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5.31罗伊斯生贺无责任番外——沉静如海(1 / 2)

加入书签

二战AU 灵感来自法国电影《沉静如海》

战争遥遥无期,我的青春也漫无止境。我既摆脱不了战争,也摆脱不了我的青春…而他就那样离开了,把自己交付给命运,和其他人一样,和整个不幸的民族一样。

(一)

在我的父母因为战争去世后,我和我的叔叔老怀特斯一起,生活在这座英法交界的美丽小镇,这里远离战区,美丽、宁静、祥和,但不是什么富裕的地方,所以德国人看守这里,并不劫掠,边境的人们得以喘息,像往常一样生活。

老怀特斯是一战的老兵,他常擦拭着那枚勋章,他唯一的勋章,他并不讲故事或者咒骂谁,只是擦那枚勋章,而我在乎的只有他那条天气转冷就痛得要命的腿。

在不出门工作的时候,我和邻居太太玛丽一起做手工活儿,她为全家做衣服,而我为老怀特斯织保暖的护膝,她有一个八岁的儿子皮埃尔,如果空闲,我会教他算数和英语,小孩子学得通常很快,我想给他点什么当成奖励,却连一块果仁牛奶糖也拿不出来,德国人只肯给我们维持简单生活的物资,稍微好点的东西都轮不到我们这些平民。

老怀特斯和我的处境还是比镇上一半的人要好,他有一份打鱼的工作,收获不好也不坏,如果不拿出去卖掉或者送人,也是难得的营养来源,我是镇上唯一的女家庭教师,那些更富有的人家雇我来教他们的孩子,钢琴、唱诗、算数、英语,通常结束了一天的课程,我才拖着疲惫的身体采购第二天要用的食材,然后回家准备晚餐——我叔叔做的东西实在令人难以下咽。

“这是什么?”我放在桌上的新鲜果酱引起了他的好奇。

“我用黄果酱掺了一些葡萄,我们没有糖,只好用葡萄代替。”生活物资的匮乏使我不得不发挥多余的想象力,弄出点能咽下去的食物来。

“做的非常好,又有一样德国人不会有的东西。”叔叔尝了尝我的酱,做出了评价,其实果酱的味道寡淡极了,我们也只能苦中作乐。

德国人的车又来了,这两天他们经常不怀好意地在房子外乱转,我不知道他们想做什么。

“怀特斯先生、小姐,你们的房子将被征用,一名德国军官要住在这里,我是他的副官,来挑选他的卧室。”副官展示了征用令,这代表我们无法承受拒绝的代价。

“卡莉斯塔,领他去看房间。”叔叔万分无奈地说。

纵然万般不愿,我还是领着他上了楼,带他看了两间客房,但副官还是不满意。

“那是谁的房间。”

“我父母的。”

他在我父母的房间里转了几圈,我强忍着把花瓶砸到他脑袋上的想法。

“这间非常好。”他赞许地笑了笑,轻易地选中了我父母的房间,作为侵略者的卧室。

我抱着父母的合照,气冲冲地走下了楼,一下午他们进进出出,搬来那位军官的行李,在他们走后,我跑上了楼,把卧室衣柜里的衣服一件不落全拿了出来,和德国人共用一个卧室,那是对我父母的侮辱。

压抑不住的愤怒使我的双手开始发颤,我总不自觉盯着厨房,那里放着几把刀具,通常用来处理鱼和肉,也可以劈进人的骨头。

但我不能这样做,我希望老怀特斯活着,他也希望我活着,我们在乱世中相依为命,像所有被德国士兵荼毒过的家庭一样。

“去为我弹一会儿琴,凯莉,你愁容满面,我也开心不起来。”老怀特斯试图营造一种轻松的氛围,我再清楚不过,于是我打开了钢琴盖,巴赫的素质从指端流淌,夜色缓慢而宁静,直到我看见他。

他。

德国人。

醉人的乐曲戛然而止。

我满怀愤恨地望着他,占领我的房子的是一名年轻人,踏着皮质军靴、披着笔挺板正的灰鼠皮,胸前挂着令人厌恶的铁十字勋章,苍白而轮廓分明的脸上泛起一抹虚伪的笑意,高挺的鼻子像被人打了一拳似的,显得并不对称,蓝绿色的眼睛只能让我想起夏日池塘腐败的绿藻,为什么这种美丽的颜色要出现在他的脸上?我厌恶地移开眼神,假装他并不存在。

“小姐、先生。”他先后对我和老怀特斯打了招呼,没有得到任何回应,他接着介绍自己,“我是马尔科·罗伊斯,罗伊斯上尉。”

“我很遗憾,如果我有选择,我是不会来的,我被要求住在这里。”他摘下军帽,露出金色的、梳理整齐的头发,语气诚恳地说,“现在我要去我的房间了,可是我不知道该怎么走。”

回你自己的地方去!

我站起身,一言不发往楼上走去。

“祝您晚安,先生。”

他不紧不慢地跟在我身后,看到我父母的房间后,用欣赏的目光扫了几眼,“房间非常好,谢谢你,小姐。”

我当作没有听见,摔上了门。

“谢天谢地,好像很规矩。”老怀特斯感慨道。

我一句话都没说。

(二)

“早上好。”德国军官下楼的第一件事就是向我们问好,他仿佛并不在意没人愿意理睬他这一事实,自顾自说着话,“我昨夜睡的不错,但愿你们也一样好,镇长告诉我,我可能会住进一座城堡…但你们的房子比城堡好多了,至于吃饭的事情,不用你们担心,我自己会在营房食堂用餐。”

没有人会担心你,事实上,我今早也只准备了两个人的早餐。

我无视了他的话,脱下围裙,从他身边经过的时候甚至用力撞了他一下,这是警告,不要再说那些无聊的话,也不要表现出虚假的礼貌,我要他知道,在这座房子里,没人在乎德国人是怎么想的。

我小心翼翼地维持着新‘房客’来之前的生活,工作、采购,甚至翻出了一条母亲的旧裙子,打算改成适合的尺寸。

“晚上好,但愿你们白天过得愉快。”罗伊斯上尉走了进来,依然没有人回应他,他接着说下去,“好像要变天了,海浪很大,我通常十点钟回来,恐怕会打扰你们,我可以走厨房的小门,你们可以锁上大门。”

听起来可真像一位绅士。我嘲讽地想,重重地踩着缝纫机,为我的裙子码边,不和他有任何交流。

“祝你们晚安。”我听见他立正致礼的声音,军靴底部砸在木板上,我的眉头跳了一下。

“这下方便多了。”老怀特斯说。

“什么?”

“锁上大门,省得见到他。”

“我们从来不锁大门,也不会为了任何人锁上大门。”我坚持道。

“好吧,随你便,孩子。”叔叔摘下眼镜,他的起身越来越不容易了。

“又难受了?”

“你知道,战争的创伤永远治不好,能怎么办呢,痛苦也是一种敌人,但还是得活下去。”他拄起了拐杖,拒绝了我的搀扶,一个人往卧室走去。

我的心情不太好,因为叔叔的身体,因为家里的不速之客,因为收音机里盟军不利的处境,我出了门,点燃了一支烟,聊以慰藉,烟草的雾气升腾而起,经过肺部的一瞬间,将带有我的全部压力与思绪。

军官的座驾停在门口,我想把烟扔进他的油箱,想了想又忍住了,除了激怒这些德国浑球,我谁都伤害不了。

似乎有什么人在看着我。

我抬起头,马尔科·罗伊斯正站在窗前,不再是那身军装,而是普通的衬衫,人模狗样的,我看不清他的表情,依稀觉得他是在对我微笑——这恶心的德国浑球在对我笑,看我在门前吸烟对你来说很好笑吗?

我用脚踩熄了只抽了一半的烟卷,回到了房子里。

第二天早上我在排队采购的时候又看到了他,只是这回他穿着军装,我认得他的车,所以多看了一眼,他对我点了点头,我默默回身,不加理睬。

比遇见德国人更糟的是,我的自行车丢了,我只得走路回家,脚上起了很多血泡。

“方法好用吗?”老怀特斯建议我用冷水冲一冲脚。

“脚还是很疼。”我赌气地说,“反正以后得习惯走路了。”德国人到来后,收入仅仅能维持生活,我们负担不起一辆新自行车。

我赤着小腿和脚,往上面浇着冷水,试图让自己舒服些,厨房外的窗口有动静,我循声望去,我最不想见到的人就在外面——我连忙放下了裙子,跑回客厅。

他将军帽拎在手里,又把手背在身后,仿佛这样能让我们好受一些。

“晚上好。”他温和地说,“今天的天气很冷,在德国也一样。”

一片沉默,只有他一个人在说,我不喜欢这样,所以我的手头总要做点别的事,来表现我没有在听,老怀特斯也是一样,我们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德国人的抵触。

“…我非常尊重那些热爱自己祖国的人。”

又是立正的声音,他的军靴踏在木板上。

我烦躁地放下了手中的书。

“很久没听你弹钢琴了。”

“你想听什么,巴赫、莫扎特、还是贝多芬?”无一例外,他们都是德国人。

我的情绪更坏了。

“不光德国有作曲家。”

“有他在我就不弹。”

我决不会让德国人享受我的琴声。

(叁)

我一个人坐在路边,脚实在太疼了,从前有自行车代步时还好,现在简直像从我脚上割肉。

罗伊斯的车从我面前经过。

他停下了。

该死的他停下了。

“小姐,能请你上我的车吗?”

我当作没听见,拎起我的篮子大步向前走,好疼,钻心的疼,但我不能让德国人在我面前占上风,他的礼貌、他的车,包括他的人,不过是侵略者的糖衣炮弹,只有软弱的人才会上当。

他的车一直跟着我,我感觉到他在看着我,哪怕我根本不会多分给他一个眼神,当他意识到我宁可强撑着也不会认输的时候,终于命令司机驶离了我。

当他的车走远后,我一下子坐在了地上。

真的好疼。

回到家,老怀特斯正端着今天的报纸——两名德国军官被爱国青年打死,为此德国人处死反抗军的俘虏九十九人

今天马尔科·罗伊斯迟到了。

“也许他是那两人中的一个。”我满怀恶意地说,紧接着他推开了门,我不小心被针尖戳了一下手指。

绝不是我在为背地里诅咒人而心虚。

这次他没有向往常一样对我们打招呼,而是径直上了楼。

难道他听到了我的话?

还是因为上午我拒绝了他的车?

几分钟后,他换了一身常服走下了楼,如往常一样的打招呼开始,“晚上好…请原谅我,我的房间非常冷,如果你们不介意,我想过来烤烤火,暖和一下。”

他走到壁炉边,把手指靠近柴火,指尖因为寒冷而泛起淡青,“很暖和,像在我家里一样,我以前在家的时候很怕冷。”

他如往常一样谈了几句他的生活,比如家乡多特蒙德的冬天有多寒冷,他少年时代和其他孩子一起踢过的足球,他喜欢的音乐,诸如此类的琐事,他总是一个人在说,因为无人回应,“…有些人参军是完全自愿的,也有一些人是因为家族传统…我们没有选择。”他致意道,“祝你们晚安。”

周末的上午,皮埃尔的痛呼声吸引了我,我从窗外望去,男孩“哎呦哎呦”地叫,被高大的军官抱在怀里,送到他母亲的身边。

我关上了窗。

“你上次摔倒的时候,那位德国先生和你说了什么?”玛丽太太喜欢让我带着皮埃尔,所以我和这孩子时常在一处。

“他说没事的。”

“没别的了?”德国人会这么好心?

“他说他小时候也像我一样喜欢踢足球,经常摔倒…他说他叫马尔科。”

“马尔科。”我下意识地重复了一遍他的名字。

十点半了,他还是没有回来。

“时候不早了。”老怀特斯打算回卧室了。

“这么早,你…你不想听钢琴吗?”我不想太早回到卧室,也许是少了德国人的一句晚上好,让我觉得…不太习惯。

“晚上好。”比平常晚了半个小时,但他还是回来了,伸出手在壁炉边烤火,“今晚的风非常大,海浪也非常大,这里很美,能住在海边真是运气。”

我克制自己不去看他,不去听他说话,不去在乎他。

“我之所以喜欢大海,是因为它的宁静,我说的不是海浪,而是别的东西,神秘的东西,是隐藏在深处,明亮的大海,海是沉默的,要学会倾听。”

倾听什么?

海?

还是…

无法沉默的心。

他站起身,仿佛已经习惯了我们的沉默以对。

“我很高兴,见到了一位有尊严的老先生,和一位默默无语的小姐。”

“祝你们晚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