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52节(1 / 2)

加入书签

崔毓秀何尝不知道这些。她虽然没有近距离接触过褚凤霞的工作,可看着她一天比一天瘦,每天忙得脚不沾地就知道,这孩子在外面受了多少苦。不过还好,都熬过去了。

崔毓秀便说:“刚开始的时候,没有钱承包,她就在电影院门口摆摊卖东西。”

崔毓秀摇摇头,“我当时很不理解,可是看见她坐在地上吆喝的时候,就明白了,这孩子啊,自己认准的事,就拉不回来了。不过还好,也算是借着食品厂的名号打出了凤霞瓜子的牌子。否则自己单独干,不知道会怎么样呢。”

这话崔毓秀就是随口说的,可是字字落在沈继明的心里。

沈怀强听到这里,也瞥向沈继明,想告诉他,这个世界上没有容易的事。凤霞除了自己能干之外,凤霞瓜子能占据本地市场,也有当时食品厂名号的加成。

他想沈继明三思再三思,可是沈继明听到心里的,却是褚凤霞能吃苦所以才成功的。

他也可以。

“妈,你怎么来了?”

褚凤霞看见崔毓秀,赶紧迎了出来。

崔毓秀道:“我包了包子,说给你们做午饭呢,谁知道送来晚了,你们已经吃完了。”

崔毓秀送了包子,又和大家闲聊几句,看一眼手表,到时间了。

“妈,你是不是还有什么事?”褚凤霞问。

崔毓秀点点头,“和人家约好的,一会儿去拿相机。”

“相机?”褚凤霞没想到这个词会从崔毓秀嘴里说出来,“你要相机做什么?”

作者有话说:

第193章

崔毓秀在电影院门口等了一会儿, 直到一个骑着摩托车的青年男人停在她面前。

男人留着长发,戴着□□镜,停在崔老师站着的路边, 双腿支着地。

他伸出手指, 把□□镜往上托了托,目光从崔老师身上掠过, 然后前后左右看了一遍, 好像在找人, 又没有找到, 最后又抬起手腕, 看了一眼手表。

崔毓秀便知道是这个人了,立刻走向前,问:“是小王吗?”

男人微微震惊, □□镜干脆夹在头顶上,不可置信看向崔毓秀:“是您要买相机?”

崔毓秀嗯了一声, “是我要买。”

男人以为是来和一个年轻人交易呢, 没想到竟然是个老阿姨。

他觉得不可思议, 又问一句:“阿姨,您要这相机是送人?”

“不,我自己用。”崔毓秀问:“你带了吗?”

“带了带了。”小王赶紧从摩托车上下来,打开自己的黑色背包,从里面掏出一个黑色的小包来, “还有相机包呢, 您可以看一下,很新, 没怎么用过。”

小王说着, 就把相机从相机包里掏了出来, 想递给崔毓秀呢,想起来什么,又问:“对了,阿姨,你会用吗?”

崔毓秀肯定是不会用相机的,摸都没有摸过,便实话实说:“我不会。你得教教我再走。”

“行。”小王倒是十分热心,其实更多的还是好奇。这相机他买了不到半年,天天在家里被他妈念叨,说他不务正业,花了快两个月的工资买这玩意儿做什么。还要买胶卷,又要冲洗照片,哪一个都要钱。

小王被他妈念叨,没想到却被他妈的同龄人把相机买走了。

所以很好奇。

“阿姨,你买相机做什么?”小王问。

“就是想自己拍照。”崔毓秀说,“我看杂志上拍的照片太好看了,自己也想试试。”

小王就觉得看人家这觉悟这思想,同样的老年人,他妈怎么就跟不上?!

小王手把手教了一遍又一遍,崔毓秀怕自己忘记了了,还拿本子和笔把步骤写了下来。

小王又十分热心地把哪个胶卷性价比最高也给记上,又告诉崔毓秀哪家冲洗照片最好,地址也给记在小本本上了。

崔毓秀十分感激,又检查了相机,完全没问题。

这就付了钱,一百块。

小王的相机,半年就掉了三分之二的价格,但实在着急用钱,还是忍痛把相机卖了出去。

崔毓秀正好捡着这个漏,八成新的相机,保存的十分好。

于是背着这相机,崔毓秀就又去买了胶卷,装上胶卷,回家的路上,崔毓秀就没忍住,咔咔拍了好几张。

四月的景色风华绝美,连路边的小草小花都那么好看。

崔老师拍的几张照片里,至少拍了三张小花小草。一个在别人眼里,头发白了很多的女人,背着一个帆布包,一边走,一边拿着照相机,对着她眼睛里的美好,毫不迟疑地按下相机上的按钮。

擦肩而过的人,都不约而同看向崔毓秀。

忙碌的脚步没有停下,可是心却在这一瞬间稍稍驻足。

心里难免感叹:真是一个洋气的老太太。

崔毓秀背着相机回到家,坐在沙发上慢慢研究。

哪一个按钮是做什么的,胶卷要怎么放,她都按着记忆又重新做了一次笔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