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穿越六十年代小知青 第218节(1 / 2)

加入书签

范思哲笑道:“谢谢建华哥和大娃哥,等到了县城,你们先去我家里吃饭,让我爸找车送你们回去。”

“不用,我们村的牛车在城里等着呢,咱们回去就直接坐牛车回去,现在雪太厚了,太晚了不安全。”

等客车到了城南县车站,老陈头和另外一个村里赶牛车的大爷,已经在那里等着了。

村长怕一个牛车拉不完,特意派了两辆牛车过来,两个老头看着从车上搬下来的那一大堆行李。

庆幸地想,还是村长考虑的周全,如果只来一个牛车,他们几个人就要走路回去了。

范思哲让他们去家里吃饭,几人都没去,他和建民大林道:“我明天去供销社把小莫交代的学习用品买齐,后天送过去。”

“行,你如果不好带,就先不要买那么多,等我们走之前再买一次就是。”

“嗯,我知道了,你们路上慢点。”

等他们回到榆树村,天已经黑了,现在也没法让村民过来拿东西。

建明和大林商量,先把这些东西放在大林家,明天早晨再分。

村长媳妇正在厨房里做饭,村长在帮着烧火,两人看到两辆车上的东西,都惊得瞪口呆。

车上堆着六个鼓鼓的大包,看起来像座小山一样,村长媳妇喃喃的道:“娘诶,这么多东西,要多少钱呀?”

吃晚饭的时候,大林把他在京市买房子的事和爹妈说了,两人震惊的差点把手里的碗丢了。

村长媳妇喊道:“大林,你说啥?你在京市买了房子?”

大林笑着和他们说在京市跟徐宁卖衣服的事情,“爹,娘,宁姐和小安他们对我们可好了,给我们的价格和小安小莫是一样的。

卖一件夏天的衣服能赚一两块钱,冬天的衣服赚的更多,一套有时候都挣三四块钱。

我每天都能卖一二十件出去,一个月都挣好几百块钱,放暑假的那段时间,每天都挣好几十。

前段时间宁姐让小安问我们手上有多少钱,看我们手上的钱不少,就让我们把房子买了。

我们毕了业应该会留在京市工作,到时候徐叔和徐婶子会帮着走动的。”

两人都怔怔的听着小儿子的话,出去上学才一年的时间,就在京市买了房子。

现在一个月还挣好几百块钱,毕业以后还能留在京市工作,这一切都是徐知青一家帮的忙。

两口子从刚开始的不敢置信,又高兴的差点没跳起来。

最后又想起徐知青小小年纪,带着弟弟下乡的事,都沉默着没说话。

村长媳妇感叹道:“好人有好报啊!徐知青一家总算是苦尽甘来了。”

第441章 想去京市

两人刚平复了心情,准备吃饭,大林又扔了一个炸弹过来,“七爷爷也买了房子,是陆叔和徐叔给他出钱买的。

七爷爷自己也有钱,不过两人不让他用自己的钱,非要出钱给他买房子。

七爷爷现在开了一个卤肉铺,生意可好了,每天挣得钱比我们多多了,听小安说,每天都挣大几十块钱。

他现在还学会了骑自行车,没事的时候就和王爷爷在京市到处逛,现在过的可开心了。”

夫妻俩现在是彻底吃不下饭了,把饭碗往桌上一放,就拉着大林开始问起来。

村长媳妇还有点不敢相信,“大林,你真的买了房子吗?你每天真的挣那么多钱?京市的钱那么好挣啊?”

大林耐心的解释道:“娘,不是京市的钱好挣,是我们沾了宁姐的光,要不是她让我们跟着卖衣服,我们一个学生去哪里挣钱?

我也是真的买了房子,要不你过了年跟我去那里住段时间,那院子挺宽的,有三间屋子呢。

还有厨房和厕所,院子也不小,过了年我准备在里面种些菜。

你和我爹就跟着我去京市住段时间呗,我带你们在京城好好逛逛。”

村长摆摆手说:“我不去,我哪里走得开?让你娘去吧!”

村长媳妇也摇摇头道:“我也不去,家里那么多活,哪里离得了我。”

大林笑道:“爹,娘,就去住几天,又不是不让你们回来了。”

夫妻俩还是摇头拒绝,来回车费可要不少钱,儿子还没成家,以后用钱的地方多着呢,他们可不舍得乱花。

建民家也是一样的情况,全家听说他在京市买了房子,都被惊得呆住了。

大栓婶子反应过来,忙问道:“建民,你哪来的钱买房子啊?儿子,咱家好不容易出了你这一个大学生,你可不能做糊涂事啊!”

大栓叔和建华也都严厉地盯着他,好像他已经做了什么十恶不赦的事一样。

建民失笑道:“爹,娘,二哥,我怎么可能会做糊涂事?我买房子的钱是我自己挣的。”

几人都有点不相信,建华追问道:“你一个学生,怎么会挣到那么多钱?”

建民一五一十的把他们在京市卖衣服的事和家里人说了,“不光我买了房子,大林和范思哲也买了。”

一家人听了又高兴又激动,大栓婶子感叹道:“徐知青一家都是好人啊!

当初小安把那个工作卖给你哥的时候,咱们家就占了他的便宜。

现在又带你卖衣服,在京市买房子,建民,这可是大恩啊,你以后有机会,一定要报答他们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