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35节(1 / 2)

加入书签

“还行吧。”褚凤兰摇摇头,“我没养过儿子,所以没有对比。不过养孩子实在太累了,就算是让我生,我也不会再生了。”

褚凤兰正抱怨着养孩子多累,院子里传来轰隆隆的声音,接着就是许童的尖叫:“舅舅回来了!”

褚家贵吃完午饭就去了君歌家,趁着休息,去看看君歌。这个时候却回来了。

崔毓秀还在烙饼,道:“怎么这时候回来了,也不知道吃饭没吃。”

“正好还有几个饼没包呢。”褚凤兰说,“我现在就包,正好吃。”

说着话,就有人打开厨房的门,大家都以为是家贵进来了,谁也没注意,不仅仅是家贵,还有君歌。

姚君歌站在门口,问:“吃的什么啊,怎么这么香!”

褚凤霞转头惊讶问:“君歌回来了?我以为只是家贵回来了呢。”

褚家贵手里还提着君歌的行李包,拿给大家看了看,道:“回来了,不在她家住,死活都要跟我回来。”

姚君歌已经走到炉灶前,对崔毓秀说:“妈,这个饼还有人吃吗?”

“大家都吃饱了,”崔毓秀立刻问:“你们是不是没吃饭呢?”

姚君歌立即点头:“没吃呢。”

说着她已经从碗柜拿出来盘子筷子,就站在崔毓秀身边等。

崔毓秀赶紧翻了个面,等着熟了,便把饼放进姚君歌的盘子里,道:“慢点吃啊,特别烫。里面的鸡蛋是生嗑的,很烫。”

“好。”姚君歌说着好,却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

褚凤兰和褚凤霞都惊讶看着姚君歌,好像饿了多少天一样。忍着烫,三两口就把一张饼吃完了。

褚家贵在门口站着,悄悄指了指姚君歌,对褚凤霞说:“看见了吧,二姐,这就是死活都要回来的理由。”

褚凤兰没明白,立刻问:“这是怎么了?家里没人做饭?”

“不是。说是突然就不喜欢吃她家的饭了,这几天天天想咱妈包的饺子,包的包子,还有烙的馅饼。今天中午我去的时候,她正在吃饭,跟小鸟一样,吃了一点就不吃了。我回来的时候,人家自己已经收拾好行李了。”

崔毓秀在一旁赶紧烙饼,对身边的君歌说:“再等等,这个马上出锅。想吃饺子了是不是,明天我给包饺子,想吃什么馅的?”

“猪肉大葱!”姚君歌立刻说:“家贵,明天你早晨去菜市场买猪肉啊。”

“我明天得去上班啊。”褚家贵立刻说。

姚君歌瞥他一眼:“你不会早点起来?”

“好好好,我早点起来去买。”褚家贵拿着行李包,转头往外走,“给我留一张饼啊,我也没吃饭呢。我把包先放回去。”

*

张梦兰作为街坊邻居中,第一个拥有冰箱和洗衣机的人,这个快乐让她持续了一年之久。尤其是这又到了夏天,从菜市场回来的时候,挎着一篮子的菜,从大家身边走过,张梦兰不问自答:家里有冰箱,放不坏。这天太热了,能少出去一趟就少出去一趟。这菜啊,放冰箱,几天都不会坏,可好了。

张梦兰就这么炫耀着走回家,把买回来的东西放进冰箱,然后迅速关上冰箱门。

她没敢说自己的冰箱也是刚刚插上电的,为了老二买来那么一堆雪糕才插了电,否则,这冰箱也就是摆设,沈继军给送来后,统共就用了一个月,第二个月缴电费的时候,张梦兰傻眼了。忍着心痛把电费缴了,就直接电源也给拔了。

用不起啊真的。

电费老贵了。

“妈,让我拿根冰棍吃。”

沈继亮从外面回来,热得不行,要去拿冰棍,就被他妈堵在冰箱门口。

“你说你买这么多冰棍做什么?”张梦兰气道,“这得用多少电费啊。你想吃,在外面买一根不就得了,还买这么多回家放着。”

“哪里有这样方便?”沈继亮立刻道,“先让我拿一根吃着,太热了。”

张梦兰便往一边躲了躲,让沈继亮打开冷冻室的门,拿出来了冰棍。

沈继亮开了一晚上的夜车,自然是热,早晨接了班回来,先吃一根冰棍,然后就准备去睡觉。

张梦兰看他吃得舒服,便道:“你如果不买冰棍,冰箱我是不准备插电的。”

“不是说了夏天就开冰箱吗?”沈继亮立刻说,“冬天不用就算了,夏天也不用?那你给继军要什么冰箱啊,这么老贵,就摆着看?还不如让他卖了呢。”

张梦兰皱眉道:“谁知道能用这么多电啊,加上洗衣机,一个月要多缴很多电费的。”

“电器不都是这样。”沈继亮吃了一半的冰棍了,对张梦兰说:“那要是像以前点煤油灯,这电费一毛都不用缴呢。”

“还不如点煤油灯呢。”张梦兰在一旁说,“电视我也不怎么看。都是你们小孩在看。”

沈继亮没说话,就想赶紧吃完冰棍,回屋去睡。

小梅听见沈继亮回来了,在房间化着妆呢,化了一半,听见张梦兰在外面不停念叨。

明里说的是电费的事,暗里是在告诉沈继亮,这冰箱是因为他才开的,应该电费也由沈继亮来缴,可沈继亮是什么人呢,早就听出来了,就是不搭话,当做没听懂。

装傻的一把好手。

小梅心里默默想着,没想到沈继亮还有这样的一面。自己呢,这个时候也不方便出去,怕的就是张梦兰会把话题扯到自己身上,总不能两口子都装傻。就当没听见,在房间坐着继续化妆。

“你媳妇还没消息呢?”

张梦兰见沈继亮压根不提电费的事,只能换个话题问。

沈继亮笑了笑:“才结婚多久啊,着什么急。”

“都两年了啊。”张梦兰立刻说,“谁家媳妇嫁过来不是第一年怀孕,第二年就生了。你们结婚马上两年了,还说着什么急。我能不着急吗,你俩也不看看自己都多大了,以为自己是小年轻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