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十九章(1 / 2)

加入书签

**抱歉这周三次元有些情况没有更新,六七月冲刺备考可能不太稳定,不会弃坑的!!!

不日便到了赴宴时刻。

谢子葵听闻照慈要去京郊,说起衔刃山庄亦在不远处有一处温泉庄子。

想到她近日疲乏,便很是兴致勃勃地提议他先去那里打点好,待她宴席结束,一起泡泡温泉解解乏。

照慈自然不会拒绝。

只她听见温泉二字的时候,投来的揶揄目光让谢子葵一头雾水。反应过来之后,面红耳赤的青年本想说明明是她自个儿想多了,可他思索片刻,倒是觉得她这个反应提醒了他。

看来是需要好好准备一番。

泰宁侯的别邺位于城东,离太子在东田建的揽阔院离得不远。

安王于西北郊外有一处府邸,人称西邸,建制和规模皆与揽阔院相当。

在京郊建造别邺,本就是历朝历代高门贵族的传统。前朝末年之时,国力衰落,积贫许久,那些别邺无人打理维护,便渐渐荒废。

世家复起之后,又将这传统拾了起来。

这些历经几朝的世家建立别邺,乃是“以娱休沐,用托性灵”,为彰显自己的高尚情致,往往选址在远离人烟的静谧之处,是谓“荒径隐高蓬”的隐居之志。其内里必然是另一副生机盎然的田园美景,要的是鱼戏新荷动,求的是鸟散余花落。

内外景致的差异确立了他们与寻常农户或富贾豪绅的天壤之别。

偏偏本朝新贵们附庸风雅,未解其中精髓,只一股脑地争相建起别邺。

京郊多山,平整的土地并不算多,世族们那些僻远幽静的土地皆为继承,千金难买。是以新贵们退而求其次,而今京郊不远处的庄园已是鳞次栉比。每到休沐,盛饰马车于城门处络绎不绝。

照慈今日亦是其中一员。

混在这一长串的马车里,燕王府的车架便算不得显眼。

旁人见这马车眼生,本还在观望她是哪家的人,见她朝泰宁侯的过溪园而去,便齐齐收了目光,不再打量。

泰宁侯出身微末,为人豪放,虽常于园中广邀亲朋好友同聚宴饮,但并不与朝中同僚多往来。他倒也曾主动相邀过,只他交友不拘对象,无论是名僧大儒,还是贩夫走卒,他都乐意与之相交。

世族自恃身份,不愿与之相对畅饮;新贵唯恐遭了他人白眼,亦不来赴宴。

久而久之,泰宁侯这处过溪园便成了京郊颇为特殊的存在。

过溪园当真是个直白的名字。

入幽径,过青溪,见东山,方至过溪园。

青溪的一条支流贯穿庄园始终,似是引路人,带着初来者找到位置。

马车尚未停稳,远远瞧见影壁处候着一人,见车马驶来,走上前来。

照慈看着那身影,撇了撇嘴,把车帷放下。

来者自是乔装打扮后的崔慈。

她虽不觉得自己有任何亏欠于他的地方,但回想起那日的情境,她以为他会选择尽量避免同她有不必要的接触。

因而小厮拿来车凳,挑开车帘时,她只是对他颔首致意,下一刻便转开了视线。

却有青衫大袖飘荡眼前,其上丛丛密布的曼陀罗暗纹在阳光下分外显眼,欲要从衣衫上攀爬出来,沿着周边一切生物攀爬向上。

照慈眯起眼睛,终于发现了自己当日遍寻不得的衣物去了何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