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奋斗七零,我带全村成了先进集体 第107节(1 / 2)

加入书签

只是到时候一生产,自然是不能继续干活了。

孟骄表示关心的问了句,那食堂的活咋办。

这对父子说,只能先找人顶替一下,到时候等孩子满月后,他们打算让儿媳妇继续回食堂干活,婆婆就负责在家里带两个娃。

第170章 馋的走不动路了

听他们这样一说,孟骄心里顿时有了想法。

这样的话,食堂正好会有个空缺。

到时候她走走关系运作一下,说不定能让妈妈去食堂干活。

在食堂里只忙活半天就可以休息,肯定比在地里干活要轻松不少。

不过这样的好差事,肯定也有不少人盯着。

虽然希望不大,但孟骄觉得可以一试。

不试试又怎么知道,万一就成功了呢!

一路上说着话,大概半个小时的功夫,骡车就到了枣树坡镇。

镇子口有专门寄放牲口和车子的地方,只要五分钱。

孟骄极有眼色的掏出五分钱给看车的人,张大叔见状还挺不好意思。

这对父子姓张,当爹的叫张栓柱,儿子叫张国庆。

张栓柱跟孟骄说,他们大概两个小时以后回去,让她买完东西还来这里,到时候载他们兄妹一起回农场。

孟骄谢过父子俩,便带着大哥往集市上走。

集市就在整个镇子的中心街道上,目测长约好几百米,人来人往熙熙攘攘。

虽然这个年代的人都过的比较穷苦,但大多数人的精神面貌都还不错,几乎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

集市挺大,南来北往,估计十里八村的都跑来赶集了。

光是卖大枣的摊位就有几十个,还有卖梨的,卖核桃的,卖石榴的,卖苹果的,卖猪崽的,卖羊的,卖鸡仔鸭仔的,锔盆锔碗的,磨刀磨剪子的,剃头理发的,踩缝纫机给人裁剪衣服的……

还有一些卖吃食的摊子,像是臊子面,酸汤面,浆水面,饸烙面,莜面鱼鱼,羊肉汤,锅盔,石头饼……

现在是不允许私下做生意的,但可以以物易物。

这些摊位个人的并不多,大多都是以集体为单位经营的。

所卖的东西,自然也都是归集体所出。

卖东西的钱是要上交到集体的,到时候集体再给社员记工分,除此之外还会给一点辛苦钱,相当于开工资。

一般会手艺的社员能帮集体创收入,工分都会比一般社员要高不少。

这样热闹的集市孟骄小时候养父母经常会带她赶,很有亲切感,一路走一路看一路买。

锅盔不错还禁放,可以买几个回去吃。石头饼挺有特色,而且也能放,一定要多买点尝尝……

孟森是第一次见到这样饱含着浓郁乡土气息的集市,感觉眼睛都不够用了,同时也被大家的情绪所感染,一颗心都忍不住膨胀起来,整个人都仿佛年轻了好几岁。

看他的头发已经挺长了,孟骄索性让他在一棵柳树下的理发摊上坐下来理个发。

理发的老师傅手艺不错,将一块白色的布围在孟森的脖子上,拿出剪刀和推子,七八分钟的功夫就给理好了。

完事后又用一条布巾子扫了扫他脖子上的头发渣子,只是自己回去后要洗一遍头,不然刺挠人。

孟骄给了老师傅两毛钱,便跟大哥继续往前走。

来的时候两人只带了条布口袋,不过现在里面装了孟骄买的不少锅盔和石头饼,已经没有地方了。

孟骄空间里倒是有不少口袋,但拿出来的话不好跟大哥解释。

正好看见前面有卖筐子的,圆的,方的,扁的,大的,小的都有。

这些筐子是用一种叫做棉槐的植物编制的,很抗造,只要不被雨淋不用火烧,一个筐子能用十几二十年没问题。

重要的是还不贵,小点的筐子只要三毛,工艺复杂点的五毛,大点的才八毛。

孟骄要了一个小的和一个大的,一共才花了一块一毛钱。

前面卖的梨不错,止咳润肺去秋燥。买几斤,回去给大家熬冰糖梨水喝,到时候她还可以悄悄跟空间的梨调换一下。

孟骄付完钱,孟森便跟摊主要了几把麦秸,铺在筐子里,然后把一兜梨小心倒进自己背着的筐子里。

苹果,买。石榴,买。

到时候都可以跟空间里的调换。

来到这里,自然少不了买些特产狗头枣。

捡着又红又大又好的枣子,孟骄要了几斤。

这个品种的枣她空间里还没有,只有和田大枣,灰枣和冬枣。

趁机往空间里扔了几个自己吃过的枣核,回头让老槐树给种上。

像这种果核坚硬的种子,提前在溪水里泡上一天,很容易发芽成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