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0章 平定河北(2 / 2)

加入书签

水镜之中,现出一幅全新的画面。

面对主动送上门的两郡兵马,只见刘秀错愕过后,便哈哈大笑起来:“……邯郸那边屡次说是我在调动上谷、渔阳的兵马与之交战,我之前只是姑且应下他们,想不到这二郡的兵马还真是为我而来的,这下我可要和大家共享这份功名了!”

【刘秀是该高兴啊,他这是人在家中坐,兵马送上门。什么都没干就白捡了两个郡,连带这数千兵马平定二十二县的战功与名望!】

【而回顾一番便会发现,自刘秀进入河北以来,除了真定王刘扬是被其派人说降,其他人几乎都是自带兵马、城池、干粮,乃至人才本身,主动来投。】

【——尽管这其实是昆阳一战名动天下带来的影响,但乍一看,倒真有几分天命所归的风范!】

同样白手起家打天下的汉高祖刘邦懵逼当场。

——这场面,他真没见过啊!

他还记得自己当年招揽人才有多不容易,许诺了一大堆才获得人才效忠。和项羽打仗的关键时期,韩信这厮要封齐王才出兵,自己还不是捏着鼻子给他封了?

其他大汉开国功臣更不必提,没有一个是好打发的!主动打白工?不存在的。到后面他们甚至成了大汉江山的不安定因素。

否则,当上皇帝后的他何必还求贤若渴地唱出那首《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他这边还苦兮兮寻求猛士,刘秀这边却是文人猛士主动来投,自带干粮送货上门?

人和人之间,待遇之差要不要这么大?!

不畏天命、不求长生、靠封建迷信忽悠别人自己却完全不信的刘邦,世界观都开始动摇了,他不禁转头看向自己的靠谱老婆:“有没有可能,天命它真的存在?”

吕稚觉得他想多了:“世上要真有天命所归,凭你的德行,想都别想当上皇帝。”

……这个回答,可以说是相当的真实。

哪怕刘邦自己,也说不出反驳的话来,只能在心里小声嘟囔一句:何必如此直白?

……瞎说什么大实话呢!

【恰在此时,更始帝派遣讨伐王朗的兵马抵达,刘秀便率军与之会合,包围巨鹿。然而巨鹿久攻不下,于是他转而攻打邯郸,耗费二十多日终于攻破,杀死王郎,却又从王郎遗留的文书中发现了数千封文书,都是他属下吏民与王郎往来的信件,信中尽是诽谤刘秀之言。一般遇到这种事都该勃然大怒,刘秀却心平气和,不仅没有一一查看这些文书,反而召集众将,当众将之焚烧一空,使上下得以心安。】

【这一招堪称举重若轻,不仅化解了可能的隐患,还收获众将归心,难怪一百多年后的魏武帝曹操都有样学样效仿他。】

【眼看刘秀在河北混得风生水起,更始帝坐不住了,明面上封其为萧王,企图解除其兵权,让刘秀率麾下将领回京。至于刘秀打下的地盘,当然交给他派去的人。】

【刘秀又不傻,怎么可能接受这种明显不怀好意的命令?他干脆以河北尚未平定做借口拒绝征召,自此与更始政权决裂。】

“终于迈出了自立的第一步……”见状,秦皇汉武纷纷感叹,“不容易啊。”

刚刚感叹完,他们便回想起从刘秀来到河北也不过数月,这是哪门子的不容易啊?

他那曲折离奇的经历,在仙人的讲述之下,给人以历经千辛万苦,苦尽甘来的感觉。然而回想一下他从势单力薄走到坐拥数郡,也不过就是短短几个月而已。

他们究竟为何会生出真不容易的错觉啊?是因为刘秀之前躲避追杀的狼狈落魄吗?

……事实真是过于生草。

【虽然刘秀拒绝征召的借口是平定河北,但真要说起来,这也不算是借口。更始帝上位之后便沉迷享乐,大肆提拔任用亲信,将权力交到宠妃之父手中,既不能做到公正赏罚,也无法收揽天下之心,前脚派出去剿匪的人,后脚就自立为王了。全国各地遍布割据势力,河北之地便有上百支起义队伍,人数加起来都有百万,其中势力最强的一股起义军便是铜马军。】

【刘秀首先将目标对准了铜马军,他先败后胜,一边打一边劝降,一举降服数十万大军。由于降军与自家将领之间互不信任,互相猜疑,刘秀便自乘轻骑,依次巡查各个军营,以至于降军无不动容:“萧王推赤心置人腹中,安得不投死乎!”】

【这便是“推心置腹”这个成语的由来。嗯,只能说不愧是成语大师秀儿。】

水镜之中现出肃穆的军营,刘秀仅带寥寥随从,骑马行于军营之中,在数十万降军的注视之下,他从容不迫,风采自成。

秦始皇嬴政的目光中都露出惊叹。

——此人之胆略,简直超乎寻常。

易位而处,他都不确定自己有这样的胆量。敢于只身出入数十万降军之中,就不怕冒出个刺客,或者被降军反杀了?

然而,这两种情况都没有出现。难道只是单纯的运气好吗?

“运气论”已经出现多少回了?

嬴政更愿意相信这是一种实力。

——是超乎一般人想象的人格魅力。

最是惜命的汉高祖刘邦更是对这位九世孙刮目相看,咋舌不已:这真是他老刘家的种,不是项羽的后代?胆量也未免太大了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