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常识判断(2 / 2)

加入书签

【我记得高中语文课本里有一篇《史记·陈涉世家》吧,当时要求全文背诵,我现在还记得几句呢。

什么“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天下苦秦久矣。”还有“大楚兴,陈胜王!”

但是讲真的,我看过一档历史分析节目,里面说根据最新出土的竹简,上面记载的秦朝律法表明,服徭役失期三五天是口头批评警告,六天以上是罚钱,超期越长罚的越多。就算是放了鸽子没去的,也不会被斩首。

而且,要是因为下大雨才造成的失期,是可以免罚的。[1]

所以史记说的失期法皆斩,会不会是太史公在记载史料的时候,增添了一些个人文学艺术加工的成分呢?

不过也有可能和秦律的普及率太低了有关,再就是秦吏的个人职业道德,就说萧何和灭了秦的汉高祖吧[2]……

咳咳,话题扯远了。

所以大泽乡起义发生在秦朝,A项错误。】

“什么?灭秦?!”

因为看到天幕而着急忙慌往咸阳宫赶的官员们纷纷脚下一滞。

此话一出,他们到底是该进宫,还是不进啊?

有些脑筋转的快的,已经暗暗记下了天幕中所提及到的姓名,立即就掉转脚步,准备着人去寻找捉拿。

【B项,黄巾起义是东汉晚期的农民战争,开始于汉灵帝光和七年。[3]

汉灵帝?

我多线程考编的DNA动了嗷,我记得他有个知识点,是和西汉汉武帝一起记忆的。

汉武帝时期创建了第一所由统一政权建立的国立中央大学“太学”[4],而汉灵帝时期则是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所文学、艺术的专科学院“鸿都门学”。[5]

我也因此以为汉灵帝是可以和刘彻并列的那种雄才大略的猛|男,没想到他是一点都不行啊!我道歉,我辱刘彻了!】

>  此时的汉朝,有人欢喜有人忧。

汉高祖时期。

开国皇帝刘邦先是在听到前一个“诶项”中提到自己灭秦的功绩后,抚掌大笑:“就连天幕都在夸乃公!”

“陛下所言甚是!”随侍的小黄门机灵地跪地深深地叩拜,高呼“天降祥瑞,天佑大汉和陛下!”

汉武帝时期。

刘彻原本正与卫青等众大臣议事,“马邑之谋”计划失败之后,匈奴断绝了与汉朝的和亲,并屡次袭击汉朝边郡。[6]

主父偃和严安这些近臣就开始极力提议,要求恢复与匈奴的和亲,但刘彻并不想再让步。

他早就想结束屈辱的和亲政策了,他想的,是北击匈奴灭胡!

恰逢天幕响起,说他雄才大略。

刘彻意气风发地笑道:“和亲之事就休要再提起了,我大汉,定能大破匈奴!”

汉灵帝时期。

此时正是光和元年,爱好文学艺术的刘宏才设立了鸿都门学不久,他正提笔绘着一副花鸟图,畅想着鸿都门学一立,文学之士便将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在朝堂之上大展拳脚的场面。

天幕却给他当头泼下一盆冷水。

六年后,竟会有史上规模最大的民变战争?仙子还说他做皇帝一点都不行?

“张常侍!”刘宏急的团团转,忙叫来自己最信任的张让,“此乃上天预警,该如何是好啊?”

【继续看解析,黄巾起义虽然最终失败了,但是东汉也差不多亡了。黄巾起义是由钜鹿人张角带领的,之所以叫黄巾起义而不是张角起义,是因为起义军都会在脑袋上扎黄巾。他们的口号是“苍天已死,黄天当立……”[3]

啊这,好熟悉的台词,朋友玩的时候有听到过一耳朵。[7]

这个黄巾的解析够直白,我一下子就记住了。

下次再遇到,我,绝对不会蒙错!】

“朕、朕竟是亡国之君吗?”刘宏的脸乍然失去了血色。

刘邦第一时间察觉到了天幕所说的西汉、东汉之分,结合前头提及的,所谓“记载史料”一说。

他心下已然有了猜测:天幕并非

是上天之音,而是后世之人。

而根据周公制谥,武字释义不错,刚彊直理曰武。威彊敌德、克定祸乱这些都曰武。

但灵字,几乎就没一句释义是好话,尤其是不勤成名曰灵。[8]

刘邦大怒:“到底是哪个不孝子孙。乃公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居然叫他如此给亡了!”

另一边,采用了董仲舒“天人合一”思想的刘彻,则嗅到了一丝不妙的气味:“苍天已死,黄天当立……这是用我大汉的君权神授,篡我大汉的天子之位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