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34节(2 / 2)

加入书签

意气风发,神采飞扬。

也是,兄弟哪里有不像的。

瞧到这祈北郡王,顾昭难免想到故人,惋惜孟风眠长眠于地,不会再有这一场的意气风发了。

……

车轮磷磷,一路上停停歇歇,顾昭一行人到京城时,已经是第三日的清晨。

“可算是到了。”瞧见前头的城池围墙,钱炎柱一下打起了精神,声音里的气息都足了一些。

顾昭打开帘子,探头看了过去。

青砖和白石头砌成的城墙高耸绵长,犹如一条盘旋卧榻的巨龙。

远远望去,龙身没有边际。

它攀过青山,跨过奔腾流水,走过茫茫荒野……无际的城墙将这一处的京畿重地环绕,牢牢护在其中,不知耗费了几代的人力,巍峨壮阔。

钱炎柱扬了扬鞭,微微侧头,乐呵道,“咱们京城不凡吧,小郎也看呆了?”

顾昭点头,神情认真,“着实不凡。”

他们看的是形,她瞧到的是运。

天启的京城又唤做芙城,因为此处的水域丰沛,草木旺盛,每到夏日时候,水中连绵一片的芙蓉花开,或粉或白或红,瑰丽异常。

此时,顾昭的眼里,京城远处的山脉连绵不绝,呈现龙脉昂首之势,最大的那座山峦左侧有充盈的水脉之炁涌来,那是青龙蜿蜒,右侧为宽阔平坦之地,此为白虎啸天。

此乃青龙白虎拱卫相护之势。

东面有道紫气腾空,一晃而过,倏忽又寂灭,就似巨龙游弋奔腾云间,此乃人龙之气。

……

顾昭想着潘知州说的,今上今年也五十有七了,比对这人龙紫气,确实黯淡了几分。

今上,确实是个老人了。

钱炎柱赶着马车过去了,高高的城墙上金字黑底的写着春兴门三个大字,龙飞凤舞,气势不凡。

京畿重地,城门口盘查的也比别的城池严格,守门的金吾卫一身明光铠,神情严肃,自有一番气度。

陈长史上前交涉,将文书递了过去。

瞧到文书,金吾卫的面容放松了一些,“是潘大人啊。”

车马上,潘大人有些意外。

他打开帘子,瞧了瞧这金吾卫明光铠下年轻的面容,略略想了想,随即哈哈畅笑起来,“是你小子啊,近来可好?老太身子骨可硬朗?”

“托福托福,家里一切都好,您要是上个月就回来,我还能请您喝道喜酒呢。”

潘知州:“哦?”

金吾卫但笑不语。

潘知州指着他笑骂,道,“好你个小林,跟我还卖关子来着。”

这时,陈长史的那辆马车车厢已经检查妥了,这叫做小林的金吾卫探头在车厢里瞧了瞧,正好和顾昭的眼神对上。

顾昭冲他笑了笑,他也冲顾昭笑了笑,算是打招呼了。

小林挥手,“嗐,我那酒宴都过了,这下就不说了,我还不知道您,客气着嘞,回头还想着补礼给我怎么办,我可受不住这客气劲儿!”

“等我过两日休沐了,我去官驿瞧您啊,给您带好酒!”

说罢,他手一扬,前头设木栅卡路的小兵连忙将木栅挪开,让车马通行。

后头有百姓挑箩赶驴的来了,队伍长着呢,潘知州也不好多说客套话,摇了摇头,和小林挥别。

“成,回头再叙旧,小钱,咱们走了。”

钱炎柱杨鞭,“好嘞,驾!”

马儿得哒得哒,走得不难不快,车马进入城门长长的甬道,此处有沁凉的风气涌来,视线一下就暗了许多,待出了这甬道,光线才明媚了起来。

潘知州被挑起了好奇心,“啧,这小林不厚道,到底家里是何喜事,说一半留一半的,这是诚心捉弄我啊。”

顾昭笑道:“应该是添丁之喜。”

“哦?”潘知州看了过去。

顾昭:“添的还是双丁,一男娃一女娃,正好凑了个好字。”

潘知州抚须,还未说话,外头赶车的钱炎柱听了,顿时起了好奇心,按捺不住的问道。

“顾小郎,这怎么瞧出来的,面相吗?左右无事,你给我们唠嗑唠嗑呗。”

顾昭:……

潘知州虽在抚须,不过眼里带笑,显然也在等着自己的说辞,顾昭失笑,道,“那我就唠嗑唠嗑。”

想了想,她道。

“方才那林侍卫泪堂位隐隐有莹光,左为儿,右为女,子女宫皆圆润饱满,再联系下他说的家中有喜,想来是添了双胎,正好是一儿一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