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0节(1 / 2)

加入书签

“弟妹,这事怪不得太太,太太把许多事都教给了我,是我没本事,没做好,让恶奴钻了空子。我保证,明天会继续调查,给弟妹洗刷冤屈。”

江意惜看了孟月一眼,等到明天,郭嬷嬷和马婆子二人中肯定要死一个。郭婆子是最直接的见证人和源头,付氏当然希望她死。她死了,孟辞墨和江意惜百口莫辩。而马婆子死,就只能说她传播谣言,“畏罪自杀”。

江意惜说道,“大爷说的没错,我们真是冤枉死了。若那个名声坐实,我哪里有脸存活于世。大姐好好想想,这世上,跟大姐最亲的人就是大爷,他满心满眼都是为了大姐好……”

孟月说道,“我知道,我们是没隔肚皮的亲姐弟,我也满心满眼希望辞墨好。但是,这世上不仅要看血脉,还要看人心。母亲真的很好,为了我们姐弟晚生孩子好几年,也因为我们受了许多委屈……”

江意惜不想再听,再听下去她会真的气病。她生硬地把话题扯去一边,“大姐,你领口上的花很好看,配色也好。”

孟月憋红了脸,还想继续说,江意惜又对水香道,“把我给馨儿做的玩偶包拿来。”

水香从柜子里拿出一个小兔子玩偶,白色,长长的耳朵,两只眼睛是用红玛瑙缝上的。拿在手里才看出是一个小包,有一条带子,里面可以装帕子糖果等小东西,十分新颖好看。

江意惜又告诉她小包如何斜挎着方便好看。

孟月被小包吸引过去,“这是珍宝郡主设计的?”

她也听说李珍宝设计的东西与众不同。

江意惜点头道,“是。”

两人又说了一阵衣裳首饰。孟月已经看出江意惜不想让她说付氏的好,只得起身告辞。

她走后,临香过来小声禀报道,“连山大哥让人进来说,他已经悄悄把郭嬷嬷移转去了城外庄子。她男人死得早,只有一个儿子在护卫队当差。连山大哥还嘱咐他儿子,对外说郭嬷嬷伤势严重,他没有时间照顾,送去乡下亲戚家养伤。”

江意惜点头。郭嬷嬷死不了,马婆子肯定是活不成了,所有的错都会推到她身上。

正院上房西侧屋,付氏闭着眼睛斜倚在罗汉床上。一个丫头轻轻给她捶腿,另一个丫头拿着蜀绣团扇给她扇着风。

因为生气,付氏的嘴抿成了一条线,法令纹也更深。只有这时,才能看出她是威严厉害的当家主妇。

大夫人很少这样,丫头们吓得不敢弄出一点动静。

付氏没想到事情会走到这一步。不想放过那么好的机会出了手,又不想暴露晓竹,就利用快嘴的马婆子和木讷的郭婆子。哪知道郭婆子是个死脑筋,威逼利诱都不愿意顺着她们的意思说。之前想着,郭婆子即使不松口也无妨,只要马婆子和贺婆子咬死,她就没辙。

没想到孟辞墨两口子直接不认,还说什么治眼疾,偏偏老两口貌似相信他们。

晓竹不会撒谎,他们肯定大白天做了那些事。早知道这样,宁可暴露晓竹,也会让她出来作证,事情就不会弄到这一步了。

付氏气得揉了揉胸口。自己还是轻敌了,那个小崽子已经成长起来……

这时,外面传来丫头的声音,“大夫人,宋嫂子求见。”

付氏睁开眼睛,“让她进来,你们都下去吧。”

宋嫂子是付氏陪房宋管事的儿媳妇,宋管事现在任国公府的二总管。

她匆匆走到付氏跟前,小声道,“大夫人,我公爹让奴婢进来禀报,郭三富家的伤势严重,被她儿子送去了乡下亲戚家养伤。”

谢谢水中的浮萍、山竹一号的打赏,谢谢亲们的月票。

第165章 爬墙

付氏一下坐直身子,“郭婆子出城了?”

宋嫂子点头道,“是,我们动手晚了。”

晚上酉时末,大夫人才让人通知宋二总管做掉郭三富家的。宋二总管的人去了郭家,邻居说郭家小子申时末就带着老母出城去亲戚了。

付氏想了想,又悄声交待道,“赶紧让你公爹想法子把马二家的处理了,今天夜里就要处理干净。”

宋嫂子听了,躬身退下。

付氏等到子时初,也没到成国公回正院,便独自上床歇息了。

清辉透过窗纱撒进屋里,屋里物什隐约可见。

望着床顶雕花,付氏长长呼出一口气。

真清静啊!

自从自己嫁给孟道明,只要他在府里,再忙,都会赶在亥时末之前回正院歇息。成国公府虽然也是戌时关二门,却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只要国公爷在前院,二门会按时上锁,守门婆子却不会离开。要等到亥时,国公爷回了内院后再去歇息。

国公爷这么晚了都没回来,一定是跟孟辞墨谈得太久,或是被孟辞墨气狠了,歇在了外院。

偶尔这么清静,挺好。

她眼前又浮现出另一个男人的面容,清秀俊雅,年轻的脸上溢满笑容,笑容干净得如雨后晴空……

自己有多少年没想起他了?如今,他的脸上也爬满了皱纹吧,或许比孟道明还显老。

若是自己年少时没有心生爱慕,没有被人抓住把柄,只要干掉或是干残孟辞墨,辞羽顺利承爵,自己就能高枕无忧了。可自己受制于人,不知什么时候是个头。相较于孟辞墨,她更希望他或者那几人都去死……

付氏眼里刚闪过一丝凌厉,院子里传来熟悉的脚步声。

国公爷还是回来了。

付氏眼里立即盛满了温柔。这个世界,对她最好的人就是这个男人了。

她坐了起来,侧屋值夜的丫头已经跑进来说道,“夫人,国公爷回来了。”

付氏说道,“嗯,你快去开门。”

耳房里值夜的丫头也起来跑出门,齐声道,“国公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