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穿越六十年代小知青 第21节(1 / 2)

加入书签

徐宁想了想说道,“我今天带的不多,背篓里有十斤大米,二十斤白面,还有两斤红糖,一斤猪肉,

这些东西你们先吃着,下次我把剩下的拿过来,你们再把钱给我,”

太多了就不好说了,毕竟背篓也装不了太多东西。

椅子上躺着的王爷爷摆摆手说道,“东西留下,小黄鱼你带走吧!”

王奶奶就把小黄鱼递给她说道,“拿回去吧!”

徐宁也没推让就收着了,把东西放下,打算过两天再来,

推着车子出门时转身又看了一眼站在门口的王奶奶,

家产捐献给国家,儿子参军生死不明,现在却在扫大街,每月领点粗粮,

心想,我虽然不是什么爱心泛滥的圣人,也没有多大能力,帮不了太多,但既然遇到了!就多少尽点心吧,毕竟人家也给了钱。

至少让两人在这昏暗的日子里能看到一丝光亮。

第45章 红烧肉

徐宁从城里回来,打算做一顿好的给大家补补身体身体,

秋收一个多月大人孩子都瘦了很多,特别是徐爸和陆爸,两人瘦的都有点脱形了。

拿了一只鸭子出来做个姜母鸭,再做个红烧肉,凉拌个萝卜丝,蒸个米饭。

徐宁和徐安往牛棚那边送了一碗姜母鸭,一碗红烧肉,

在门口把菜交给徐爸和陆伯伯,就迫不及待的回来开吃了,

姐弟仨吃了个满嘴流油,饭后一人抱个肚子在门口消食。

第二天徐宁就开始囤柴了,天一天天开始变冷了,

徐安要去上学,只有她和徐莫上山,徐莫太小了,也不能砍柴,让他跟着捡点山货和蘑菇啥的,

徐安放了学也去山上帮忙,现在山上砍柴的人太多了,徐宁不敢用空间作弊。

就这样姐弟几个忙了十来天,柴房就堆满了,小门的门口也堆了一堆,

徐宁打算先停两天再上山,要把自留地的白菜砍了腌酸菜,万一下雪了,白菜容易烂。

砍了白菜,到时候也可以把柴火放在自留地里,烧的时候拿也很方便。

徐宁把柴囤的差不多就进城了,她怕那么久不去,别人以为她拿着小黄鱼跑了,

她这次给那对老夫妻带了两套棉衣,两个棉帽子和两双手套,又带了些粮食,

她也不知道一个小黄鱼能买多少东西,但这些东西应该不够。

徐宁到他们家时,那老大爷刚从外面扫地回来,看到她在门口就把门打开,

让徐宁进去了,徐宁走进院子,老大娘在院子里洗衣服,看到她进来忙招道,“姑娘,进屋坐吧,”

徐宁把背篓放在堂屋的桌子上,又把手里提的大包袱放在旁边,

对两人说道,“王爷爷,王奶奶,这是两套棉衣,两双手套和两个帽子,

背篓里是20斤大米,20斤白面,30个鸡蛋,还有两块我做的腊肉,

腊肉你切片放在饭上蒸没那么大的味道,我下次来的时候再给你们带点蔬菜干,”

又教他们把旧衣服做一套乞丐装套在棉衣外面,把帽子和手套都用旧布包起来,

两人看着桌上的东西低头不语,徐宁忙道,“我知道这些东西不够,怕一次送太多不好,想慢慢给你们送,”

老大爷收回视线说道,“丫头,我们不是嫌不够,是觉得东西太多了,现在一条小黄鱼买不了这么多东西,你是个好孩子。”

说完就往里屋走去,没一会儿又拿了一条大黄鱼出来给徐宁。

徐宁看到连连摆手说道,“王爷爷,这太多了,我不能要,这些东西哪值那么多。”

老大爷道,“你拿着吧,以后有什么东西就送点过来,没有就算了。”

徐宁心想,妈耶,这是大黄鱼啊,能换多少东西啊?如果收了,那以后怕要经常给人家送东西了,要不然心难安啊!

旁边的老大娘把大黄鱼放在徐宁手里说道,“丫头,拿着吧!不用为难,有就送点过来,没有也没啥。”

徐宁想了想就收下了,对两人说道,“王爷爷,王奶奶,那我就先拿着了,以后你们有什么需要的东西告诉我,我能弄来的就尽量帮你们弄,”

徐宁骑车到供销社时还晕晕乎乎的,大黄鱼,是大黄鱼,足足一斤重啊!两辈子她也没见到过这么多黄金,

苏红英看到她来了,忙高兴的迎上去说道,“小宁,你来啦,走跟我到后面去,”

说着就拉着她往仓库走,走到仓库才对她说道,

“看我给你留了什么好东西?你上次不是问我茅台酒吗,上次我们供销社来了一批,我给你留了四瓶,”

徐安听到兴奋的对苏红英道,“红英姐,你真是我亲姐,”说完就把钱和票拿给苏红英,

酒票是陆笑堂寄过来的,徐宁本来没想起买茅台酒,

但看到酒票,想起曾经看到的一个新闻,六七十年代的一瓶茅台酒被后世炒到几十万一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