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0节(1 / 2)

加入书签

康康所在的学前一班班主任老师叫梁海荣,三十来岁,之前是为了安置职工家属给安排到了机械二厂职工幼儿园,后来随着她丈夫职位的提升,她也被安排去进修,学习了幼儿教育专业,毕业之后一直担任学前班的班主任,兼任生活卫生老师,帮助一届又届的孩子完成了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可谓是经验丰富。

梁海荣很有些害怕康从新,不太敢和他说话,康康的情况,梁海荣基本上都是颜如许来接孩子时,跟她交流。梁海荣会和她交流下孩子在班上的表现,有哪些值得表扬的,还有那些欠缺的等等,很是客观,颜如许对梁海荣的印象很好。

这一天,颜如许去接康康时,梁海荣就和康康聊起来了,她说自己上课时发现好多孩子在抠嘴巴,觉得挺奇怪了,就找同学们问,一问之后才知道,因着康康持续不断的“洗脑”,班里好多孩子都以掉牙齿为荣,没事就抠晃自己的牙齿,虽然牙齿还没有松动的迹象,也希望能早些掉下来。

梁海荣说起这件事时,脸上表情要笑不笑的,颜如许却是诧异极了,跟她确认:“真是我们颜康宣传的?”

梁海荣点头:“是的,我问了好几个小朋友,都说是跟颜康学的。”

颜如许:“那些孩子们怎么样?没事吧?”

梁海荣:“我给孩子们解释了,说是牙齿有自然松动掉落的过程,在牙齿没有松动的时候,不能人工去晃动,否则容易伤到牙龈,流血、受伤。孩子们被吓住了,答应会改正。康康真是个好孩子,意识到自己犯了无心之错,专门找我承认了错误,帮我一起劝阻小朋友们。”

颜如许不自觉露出笑容来。

两人又聊了几句,颜如许领了康康回家。

康康牵着妈妈的手,跟往常一样,不紧不慢的走,只是有些沉默,也没有问每天必问的“今天吃什么”,而是时不时的瞄向颜如许,神情有些忐忑,问:“妈妈,爸爸今天怎么没来接我?”

颜如许:“你爸爸下车间去检查了。”

“哦”,康康有些失望,他的大靠山不在,心里头没底,又偷偷瞄了妈妈两眼忍不住的问出来:“妈妈,梁老师跟你说我了吗?”

颜如许笑着问:“你担心梁老师给你告状吗?”

康康点点头,说:“妈妈,我不是故意的。”

颜如许说:“梁老师没有跟妈妈告状,就是很客观的说了你的事儿。梁老师本着对爸爸妈妈负责任的态度,跟妈妈交流下你的情况。”

康康见妈妈的语气温柔,没有责怪他,就知道妈妈没有生气,立时也高兴起了,牵着妈妈的手蹦蹦跶跶的问:“妈妈,咱们今天晚上吃什么?”

颜如许:“爸爸说帮我们带小食堂的饭菜。”

“哇”,康康欢呼一声,“妈妈,你说有红烧肉吗?”

机械集团小食堂规模扩大,新从下属的工厂调过来一名大师傅,擅长做湘南菜,红烧肉是一绝,四四方方的一大块,软糯不腻,入口即化,康康特别爱吃。

“有”,颜如许心不在焉的回答,心里头想着事。

康康这事儿,说大不大,说小不小,颜如许是真没想到自己孩子还有“忽悠”人的本事,她是想教育孩子的,却又不知道孩子错在了哪。不知道孩子错在哪儿,自然也就不知道该从哪里着手教育。

她想着,还是等康从新回来,跟他商量商量再说吧。

康从新回来得不算晚,等康康回家洗手洗脸,又吃了一块饼干,看了会电视就会来了,果然带回来了康康爱吃的红烧肉,还有颜如许爱吃的玉兰片。

三人吃完饭后,颜如许和康从新两人一左一右陪同着孩子写完了家庭作业。

孩子的家庭作业不多,就是朗读、抄写白天学到的几个拼音字母。康康刚上学,对这一切都非常有新鲜感,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他颇有种成就感,说周末要把自己的作业本带回去给爷爷奶奶看。

康从新这个当老父亲的与荣有焉,很是夸奖鼓励了一番儿子,把康康夸奖得心花怒放,甚至还想拿出课本来再好好学习一番。

颜如许忙制止他:“不要贪多,一点点来,先把学到的这些记牢,循序渐进的来,劳逸结合。”

康康意犹未尽的去看动画片,康从新美滋滋的翻看着儿子的作业本,越看越觉得儿子写得不错。

他现在的样子,如果被蒋小霞看到,绝对不会再敬畏得连话不敢说。

颜如许不由得笑了起来,跟康从新讲起了学校里发生的事儿。

作者有话说:

大概还有2章左右就完结了。

第104章 不适

康从新认真听完后说道:“这也不能算是康康的错。”

颜如许:“是呀, 站在康康的立场上,并没有犯错。好多孩子会因为豁牙期而胆小、自卑,咱们康康不光不自卑还引以为傲, 也让同学们这样认为,不管对康康还是对学前班的孩子们都是件好事。要是不教育孩子吧,毕竟也引发了不好的后果, 要是因此教育孩子吧, 又该以什么样的理由, 唉, 为难死了!”

康从新也是深觉为难。

电视里传来动画片尾曲,康康跟着一起欢快的唱起来,颜如许和康从新对视一眼, 康从新说:“一会儿陪孩子画画时我和他说。以不打击、伤害孩子, 但让孩子知道自己鼓动的话说出去会带来一定的后果为目的。”

想也知道,康康如果没有一再鼓动的话,那些五六岁, 已经有了基本判断力的孩子是不会“揠苗助长”的,所以,客观来讲, 康康不能说没错。

片尾曲唱完, 康康又意味未尽的唱着:“小邋遢, 真呀真邋遢……”一边唱一边跳。唱跳了一会儿, 自己倒了些凉开水喝,又吃了一个苹果,才去洗了手, 高调地说:“爸爸, 我得开始画画了。”

因着康康的天分有限, 不管是黄教授还是颜如许夫妻两个,都没期望着康康将来在家书画上有什么成就,所以对他的要求并不严格,但黄教授毕竟是名师,且也学习了这么久,康康能画花、鸟、山、树。

在颜、康两家这种外行人士看来,画得像就是画得好。康康这个在黄教授眼中绘画天赋有限的孩子,却在爷爷、姥爷家里备受追捧。家里只要来人,三句两句的就会被白凤梅引到康康画的画上,然后就会热情的拿出康康的绘画本给人家欣赏,必要得到人家赞不绝口的夸奖才行;颜良深还郑重其事的请康康赐了“墨宝”,装进相框里,挂在自己的办公室里。

家里的鼓励支持令康康越来越喜欢画画,每天晚上即便不去黄教授家里学习,自己也会主动的练习。

康从新陪着孩子进了他的卧室,颜如许在客厅里一边打毛衣,一边看电视。电视声音打得很低,她心不在焉,时不时往孩子卧室方向看去。

等了好一会儿,康从新才从康康卧室出来,将门关上后,走到颜如许身旁坐下。

颜如许目光追随着他,小声问:“跟他谈了?怎么说的?”

康从新表情轻松,笑着说:“咱们小看了孩子,他懂得很多道理。他说知道自己错哪儿了,应该在同学们开始晃牙齿时就阻止他们的,他说以后自己要注意适度,要让事态控制在可控范围之内。”

颜如许瞪大眼睛,跟康从新确认:“最后两句话是康康说的?”

康从新点头,表情也是一言难尽,说:“原话。”

颜如许无语半晌,说:“他怎么小小年纪就学会打官腔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