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7章:朱英的四项基本国策(1 / 2)
“会有这般的结果,确实是咱没有想到的事情。”
“咱原以为大孙你如此安排,不说朝野上下一片混乱,但怎么也不会比咱勤奋执政来得更为高效。”
“现在的结果告诉咱,按照大孙的这一套法子,整个京师的官员,突然就变得极为活力起来,那些个往日里好像没有屁用的臣子们,竟然也会发挥出自己的作用。”
“这真是咱没有想到的事情,竟然可以如此的简单。”
朱元章的语气中满是唏嘘。
现在京师给他的感觉,实在是有点太夸张了。
朱英这一个月到处奔走,朱元章自然也没有闲着,锦衣卫几乎是全部都出动,严密的打探官员们的情况。
甚至朱元章已经是做好了随时来擦屁股的准备。
现在呢,别说是擦屁股了,整个上下硬是给一片来得干干净净。
不过是一个七日奏报,就让官员上下的心思,全部真正扑在了政务之上。
按照大孙这边的要求,每个官员的七日奏报,至少要保证一年往上,甚至于正四品的,更是要长久的保持。
而官员晋升的关键,必须是把最近一年的七日奏报,都要上交给监察部门通过审核之后,才能有晋升的资格。
从前官员的晋升,基本上就是吏部上级别的说了算,如此多的官员,自然不可能都呈报给陛下。
倒是朱元章先前,对于这些确实是一把抓,所以日常的工作量就非常大。
而目前的监察部门,几乎全都是脱离六部之外,另行成立的一套官员体系。
自然,这是一个人情的社会,不能说往后就不会出现问题,不过就目前来说还算是比较廉洁,毕竟刚开始吗,大家的初衷还是不错的。
这也是为什么目前阶段效果极佳。
“爷爷,我这也是被你逼得没有办法才想出来的备懒法子。”
“这日常的奏章,哪怕孙儿已经是想办法不断的减少了,可每天依旧要占据太多的时间,如此一来,政务缠身之下,什么事情都做不成了。”
“作为一国之主,却每天连自己半点休闲时间都没有,孙儿倒是可以坚持,可是后世之君中,难免会出现懈怠的。”
“与其后面把整个大明搞得是一团糟,还不如早点想办法,如何让从这繁琐的政务中抽身出来。”
“孙儿心中仔细想过,这些涉及到民生的权力,便就是全部下方又如何,那些大臣们拿着这权力,也威胁不到皇位。”
“孙儿的时间空闲了下来,就有更多的机会去把控兵权,大明内的问题,就集中到治安司上面。”
“统计司就负责核查各地官员地区的赋税,经济,民生情况。”
“反正是干不好的,那就下,能干好的,那就上。”
“兵权在咱们手里,即便是县城的兵,那也是在治安司手里,如此下来,自当便可以稳固了。”
“咱们大明的商品,于天下各地都是极为畅销,如此行进下来,整个大明当然是越发的繁荣昌盛,而后世之君,哪怕是贪图享乐之辈,那也不会说对于大明造成太大的动荡。”
朱英有条有理的解释着说道。
在朱英的心里,皇帝真的不能太忙了,太忙的话,那整个国家肯定就会出现问题。
而像老爷子这般的劳模,谁学得来啊。
即便是有这个想法的,身体上也扛不住啊。
便是便宜老爹太子朱标,这身子骨羸弱,便也跟大量的工作量脱不开干系。
朱元章听完之后,目光炯炯的看向朱英。
哈哈大笑道;“好,好你个大孙,这是比咱还要来得更厉害。”
“这大明往后在你的手里,必然会更加的强大,如此我也可以放心了。”
“日后这朝堂上的事情,咱也懒得多管了,也算是享受一下清福。”
事实证明大孙的这套法子,是极为可行的,总体效率上比之先前还要来得高太多。
朱元章其实也不是什么工作狂,作为皇帝,谁想天天忙得不可开交呢,人总归是要有点自己的事情。
只是之前大明刚刚成立,需要亲自处理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前面十多年,比如说胡惟庸,权力都还没有集中到朱元章自己手里来。
后边又是各项政治,还有藩王,淮西勋贵集团。
目前这些问题,不说彻底的解决,但已然不是朱元章的心头大患了。
且有大孙在不断的运作,不消多少年就会彻底的根除。
.....
数日后的早朝上。
朱英通过几天的准备,宣布了往后三年的大明基本国策。
第一条,便就是鼓励生育。
人是根本。
目前六千多万的人口,对于整个大明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更多的人口,才能让大明更加的繁荣。
在鼓励生育方面,朱英首先提出赋税减免政策。
一户之中,但凡生出三个子女往上者,在赋税方面,要享受一定的优惠,并且当地官府,要相应的给予扶持。
比如安排工作,保障一定的生活开支。
而新出生人口户籍统计,将会计算在各地官员的功绩之上,若是管辖境内人口增长过于缓慢,可算是要追究责任的。
第二条,便就是发展农耕。
粮食才是根本,即便是高产作物产量不错,但那也要有人去耕种才行。
没有化肥的如今,在总体产量上,主要还是依赖于土地肥力。
普及循环土地肥力,是各地官府要展开的重要工作。
古人的智慧,不可小瞧。
在没有化学肥料的前提下,如何去保存土地肥力,这里头可是要很多的说道。
这个发现点,是源自于现在主持农学堂的朱橚。
朱橚目前并不固定在京师,经过特别批准之后,他有着通行大明全国的权力,并且随时可以征召卫所军队进行谢协助。
而朱橚也没有让朱英失望。
不说现在没有更高的成绩,但是汇集各地农业知识,就已经是极为难得了。
而在土地肥力上面,朱橚通过驿站送回来的书籍里就有讲述。
每当水稻种植完之后,就不适合继续种了,就要换一茬其他作物。
水稻种植之后,土壤会产生很多的虫,包括是一些损害到水稻的病气。
换原来破坏水稻的害虫所不吃的作物。
经过这一茬作物的时间过去之后,很多吃水稻的害虫便也就饿死了,而土地中对于水稻病气的残留,就会得到极大程度的释放。
而经过两轮的种植之后,土壤开始变得贫瘠起来。
便就开始种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