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3节(2 / 2)

加入书签

王密一听这个,顿时来了劲儿:“那斗龙舟的时候你去吗?”

齐鸢摇头道:“年年都看,也没什么新意了。我过两日要回乃园读书,就不去看了。”

褚若贞给学生放了假,工役自然也回家过端午去了。那两天褚若贞只能自己留在乃园。

齐鸢每逢节日就容易想到京城里的家人,与其在人群里强颜欢笑,不如回乃园陪老师去。

五月五日眨眼便到,齐家香铺的门口都放着岁岁平安的香包。齐鸢让常永从厨上包了粽子,又拿了几把菜,提了两条鲜鱼,包了一块肉装在车上。

银霜见状忙给他身上挂了几个香囊,手腕上也系了五色丝线,好一通嘱咐,这才放人走开。

齐府的下人们见小少爷又带了包袱要上山读书,纷纷表示不解。

明明最爱凑热闹的小少爷,现在倒好,不管是清明还是端午,越热闹的日子越要躲起来读书。这一下就跟换了个人似的。

不泡泡兰汤,不看两天龙舟竞赛,端午还能叫端午吗。

**

路上行人挤挤挨挨,大多数人都是往金山涌去看龙舟竞渡。齐鸢的马车夹在人群中走走停停,等到了乃园后已经快要午时了。

褚若贞果然自己在乃园里,正往斋房门口挂艾草。齐鸢忙去帮忙挂好,随后把家里拿来的东西放厨房,撵着褚若贞去一旁吃粽子。

褚若贞佝偻着腰,见状拉着脸,佯装生气道:“齐鸢,你不好好在家吃饭,过来为难老师作甚!”

齐鸢笑道:“学生哪敢让老师做饭,那是大不敬。今天老师只管坐着等吃便是。”

“你会做?”褚若贞没想到齐鸢竟然要下厨,惊得驼背都要挺直了。

齐鸢将身上香囊和丝线先摘下来,放在了院中的桌上,免得一会儿被火燎了。然后对褚若贞笑了笑:“学生只能做熟,口味不一定合适。”

说完转身,钻进了厨房。

褚若贞紧跟后面,看他熟练地点火烧水,惊讶地合不拢嘴巴。

齐鸢做饭是在忠远伯府的时候练出来的,那时他身边只有一个得用的丫鬟,小丫鬟年纪又小,里里外外时常忙不过来。因此齐鸢便自己做些点火烧水的活,后来饭菜也能做两个。不过因老夫人克扣他们一家吃用,他那时候说是吃糠咽菜也不为过。

现在也不知道母亲和妹妹怎么样了……

齐鸢不敢深想,从厨房里翻出能用的酱料调料,把菜叶择好洗净,肉片切薄。待要转身去收拾那两条黄鱼,就见外面转进来两个人。

张御史迈步而入,谢兰庭则在他身后牵了一批白马进来,将那马栓在院门口。

褚若贞似乎并不意外张御史的到访,在外面跟张御史说话,随后几人又一同朝厨房看过来。

齐鸢只得放下手中的东西出去见礼。然而等他净完手要出去时,褚若贞竟已经跟张御史去明伦堂了。

齐鸢迟疑了一下,犹豫着要不要跟过去,就见谢兰庭拴好马径直朝这走了过来。

“张大人有事与褚先生商量。我来帮忙。”谢兰庭一改往日嬉笑神色,面无表情地走进厨房,看到盆里的两条黄鱼后,一撩袍裾,竟立刻拿刀剖腹刮鳞地收拾起来。

齐鸢从看到他的时候就浑身不自在,这会儿看他一副沉凝稳重的样子,便猜着姓谢的应当是为那天脱口而出的话感到后悔,却又不知如何解释,所以故作姿态,与自己冷淡相处,免得自己信以为真了。

这样一想,齐鸢不由也冷了脸,转身径自忙自己的。

他原本也不会什么花哨做法,一个香蕈烧丝瓜,一个冬菇煨肉,一个炝笋,都是简单清炒,胜在火候得当,食材又鲜,味道竟意外地鲜美。

最后齐鸢又煎豆腐烧了个黄鱼,配上从家里带来的黄瓜,咸蛋黄和雄黄酒,凉拌摆盘,将就着“五黄”之意,总算凑出了一桌菜。

他这边忙得满头大汗,几乎忘了厨房里还有另一个人在。等忙完这些,齐鸢转身去看,就见谢兰庭正皱眉拨拉锅里的碗碟。

这人生性好洁,看样觉得这里的碗碟不干净,所以收拾完鱼后就一直在煮碗。

齐鸢:“……”碗碟好说,筷子不怕煮烂了吗?

谢兰庭自觉地把碗筷捞出来,去分装做好的饭菜。

齐鸢看得一愣:“不用一人一席吗?怎么只分了两份?”

谢兰庭不是洁癖吗?俩人一席的话,按辈分应该是褚先生肯定跟张大人一席,自己跟他一席吧……哦不对,如果按官职,可能是张大人跟谢兰庭一席。

齐鸢心里想着,刚松一口气,就见谢兰庭终于转过脸,正眼瞧着他轻描淡写道:“怎么,果真是嫌弃我?”

第58章 半章

果真?嫌弃?

齐鸢脑子转得快, 一听这话便是有前因的。他的确经常腹诽谢兰庭。可这会儿……谢兰庭指的是哪次?

齐鸢暗暗回想了一下,自己拿不准, 便决定装傻。

“大人折煞晚生了, 晚生能跟大人同席不胜荣幸。哪敢嫌弃?”

齐鸢拱手,恭恭敬敬地道:“况且上次同席,晚生因行止粗鄙曾惹大人不快, 至今仍觉忐忑不安……”

谢兰庭听这话眉头一动, 在玲珑山上时齐鸢明知自己有洁癖,还故意把菜挑了个遍, 让自己无从下箸。自己一时生气, 是说了他两句。

今天可来质问齐鸢的, 哪能反过来被他埋怨?

谢兰庭见齐鸢翻旧账, 也立刻装傻:“上次是哪次?是如意船上猜灯谜那次?”

齐鸢狐疑地看着谢兰庭:“大人贵人多忘事, 如意船上跟大人同坐的是本县神童何进何公子。”

谢兰庭思索了一会儿,恍然大悟:“哦。想起来了。那晚你不愿喝酒,我还费了番口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