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28节(2 / 2)

加入书签

对于干掉苞的玉米,村民们是没办法只能先掰回家,而红薯却还留在地里。

他们都想再养养,希望能再长大点,毕竟只是叶子枯黄,但梗子还有些水份。

于合也跟大家一起蹲在地头,今年的收成明显减少,家里七口人的生计全落在这两亩地上。

他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能拿到欠他的补贴,十个月的补贴怎么也能顶两个月。

地里的收成一年不如一年,再加上缺水严重,他很庆幸去年租肖家的五亩地。

若是没那点粮食支撑,又没补贴可拿,他还真养不起一家七口。

今年的收成会上缴一部分粮食,这事于合一早就知道了,但现在驻地并没有公布这一项规定。

一旦公布,肯定会引起轩然大波,于合一想到这就头痛。

他连家里人都没敢透露,就是怕提前走漏消息,到时候驻军不好收场。

大家把粮食看得有多重,他很清楚,在这土地国有制传承了上千年的国度,按理说缴纳一定的粮食是应该的。

但全国人都知道,拥有土地的人是不用缴纳粮食,每年还有补贴领的。

现在猛地要征收粮食,不闹起来才怪,现在的人可没一个是善良的。

第二百八十四章 公粮  

想到要面临的困境,于合再一次萌生了不干村长的打算。

有得当这劳什子的村长,还不如去给肖家打工,轻松不说收入还稳定,收获的时候还有原生粮拿。

于合虽有此打算,但他不会马上就辞去村长一职,再怎么样也得找好工作后再辞。

今年,村民们都没有请农业机器人干活,他们都想省下那一笔粮食。

收成不好的时候,能省一点儿是一点儿。

蹲在各家地头的村民都愁眉不展,玉米杆都干了,而玉米穗只有半苞,今年的减产太明显。

再留下去根本没啥用处,人人都想到去年收获时的那场黑雨,心中不由得紧迫起来。

待不住的村民,都在自家地头动起来……

各种灯照在地头,各家都开始掰玉米,消息很快被巡逻队传回驻地、镇政府。

【南山镇的村民们,缴纳公粮人人有责!】

【眼下是困难时期,我们要团结一心共度难关,而缴纳公粮就是每位公民应尽的义务!】

【若有不同意者,立即收回所分得的土地。】

……

驻地的喇叭、镇上组织的宣传车同时发声,全镇都能听到宣传缴纳公粮的声音。

十架无人机,盘旋在上空将地里的收获全程录下……

听到这一规定的里外村民都一愣,什么时候出的新规,怎么他们一点儿风声都不知道。

一时之间群情激奋,谁也不愿意白给出自己辛苦得来的粮食。

特别是后来溶入南山镇的村民们,他们被分为四小队和五小队。

他们分得的地只有一亩,即使是套种了两种农作物,一部分人家因为粮食接不上。

玉米刚能吃的时候,就有人家掰嫩玉米棒子磨细吃下肚。

到收获的时候,其产量可想而知,又来一个缴纳公粮,谁会愿意。

这一新规就跟剜他们的肉一样痛,没一个愿意缴纳公粮的。

【凭什么要我们缴纳粮食,我们都一穷二白了,还想压榨不成!】

【不交,坚决抵制霸王条款!】

【让我们交公粮可以,只要能拿肉来换,我肯定交!】

……

听到这一声音的人,都像看白痴一样地看向说话之人。

真能拿出大量的肉来,他们还会缺粮食吗?

关于征收公粮的详细规则,很快出现在交易市场的大屏幕上。

镇上的宣传车,由护卫队跟着满镇子的宣传,往大棚走的肖月灵也听了个真切。

征收公粮,她也是第一次听说,每亩400斤玉米,还在她的接受范围之内。

但对于别的村民来说,估计没人愿意拿出来。

和平时期都没有征公粮一说,更何况是困难时期,上千年来国人的意识里就没这一说法。

习惯了领补贴的人,让他们交公粮,这是何其的难。

不愿意归不愿意,但被镇政府和驻地扼住命脉的他们,只能发发牢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