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节(1 / 2)
沈阅:……
她其实是想问,常芸与贺红叶这样的女子在军中履职真的能够立足,而不遭非议吗?
“我又没说不信你。”被男人一打岔,她也瞬间找回自己今日初心,再次收摄心神,正色道:“你说那位贺家姑娘是定国公他老人家送予你去联姻的对象?这是什么意思?你们两个掌兵权的武将……难道不该是要避嫌吗?”
提起这茬儿,却经不得深想了。
因为——
越往深处想,沈阅就越是觉得事情诡异不对劲!
照她外公的说法,当年的贺家是因为贺太后想要揽权一事败露,他们怕受牵连,这些年才故步自封,一直躲在北境不回来。
如果是这个原因,沈阅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山高皇帝远,他们手里掌握兵权,在自己的地盘总是安全的,如若回京,保不齐就被朝廷来个瓮中捉鳖,给清算了。
人人都怕死,何况贺家还是屹立百年不倒的大门阀,若是定国公被连累倒台,整个家族也将土崩瓦解,不复存在。
而且就算是现在,贺家想要自保,想要另寻一靠山,找上同样手握重兵的秦照抱团取暖,以此对朝廷示警……
这也不是解释不通。
现在最大的疑点却是在秦照身上!
闻太师说当年贺太后是想废长立幼,扶持幼子秦照上位的,后来事败,他们母子才一个被软禁,一个被送走……
秦照当时年纪还小,肯定是单纯受母亲摆布,先帝与今上顾念骨肉亲情不追究他,这在情理之中,可是为什么要将小小年纪的他送去了南境军中?
而且一个只有十二岁的孩子去到军中,哪怕他是天生的将帅之才——
身为一个嫡出的皇子,如果没有当时那位皇帝陛下的授意,军中将领如何敢于擅自培养他,重用他,甚至最后由他接手了南境军权?
好吧,就算先帝是他亲生父亲,对他毫无芥蒂,可是先帝只在那之后两年就过世了……
就冲着如今龙椅上那位皇帝近来对待秦照的态度,就足以说明他不是个心胸足够开阔,绝不猜疑自己同胞兄弟之人。
那么为什么?
为什么他也没有在秦照得势之前就把对方威胁他地位的可能扼杀掉?
反而又给了秦照后续的时间,叫他肆无忌惮的成长起来,直至震慑一方,连朝廷都要避其锋芒了?
眼前的这方“太平盛世”,似乎是隐藏在了一种诡异的平衡状态之下的。
同样不合理的——
还有皇帝对当初背弃他,甚至险些废了他、害了他的那位生母贺太后的态度!
还是那句话——
他对秦照这位并未主动出手害过他的亲弟弟都处处提防暗算,又凭什么会对曾经差点废了他的所谓生身母亲毫无怨念的这般尊崇?
甚至,贺太后叫他立刻给秦绪完婚,他都忍着恶心二话不说亲自降旨赐婚,把柳茗烟送进了东宫,成了太子正妃。
一大片迷雾,自沈阅的心底逐渐升腾起来,直至变成遮天蔽日一大片笼罩在她心上的吉凶莫辨的妖雾!
秦照并未回答她前面那个问题,他只是面露几分厌恶情绪的稍稍往旁边移开了眼。
动作不明显。
但……
这个回避的态度还是一目了然的。
沈阅甚至能够感受到他周身突然升起的一股颓丧、挫败又愤怒的气息。
甚至于内心的理智也在告诉她,不该再追问下去了……
心中思虑再三,沈阅终是带了几分忐忑试探的再开口:“你是因为他们曾经试图拉拢你一起对抗朝堂,这才对他们心生不喜的吗?之前那个贺景秋……还有贺家二房的人,我觉得你是为了泄私愤才对他们出手的。”
这一点,从贺景秋身死时沈阅就已经参悟出来了。
如果只是贺家二房的人触犯了朝廷法度,那么哪怕他们背靠的是贺太后的娘家定国公府,皇帝也可以降旨由有司衙门捉拿审理他们。
秦照本就是回来探亲走个过场的闲杂人等,根本犯不着他亲自出手去干那些活儿。
而且,也没人敢把这种差事主动拨给他去办。
可他就是僭越本职、又纡尊降贵的去了,不仅毁了贺家二房私自经营的矿场,将他一门老小全部捉拿下狱,又当着秦绪的面弄死了贺景秋。
他做的这些,与其说是在替朝廷分忧——
还不如说是泄私愤更贴切!
以前沈阅没深想他如此行事的背后原因,也不很感兴趣,此时却忍不住的开始深究。
沈阅不错眼的盯着他,等他一个答案。
秦照一眼望进怀中女子清澈真挚的眸子里。
半晌,他扯了扯嘴角,眼底光影却是一片寒凉的嗤笑道:“本王针对贺家二房的人,的确是在泄私愤,那是因为贺崇明那个老匹夫早该死了,他龟缩在北地以重兵设防,不肯回朝,我才想拿贺家二房的人诱他一诱,可他终究还是个敢做不敢当的怯懦匹夫!”
许是因为这一刻,他周身都散发着一股杀机凛凛的寒意,沈阅靠在他怀里也受到他震慑,身子不受控制的微微一抖。
她极力的压制着自己的情绪,目光不舍得离开男人的脸片刻:“为什么?”
秦照应该也意识到了这一刻他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与表情,怕再吓着她,就暂且将她放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