是白菜价来着,这会儿听到真正的价格,老人家不愿意买了。

卫子英本想给她奶说,她买得起,可看她奶那一脸贵死了的样子,翕了翕嘴,啥也没说,想着等奶走了再让杨叔叔给她买。

一千多那是对外的卖价,她买的话应该会便宜一些,而且,她现在不差钱……

她的账户里都有快十三万的存款了,这些还都是电脑缝纫机分红的钱。她玉华姐分给她的更多,那些钱她都没取出来,全往厂子里砸了。

等以后玉华姐厂做大,她会挣得更多。

翌日,抽空陪了一天奶奶的卫子英,吃完早饭,就又一头钻进了实验室里。

周桂和聂桃也不需要卫子英陪,两婆媳趁着卫子英工作的时候,撸起袖子,里里外外把家里收拾了一遍,然后就背着小孩出门去采购。

婆媳俩对海城不熟,卫子英不出门,裴平安就没啥事,干脆骑车,载她们去海城的百货商场那边买。

世界很大,但有时候却也很小。

周桂和聂桃出门,就是那么巧的又遇上了陈丽。

这次陈丽陪在一个染了头发的女人身边,那女人穿着内陆极少见的貂皮大衣,打扮得特别洋气。

陈丽一路恭维着这女人,然后来到了一个卖手表的柜台处。

很不赶巧,今儿聂桃也想买手表,给卫永民买的。卫永民一直没有手表,本来两口子说在度平县那边买。但听说了海城的手表价后,便想着来这边买,反正过年她们要来,买手表不过是顺带。

两波人在手表柜台前撞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