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26节(2 / 2)

加入书签

解决了赵十三娘送出手的两件衣裳,还剩下昨夜楚蔽先走一步时被赠与的一些金银。

楚蔽说道:“你若是不远收下,等你我到了下一城,许是也有赵家生意遍布之处,我们寻一家赵氏的铺子,将那些还回去。”

到时候杜撰一些说辞,这些钱财汇入的消息总能传到赵十三娘的耳里。这样她也不会背上许是故意装模作样有意骗钱的骂名。楚蔽再心中如是想着。

这个主意是真不错,咸毓一口答应。

他们两人整点行装,这就出发再次赶路。

在路上时,咸毓也不知是不是她的幻觉,她觉得接下来的行路速度比以往更快了不少,像是马车外赶路的楚蔽和马儿都十分努力急着远离背后之城似的。

不过她也记得先前楚蔽说过,他们二人的行路比预料中绕远了些,因此想必他也不过是想着他们快些到达想去之处吧。

行路中,车厢内的咸毓也没有好奇地去查看赵十三娘给了楚蔽多少钱。

她只是坐在马车中默默看了一眼那个包裹,然后有些走神。

她想可能是因为楚蔽到底是皇室子弟的缘故,哪怕自小不受宠,那也是熟悉锦衣玉食的环境,因此赵十三娘就算给了很多,但或许对他来说也是稀松平常的价钱?

想到这里时,咸毓难得严肃地思考起来,她和楚蔽未来的日子如果一直都是只出不进,好像也不是事?

她的确没有大把的赚钱之心,但她现在想想,如果日后有机会的话,她也不能错过了。

接着咸毓又去查看了自己那小箱子的积蓄,在路上又仔仔细细地摸了一遍。

这回楚蔽赶路许是真比往常加紧了许多,等到天黑了好一会儿,他才吁停了马车。

舟车劳顿的他们自然还是找个客栈借宿洗漱才行。

咸毓马车坐久了,就算不晕车,人也有点儿歇菜了。而且她也知道,一直驾马的楚蔽自然比她辛苦多了。所以当天晚上两个人进了一家客栈之后,便早早歇下了。

等到睡饱觉之后的第二天,两人才出门去寻赵氏的铺子。

人生地不熟之处,他们自然不知道赵家的生意有哪些,所以得事先打听打听。

两人出门在街边一家面棚下吃凉面的时候,咸毓趁机想顺便问个试试。

当面铺当家的端上面时,咸毓礼貌问道:“请问……”

可她还没说完,对方就好像猜到她是在问路似的,立即回复道:“月老祠就在城西南,等你们过去时再问一声准能寻到。”

这语速之快,像是回答了数百遍一样的顺溜。

咸毓一愣,迷茫地回道:“我没问月老祠啊……”

“来宋城不都是为了月老祠?”那当家的手头忙,放下两碗面之后便抱着盘子走了。

咸毓张了张嘴,也不好意思再叫住人家了。

一旁的楚蔽递给她筷子,同她说道:“稍后我去旁处问。”

这倒也是,比起问街边的小摊贩,不如进坊市问大一点的店铺。赵家毕竟是一城首富,就算是在别的城中,也是有不小的铺子在的。

楚蔽问到了赵氏的铺子之后,两个人终于去归还了财物。

交涉的过程是楚蔽在与对方掌柜的措辞,咸毓带着帷帽站在一旁,想到了另一件事。

等出了赵氏的铺子之后,咸毓拉了拉楚蔽的袖子,忽然说道:“衣裳和钱财都处置了,我记得还有一个香囊……”

楚蔽面色冷淡地问道:“你要作甚?不怕我已经将其扔了么?”

咸毓掀开帷帽的纱帘问道:“那你扔了吗?”

楚蔽抿嘴摇头。

那就好,咸毓提议道:“方才在那面铺时,不是听说这里有个月老祠吗?我想替赵十三娘求个姻缘,也算是能弥补一些歉意。”

……

他们去了城西南,问了行人之后,果然寻到了这里的月老祠。

楚蔽从马车内取出了赵十三娘的香囊,咸毓接过之后,拉着他一同来到门口。

月老祠内供奉着月老的雕像,咸毓摘下帷帽,远远地已经望见了慈眉善目的月老,那坐像打造得十分生动逼真,白发银须的月老手里还牵着红线,眉开眼笑的模样。

许是天热,眼下来月老祠的人不多,祠中洒扫的人见了两人之后,有礼有节地上前问道:“二位缘主可是求姻缘?”

“啊,”咸毓连忙说道,“我替……舍妹求个姻缘。”

说完她看了一眼楚蔽。

她这种说法应该合乎常规的吧?

“二位缘主有心了,这边请。”对方帮着指了指路。

咸毓谢过之后,正想叫楚蔽一起进去,转头却发现他立在祠门口,看着两旁的门联。

咸毓走过去也仔细瞅了两眼,仍旧不知道这对联有什么好看的?

古时候的对联是最不缺了,上哪都能见到,门口的、亭柱上的……她一直都不会留意到内容,可能是她没有品鉴的文采素养吧?

四下暂时没旁人,楚蔽收回目光,淡声问身旁的她:“你来月老祠,竟是帮旁人求姻缘?”

咸毓抬眸看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