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十三章(2 / 2)

加入书签

“虽不知你们和我母亲到底做了什么交易,但今日,姑且先清算一番吧。”

“为我父亲,为阿辞。”

照慈早就不耐烦红莲女的闲言碎语,听见崔慈这罕见的战意盎然的话语,朝身旁众人朗声笑道:“诸位,合力将他们击杀于此,每个人头赏千金。”

崔慈朝她挑了挑眉头,其间意味大约是,不是你的钱果然花起来不心疼是吧。

一众江湖人士在警戒之余立时显出摩拳擦掌的兴奋。

这群人并非谢子葵随意招募,他以衔刃山庄的定制兵器为报酬,招募时吸引了不知多少人来。

若说天下武林中人最追捧的兵器,莫过于衔刃山庄的出品。然衔刃山庄屹立江湖数百年,发展至今,有一套自己的规矩。他们的主顾,要么财力足够,要么战力足够,要么缘分足够。前二者算是容易满足,尽管符合之人也不算太多。后者玄之又玄,无人说得清这个缘分具体所以然。

而谢子葵此番招募,就是缘分。他从中挑去了一众身手不算鲜有敌手但也能称绝佳的人随行。虽照慈不知晓他如何让这群人信服,但她相信他,并不多问。

红莲女早知此战避无可避,刚刚那番对谈也不过是为了离间他们二人,亦和那头目示意。

双方人数相差不算太大,金刚乘之人有备而来,自然摸过他们的底细。只是他们从安西而来,一群胡人终归惹眼,又或许是燕王妃先前给的情报误导了他们,倒也没带太多人。

一时间兵刃相见。

金刚乘弯刀者众呈包围之势将他们一行团团围住,手持长剑或长枪之人交错掠阵。

见此阵仗,刚有些喜形于色的江湖人不由得收敛神色,屏息凝神。若单打独斗,实在谈不上谁更有胜算。可他们本就是被谢子葵临时召集,碰上有组织的对手,胜负就难讲了。

果然,照慈一方很快显出颓势。

原因倒并非这群江湖人和太行他们配合的不好,在于金刚乘的诡秘路数。弯刀者于内圈在打斗时念诵经文,语调怪异,似吟唱似恸哭。旁人不知,照慈听出他们乃是用梵语念诵的《大日经》。

众人心神不定,很容易就被那奇诡的腔调吸引过去,欲要分辨口中言说的内容,又伴有掠阵之人短促频繁的兵刃敲击之声,就连太行都自乱阵脚。两人暗卫也多数下场,他们虽不惧死,但要兼顾着保护他们俩,一时也无法破阵,双方勉力僵持。

金刚乘并不对照慈和崔慈二人下死手,一心盯着武艺最为高强的谢子葵和太行,他们二人腹背受敌,谢子葵的红衣上都能看见不断洇出的暗红痕迹。

照慈闭了闭眼睛。

若说有谁能无视他们的干扰,那非她莫属。无他,这些经文,她也曾日日听日日诵。

她睁眼时环视四周,瞧见立于远处马车旁护卫着伤员的棠物宜,未有犹豫,掏出怀中骨哨吹响。不多时,有人从高处跳到她身边,手中是棠物宜的银针。

照慈看去,来人是严月,却不是十二月。说来好笑,崔慈为手下暗卫的取名方法也算有心,皆以生辰月份命名。他二人都于十二月出生,不过十二月早一步来到王府,占了这个月份,后来者只能叫别称。

她在人群里看了一眼,暗卫都戴面巾,兵荒马乱间也找不到十二月。没有多留心,她将银针尽数捏在五指之间,突然飞身而去。

短刀长剑兵刃加身,照慈只攻不守,指间银针四面八方朝敌人面门射去,不求准度,只为要他们下意识防备之时的一瞬分神。

长剑直刺,或劈或撩,对方胜在步伐迅捷而灵敏,出乎谢子葵意料的是,照慈竟也不遑多让。很快他便知晓她欲擒红莲女,但弯刀者迅速回过神来,复又聚拢围攻她。兵刃长则易守,可她招招只为制敌,弯刀层层划过周身,虽不致命,但也见了不少血口。

这般不要命的打法也逼得金刚乘出手越发狠厉。眼见一柄长枪朝她后心而去,谢子葵瞠目欲裂,不顾朝他砍来的弯刀,想强行突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