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穿越六十年代小知青 第220节(1 / 2)

加入书签

姜铁蛋也道:“我们在服装厂拿的工资也不低,左厂长每个月都开八十块钱给我们,嫂子那里又另外给我们一份,这些奖金绝对不能要了。”

小莫笑着把两个信封塞到他们手上,“张大哥,姜大哥,你们把厂和服装店管的这么好,这点钱算什么?我姐和姐夫说了,还要给你们买房子呢。

这两天我们哥俩就出去看看,一人给你们买一套,以后你们就能在这里娶媳妇啦!

本来我姐和姐夫要亲自过来给你们选房子的,可他们这段时间太忙了,实在是走不开。

这不就派我们哥俩过来啦!不过两位哥哥放心,我们一定给你们找个好的院子。”

张胜和姜铁蛋听了,忙站起来拒绝,“小安,小莫,我们每月拿这么多钱,已经很过意不去了。

如果嫂子和营长再给我们买房子,我们是绝对不会要的,你们转告嫂子和营长,他们的心意我们领了。

我们知道是营长和嫂子照顾我们,但房子这么大的事情,我们万万不能接受,如果他们执意要给,那我们就只能回老家了。

小莫和小安对视一眼,来的时候姐和姐夫商量,给他们一人买套小院子。

光服装厂和服装店,这几个月的利润就有好几万,他们俩真是很尽心尽力的在干。

两人年龄都不小了,连个媳妇都没有,以后他们俩肯定要常住在羊城,给他们买套房子,也好早点成家。

徐安想了想说:“两位哥哥,不瞒你们说,我们哥俩这次是带着任务来羊城的。

一是带柱子他们过来,二是给你们买套房子,我姐和姐夫真是把你们当成自己的亲人。

所以,你们真的不用这么客气,以后跟着他们好好干就是。

如果不出什么意外,以后你们肯定要在羊城常住了。

不管是成家还是自住,有一个自己的房子总要方便些。”

张胜和姜铁蛋坐在那里想了想,才说道:“我们手上都有些钱,嫂子又给了这么多奖金,买套小院子的钱也差不了多少了。

等会儿我把钱拿给你们俩,如果不够,剩下的就当我们借嫂子的,到时候在工资里扣。”

徐安徐莫看他们两人这么坚持,只有先应下来,等回去再和姐和姐夫说,让他们拿主意吧!

宋明远几人把左天明送到家里就回来了。

宋明远和明宇回到屋里就开始商量,明天收拾铺子,开服装批发店的事。

“姐夫,服装批发和咱们京市开的服装店不一样,资金流动很大,你说咱们是不是也请两个可靠的壮汉在店里帮忙看着。”

宋明远坐在那里没说话,手指在桌上轻轻地敲着,过了一会才道:“明宇,你觉得小宁厂里和服装店的管理模式怎么样?”

“那还用说吗?嫂子的厂里是军事化管理,店里也是用的退伍军人,军人多守规矩啊!”

宋明远问道:“你觉得我们也让笑堂,帮忙找几个退伍军人看店怎么样?”

明宇听了眼睛一亮,对呀,他怎么没想起来?上次还听霍震霆说,想介绍几个兄弟去嫂子的工厂上班。

这下也不用麻烦嫂子了,他去把那几个人要过来,让他们来广省这边帮忙看店。

第446章 1979年

1979年

徐宁是年后收到建华寄来的信,她有些惊讶,按来信的时间算,应该是建民他们刚回到家,建华就写了信,难道是出了什么事吗?

她把信打开来看,上面是建华和大娃问,能不能来京市卖衣服?

她立刻回了一封电报过去,上面就两个字,“欢迎”

建华收到电报,高兴坏了,马上就和大娃去厂里找车间主任,准备让亲戚过来顶班。

家里长辈已经准备建民和大林他们返校要带的东西了,松子,榛子,蘑菇,木耳和各种干菜,大栓婶子做的大酱,还有给牛皮糖做的鞋。

村长媳妇更夸张,把家里做的辣椒酱搬出来一坛子,一大口袋面粉,至少有七八十斤,还有各种干货。

村里人也知道他们要回京市了,都拿着各种特产过来。

大旺,三蛋,他们几个每人都背着一个不小的包,里面都是些松子和榛子,还有他们在山上采的蘑菇。

这些都是他们莫哥喜欢吃的,家里大人让他们全部背过来。

三奶奶,菜花奶奶,还有村里的大娘婶子,和七爷爷的几个老伙计。

都拿着家里舍不得吃的东西过来了,让建民和大林把这些帮着带到京市给小莫他们。

大林和建民看着那一大堆东西,都不知道说什么了,这些东西加起来至少有七八百斤了吧?这还不包括他们几个的行李呢。

村长看他们两个不乐意的表情,眼睛一瞪,怒道:“你们五个大男人,这点东西都拿不了?

上了一年学,不知道自己以前是干啥的了?以前在家的时候,一大袋粮食都扛起来就跑,现在这么一点东西,你们都拿不动啦?”

村里拿东西过来的几个老人也不赞同的看着他们,这俩小子以前在家的时候多乖呀,才出去一年就忘本啦?

小旺和二蛋几个担忧的问道:“大林哥,建民哥,你们是不是嫌我们拿的东西多呀?

可这些东西也是我们减了又减的,你们看这样行不行?

现在你们帮我们带东西,等以后我们考上了京市的大学,也会帮你们带的。”

大林和建民对看一眼,无奈的说:“带带带,都帮你们带,还有什么东西都拿过来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