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十七章(2 / 2)

加入书签

朱标病逝了,本来被一批朝臣看好的由朱标儿子继位之事被洪武帝否了,朱棣被立为新储君。

郭资也被分配了任务,升为北平左布政使,管着迁都北平事宜。

原本他在心底疑惑不已,总觉得那不是朱元璋按照常理会做出的决策。今天恍然大悟,洪武帝改变的秘密就在水镜中。

被水镜奇景凶猛攻击后,短暂的蒙圈了一会,很快就心潮澎湃起来。

他不仅希望建设新的京城,更希望能一手创建繁华港口。楼船万国,百载商埠,四海臣服,那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幻梦。

这就又说了,"北平作为京城需多方规划,重新开放潜口城池需全面规划。以微臣浅见,城池商业发展得越好,人口汇集越来越多,就越要考虑基本粮食供应量的风险性。"

繁华城池的城内耕地面积趋近于零,却有着比村镇更多的人口。

如果风调雨顺自是无碍,花钱买粮运入即可,问题在于现在知道了大明将来的气温会升降降降。

这就必须提前规划,不可让粮食供应线路太长。一旦灾害来临,中途必然生变。

港口城池附近需要建立农耕区,且保障运输道路通畅,那么要考虑鼓励农户开垦、兴修道路与水利等等事宜。

资浅谈了一些想法。

洪武帝过去二十几年的海禁政策倒也不是全无优点。至少现在计划重开港口,约等于是白纸上作画,比推倒重建方便很多。

朱元璋倾听着郭资的构想,确定此人颇能为长远计。

几年前,郭资升迁去了北平做官,不知当初他是否就更看好老四继位?

那已不重要了。

朱元璋清楚自己再能耐也管不了所有人的喜好偏向。

他能决定继承人由谁来做,朝臣将来会奉其为主,却不是所有人会打心底认可皇帝或储君的一切作为。

如今是劲往一处使就行。

等郭资说完,周王朱楠开口接话。

"两位大人一说全面改税制,一说城池港口建设需多方规划,那都要等一段时间才能见初步方案。儿臣有一个提议可以立刻执行。请父皇大力刊印《王祯农书》,以供各地方官员学习起来。”

朱柳喜好研究医药植物与救荒作物,哪怕是被贬去云南时期也不间断搞民间调查。今天,从水镜获知小冰河期降临于明朝,深感提升大明全境内人们对农学认知的紧迫性。

为了应对天灾,种植高产作物是必然措施,同时要展开防蝗工作。

大方向上能够参考水镜影像给出的历史教训,但落到实处需要官府与民间脚踏实地摸索适合当地的方案。

那么有可供参考的指导性书籍吗?

好消息:有,就是元朝的《王祯农书》。

朱元璋让朱啸具体说说。“此书好在何处?”

朱横:“儿臣以为有很多优点。区别于以往的农书,它将黄河流域与江南流域的耕作技术都收入其中,对不同地区的林业、畜牧、渔业等等都做了分析。

其中的《农器图谱》更是图文并茂,把农业器械的起源、构造原理与使用方式都说了个清楚。十分便于推广农具,只需有一定财力就能复刻制作。

以上,仅是部分优点,不同的人读此书能各有收获。

另外,在农书最末处,附有一篇王祯所写的《造活字印书法》,极大改进了木活字印刷以往固有的弊端。儿臣实测过,以此法印刷事半功倍,值得大力推广。不妨在刊印《王祯农书》时就用上此术。”

/>“好。此计可行。”

朱元璋果断下令,这件事可以先办起来。

朱棣出言道: "农业是立国之本。儿臣认为是时候血开农业部与科技部,独立于六部之外,以而应对大明变局。

新部门成立却也不能操之过急。令出中央后,需在地方被良好执行。不如先派出几组调查团去明察暗访地方状况。"

朝廷本有巡查地方的官员,但那些都是不为改革而任命的,现在要派出的是改革派的自己人。

朱棣建议: "其中一组不如令高炽等微服出行。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让孩子们看看大明各地发展情况。”

朱元璋:好家伙,老四坑儿子真是一点也不手软。

平时让朱高炽锻炼身体,他多一个动作也不想做。

现在让他去长途跋涉,那不是吃喝玩乐,而是要一步一个脚印考察风土民情,对小胖子堪称噩梦降临。

“此法甚妙!”

朱元璋却是毫不迟疑地批准了。没有意外的话,朱高炽将来会继承朱棣的皇位,现在就要全方位培养起来。

历史上朱高炽继位后都没活过一年,恐怕与过于肥胖脱不开关系。如今断不能女口此,是要让他脱胎换骨改一改了。

*

太子府内。

朱高炽饱餐一顿后,闲适地靠在椅子上。翻着闲书,回味食物的美味。

今天父亲被临时召入宫内,让府内先开饭。餐桌上少一个人,丝毫不影响自己吃得很香。

此刻,他丝毫没有意识到宅家的舒服日子到头了。

亲爹非常好心地给他挖了一个大坑,皇爷爷毫不犹疑将他推了进去。

朱高炽想打喷嚏,但又打不出来,这滋味不太好受。暗道真是奇怪,鼻子怎么突然有点痒?要不要吃块甜糕压一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