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0节(1 / 2)

加入书签

而他儿子魏向军,跟小民小宪一样,是留学生,但人家跟小民小宪完全不同,不像他们,早早改了国籍,到现在还是一副二鬼子心态,据说人家早早就确定了要回国的路线,还从高新区审请了科研资金,一回来就准备要搞计算机,网络研发。

顾鸿本就是个爱跟人攀比的性格,尤其儿孙,就跟手里握的纸牌一样,随时要跟别人攀比一下。

他这趟回来是因为公务,难得回趟东海市,满心准备等工作完成后,跟老领导们来儿孙上的大比拼,结果小民和小宪一个比一个精神面貌差,一个的心态比一个反动,叫他怎能不气?

他是个最要面子的人,试问,当他工作搞完,出来后要请大家吃个饭,饭桌上,别人家的孩子优秀的梆梆响,他家却是一群二鬼子,丢脸不丢?

不过他气,他着急,顾谨不气,“爸,您有工作要干,就赶紧去工作吧,我的孩子我自己会操心,会教育的,您就甭操心了,好吗?”

“不好。顾谨,你裴叔就裴恪一个儿子,虽然生得晚,比你小得多,可那孩子优秀,一看就是个搞政务的好苗子,你魏叔家的向军我还没见过,可他在国外的时候给我寄过很多封信,谈的都是计算机理论,前沿科技,你爸虽不才,退休了,但在上面还有点能量的,我实话告诉你吧,国家准备在东海市成立一个网络信息研发中心,下拨资金五百万,本来我是想,让咱们小宪去主导,搞研发的,现在我看还是算了,向军在精神觉悟上比小宪高了不知多少倍。”老爷子不管儿子听不听得懂,甩了一大串话后,示意司机开车,扬长而去了。

魏向军?

魏士明的儿子。

顾谨当然知道他,因为他和小民小宪是一起上的幼儿园,同一年出的国。

那孩子居然经常给顾鸿写信,还谈感想,还谈计算机理论和前沿科技?

世上能人或者多得是,可顾谨敢说,目前在计算机理论一行,他觉得没人比小宪玩得更精,玩得更透呢。

当然,老爷子在东海市有自己的交际圈,圈子里全是一帮德高望重的老领导,而因为他是一帮老领导里唯一走到中央,最有影响力,能为孩子们铺路的,所以那帮老领导们都会专门维护跟他的关系,也会让自家的孩子们跟顾鸿写写信,打打电话,这叫给孩子铺路,铺前程。

相比之下,顾谨自己就比较颓,小民和小宪还是二鬼子心态。

也就怪不得顾鸿会生气了。

而退一步说,顾谨判断,走私犯们真正的背后大佬,幕后后台,就在顾鸿认识的那帮老领导里头,他们熟悉顾鸿,了解顾鸿,甚至比顾谨还了解,栽赃嫁祸,当然就很容易了。

但具体是谁,还需要他进一步的查证。

总之,离老爷子忙完,还有一周时间,抽丝剥茧,顺藤摸瓜,继续往下查吧。

……

转眼周末,小民计划的是全家一起去烧烤,但顾谨和林珺早早起床就出门了。

小民有点失望,但也没办法,随他们去了。

不过成年孩子,父母不在,正好自由自在的享受一顿烧烤,岂不美哉?

小民和小宪在身高和智商方面碾压法典,他就是他们的小苦力,负责搬食物,帮小宪拎啤酒,给小民背医疗包,而妹妹,则是他们相互较量的法宝。

她更喜欢大哥还是二哥?

她觉得他们俩谁更优秀,他们喜欢在妹妹面前争论这个。

走到公交站旁,半夏说:“不要吵啦,我觉得点点哥哥最棒了。”

他们身高体健,却不肯提东西,可怜的法典哥哥像个八袋长老一样,脖子上是包,手里拎着民,背着好几个大包,在半夏看来,法典比他俩优秀多了。

但小民和小宪并不觉得,对视一眼,一起笑。

成绩过人,身高拔尖,体能过人的他们,从来不认为法典会比他们更优秀。

“不不,半夏,你法典哥哥成绩太差了,他就是个思丢笨,跟着二哥一起拼,stupid,思丢笨。”小宪一脸悠哉的说。

半夏好气,坚持说:“不,法典哥哥才不是思丢笨,他比你们都厉害。”

小宪说:“半夏,他很笨的,到现在连马里奥的第一关都打不过。”

“我不管,反正法典哥哥最厉害,我不要你抱,我要点点哥哥。”半夏更不高兴了,干脆连蹬带闹,小民正好要抢来抱她,可小宪又不愿意给,俩人于是就着一个妹妹,闹来闹去的打嘴仗。

最后还是法典来当和事佬,他说:“好啦好啦,我笨就我笨,世界上笨人多得是,我们还不是活的好好的?咱们好好走路,不闹了,行吗!”

四个孩子一台戏,吵吵嚷嚷的坐上公交车,就往东海港去了。

……

再说林珺这边,她和顾谨早早就到东海港了。

海花港是商用,货用港口,而东海港则是游轮,客渡港口,再加上它的南面有一片非常大,又干净的海滩,这算东海市的名片,是个旅游胜地。

商户大多开门晚,一般要到上午九点才会开张。

但这才上午八点半,林珺就来敲曹芳家的卷闸门了,边敲边喊:“曹芳,我知道你在里面,赶紧给我开门。”

在这种旅游胜地开名烟名酒店其实很赚钱的,按理曹芳应该在市里买几套房,但她并没有,反而,自从被林珺赶走后,俩口子带仨闺女,全住在这间小铺子里。

而这地方,并排有三间铺面,全是属于曹芳的。

可她并没有在市里买房子,这就是见识和眼界的问题了,买大房子是为了享受生活,但像曹芳那种从小穷惯了的人,她不需要享受,要的,只有钱。

大清早的,开门的是曹芳的大闺女,一个十四五岁的丫头,按理该上学的,但是辍学在家,在守铺子,拉开卷闸门,一看林珺,是认识的人,揉着眼睛问:“阿姨,你有啥事儿吗?”

“去,把你妈喊下来,就说我要算房租。”林珺说。

旅游景点的铺面嘛,并不大,后面隔了两层,上面是通铺,下面起居。

这会儿,曹芳正在后门口烧水煮蛤蜊,一听林珺来了,有点纳闷的。

因为她和顾灵约好的,正是今天给钱,并且,她把顾父所谓的,‘嫖’过的证据还给顾灵,其实证据只是个幌子,她也是受人之托,帮忙办事的。

怎么顾灵还没来,大清早的,来的反而是林珺?

她丈夫老李是个精瘦黝黑的,四十多岁的男人,这会儿在二层夹板楼上,也正在忙自个儿的,探了脑袋出来在看下面,曹芳示意老李把脑袋缩回去,转身出来了:“哟,林珺,一大清早的,你有啥事吗?”

林珺双手抱臂,拍玻璃柜:“我的房租呢,你啥时候还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