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八零年代,娇软学霸嫁给最野糙汉 第51节(2 / 2)

加入书签

电话那边的人顿时有些不太淡定,反问说:“你怎么知道?宋工说的吗?不对,宋工肯定不会主动跟人说这些事情!到底是什么情况呀?”

季嘉衍不答反问道:“当初那个孩子是被主动抛弃的还是有什么特别的原因?”

黎大哥似乎明白了些什么,声音有些不可思议地问道:“难道你有那个孩子的消息?”

季嘉衍平静地说:“黎大哥,这个应该不是涉及到什么安全问题,你可以回答我的问题吧?”

沉默了几秒钟之后,离大哥叹了一口气说:“哎!有些人的工作失误,给我们的科学家造成了非常大的伤害。上级已经从上到下查了一遍,当年失职的人都会有处分。”

非常巧合的是,和季嘉衍正在沟通的这位黎大哥就是调查组的副组长。

据说按照宋工当年的情况,他确实不善于照顾孩子,而且十几年前的宋工比现在还沉默寡言,除了工作方面的事情,平时几乎不会跟人沟通交流。

也有人说,宋工只有在他的妻子面前才会有日常的沟通和交流,后来他的妻子病逝,他又一次把自己封闭起来。

16年前,大环境和现在也不一样,宋工大多数工作的场所也不在京城,而是在西北沙漠。就算是在京城,正常上下班,他也未必能够照顾得好孩子。

据说宋工的爱人去世之前,要求把孩子寄养在信得过的人家里。

寄养的人家是在宋工爱人的家里当了很多年佣人,那个佣人的女儿正好有一对儿女,以后也不会再生育,再多一个小女孩,照顾起来绰绰有余。

综合考虑一下来,当年宋工身边的人都觉得是最好的选择。

宋工本人还是希望孩子能够留在身边,他开始并不愿意,把孩子抱回来养了一个星期。

可是这个星期里,孩子先是拉肚子,然后是发高烧,差点得了脑炎。

宋工最后只能妥协,把孩子抱给那个佣人。

佣人把她的女儿女婿叫来京城把孩子带走,并且提出一系列的要求,其中之一就是希望宋工不要跟孩子联系,至少在成年之前不能见面。

他们的诉求听起来也特别合理——我们辛辛苦苦养个孩子,是真心要当孩子的父母,而不是养父母。付出那么多心血,全心全意地爱孩子,最后得到的却是孩子跟亲生父亲走了,孩子都是心头肉,被生生挖走,我们受不了。

宋工一夜没睡着,最后也只能同意他们的要求。

为了能够让孩子在更好的条件中成长,领导们也是费尽心思。

首先就是给那对夫妻解决工作上的问题,让他们成为国企的双职工,还给他们解决了住房问题。

不仅如此,宋工每个月还会把工资还有奖金,以及各种全国通用的粮票、布票、油票……都寄给他们。

按理说,保姆是在孩子外公家工作多年的老人,而且孩子的母亲临终前也是保姆在照顾,想必回老家之后,她也一定会监督好自己的女儿和女婿照顾好老雇主家的外孙女。

即便如此,当年落实下去之后,上级领导还是专门打电话给许州机械厂的厂长,让厂长关照好那个孩子。不仅要现任关照好,离任前,还要叮嘱好下一任把孩子照顾好。

另外,领导还要当时宋工身边的助理胡永贵要时刻关注那个孩子的事情,倘若知道对方没有照顾好孩子,也要第一时间汇报情况。

谁能想到胡永贵欺上瞒下,只是一个特别擅长于做表面功夫的人。

根本不用领导们主动来关心那个孩子,胡永贵隔三差五就会主动跟领导汇报情况,说那个孩子被照顾得特别周到,不仅有父母疼爱,还有哥哥姐姐关怀,考上了当地最好的中学,都不用上子弟学校。

宋工只是不擅长表达,又不是傻子。几年前,宋工换了一个助理之后,大概是新助理鼓励的原因,宋工也一直努力地学习怎么跟人沟通,为的就是以后有机会和孩子见面时不至于什么话都说不出来。

也是因为这个新助理的原因,才把胡永贵的所作所为揭发出来。

经过调查发现,不仅仅是胡永贵的问题,还牵扯到一些人也同样是欺上瞒下。

还有许州机械厂那边的问题。

季嘉衍听完之后,声音一如既往地冷淡地说:“好的,我知道了,谢谢黎大哥。”

“嘉衍,你是不是知道宋工女儿的消息?”感觉季嘉衍要挂电话,黎大哥抢先问。

季嘉衍说:“你们不是都已经组成调查组了吗?难道还不知道宋工女儿的消息?”

黎大哥有些抱歉地说:“上级领导应该是知道了,但是没有跟我们说。我们的工作主要是追责。”

“嗯,我知道她的消息。”

黎大哥又问:“那孩子现在好吗?”

季嘉衍讽刺地说:“现在都在迫不及待地想知道那孩子好不好,不就是为了减轻一点心中的负罪感吗?这些年但凡有一个人稍微有点责任心,多问几句,就不会有悲剧发生。但是没有人问,因为所有人都下意识地觉得,那孩子无论在哪里生活,都比在宋工身边生活要强得多。”

被说中心思的黎大哥瞬间无话。

季嘉衍直接挂断电话。

此时此刻,季嘉衍满脑子都是第一次看到清清时的情景。

小姑娘知道自己没有能力反抗那个家里的任何人,只能跑来跟秦秋白寻求帮助。

季嘉衍有点不敢想象,倘若没有冬青姐,倘若秦秋白没有去许州,这孩子现在会怎么样?

是不是先被养父母逼着她替所谓的姐姐高考,然后又被卖给人贩子做皮肉生意……

季嘉衍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一个正义感爆棚,而且喜欢多管闲事的人,但是这件事却让他非常愤怒。

缓和了一下情绪之后,季嘉衍又打了一个电话。

这次接到电话的是杨教授。

这么晚接到季嘉衍的电话,杨教授很难不胡思乱想,“怎么这么晚打电话来?是不是我们家清清在学校里出什么事了?”

多了个孙女,也多了一份牵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