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节(2 / 2)

加入书签

这事大家还真不知道,没想到平时看起来乖巧的赵青青竟然还做过这样的事情。

出了这事,回去的路上,大家也不怎么敢说话了,一路上都是静悄悄的。

但是没到一下午,赵雨笙和张大凤回来路上发生的事情就传遍了整个赵家庙大队。

有的人觉得赵雨笙说要给她娘养老是在说大话,自古以来哪有闺女给老人养老的,但是有的人却觉得赵雨笙这丫头真是有志气,说不定王桂灵将来还真能享她的福。

不过对于赵雨笙说的一些陈年往事,村里人倒是很兴奋。

据张大凤家邻居说,当天晚上就听到了张大凤丈夫的怒吼声和张大凤的哀嚎。

现在她正在看自己的淘宝页面,今天这大半天,货物又卖出去不少,泥鳅已经卖光了,只有螺蛳还剩下一斤,现在的账面余额是26元。

看到这个收获,赵雨笙不禁笑得眉眼弯弯,才不过两天的时间,自己不但收获了淘宝系统里的26块钱,而且自己手里还剩下五块钱,以及三斤玉米面,还有酱油醋。

照这样下去,她很快就能带她娘过上好日子了。

第9章 大妗子

等到赵雨笙做好晚饭,就看见她娘眼泪汪汪的推门进来。

赵雨笙见状连忙走上去,道:“娘,你这是咋啦,谁欺负你了,你跟我说,我给你出气去!”

赵雨笙说着还撸了撸袖子,做出一副要出去打架的样子。

王桂灵看到这一幕眼泪不争气的就流了下来,她一把抱住自己的女儿道:“娘的好闺女。”

赵雨笙愣了愣,突然想到不会是娘她知道自己今天在牛车上和张大凤干仗的事儿了吧,于是有些尴尬的说道:“娘,你放心吧,那个张大凤他以后再也不敢欺负你了。”

王桂灵摇摇头,说道:“你个傻孩子,让她说两句娘又不会掉块肉,你跟她置什么气,要是真打起来了,你个小姑娘咋打得过她个天天下地的老娘们。”

“嘿嘿。”赵雨笙笑了笑说道,“那我不是看着车上还有别人呢嘛,就算是真打起来了,有大家拉架她也不会把我咋样。”

赵雨笙当时当然没有想这么多,她就是怒火中烧,想要新仇旧恨一起报,恨不得将张大凤的嘴给撕了。

看到王桂灵还是一副眼泪汪汪的模样,赵雨笙故意笑着说道:“娘,你是不知道,这个张大凤有多可笑,她自己儿子儿媳妇都不孝顺她,她还看你的笑话,娘你别看我是个闺女,等将来你肯定比她过得好。”赵雨笙说着还拍了拍胸脯。

赵雨笙不说还好,她一说,王桂灵又落了泪,道:“你这傻孩子,说啥胡话呢,等你嫁了人就是别人家的人了,到时候你能看我一回两回,还能天天来看我?你不用担心娘,娘身子好着呢,自己能养活自己。”

赵雨笙到现在才明白原来王桂灵自己心里也从来没有想过让女儿养老,想到这里赵雨笙不禁也有些鼻酸,道:“娘,您胡说啥呢,你就我这么一个闺女,我不给你养老给谁养老去,娘,您放心,以后我不管去哪我都带着你,上大学也带,工作了也带,结婚了也带,等到以后我还指望您给我看孩子呢,好不好?”

王桂灵一边擦泪一边说道,“好、好。”

但是赵雨笙看出来了,王桂灵根本没有想要跟她走的意思,赵雨笙也没有继续劝说,反而在心里暗暗想到,自己一定要多赚点钱,等自己去念大学了,就在学校附近买个小房子,将娘接过去。

“娘,你别哭了,我还有好东西给你看呢。”赵雨笙拉着王桂灵进了厨房,指着她带回来的三斤玉米面和酱油醋道,“娘,您看,这玉米面是我同学交的学费,这酱油醋是我用别的同学给的钱买的,还有这个。”

赵雨笙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两块钱递给王桂灵道,“也是他们给的学费。”

王桂灵呆呆的看着面前的这一切,不可置信道:“这都是你同学给的学费?”

“嗯。”赵雨笙毫不心虚的点了点头道,“对啊。”

“这、这会不会太多了,会不会出事啊?”王桂灵拉着赵雨笙有些惊慌道。

赵雨笙心道,这算什么呀,等以后我拿回来肉和白面才多呢。

但是赵雨笙面上一本正经的跟他娘说道:“娘,你看着这些多,但是您想想用这些换一个能上大学的机会还多吗?”

王桂灵这样一想,果然觉得安心了不少。

“好了,娘咱们快吃饭吧。”赵雨笙将窝窝头从锅里拿出来,下面是玉米糊糊,因为今天有醋,所以她还凉拌了个黄瓜。

娘俩正吃着饭,就有人将门敲响了,赵雨笙放下筷子将大门打开,看到门外的人惊喜道:“大妗子,你咋来了?”

来人正是赵雨笙的大舅妈,在他们这边的方言中,舅妈叫妗子。

葛银环进门笑道:“我这不是听说你终于放假了,过来看看你,你们娘俩已经吃上了。”

葛银环说着将篮子递给赵雨笙,说道:“这是你大舅让我给你拿来的。”

赵雨笙笑吟吟的掀开布看了看,里面是几块碎豆腐。

别看是碎豆腐,现在的豆腐可是稀罕东西,一般人都还买不到呢。

但是赵雨笙却能时常吃到碎豆腐,至于原因那就说来话长了。

王桂灵的娘家就在不远的张王庄大队,解放前赵雨笙的姥爷置办了一个豆腐坊卖豆腐,等到解放之后,政府来清查家产的时候,虽然赵雨笙的姥爷家里只有两亩地,但是因为有个豆腐坊,所以还是被评为了中农,解放之初赵雨笙姥爷还卖了几年豆腐,等到后面政府不许私人买卖之后,这个豆腐坊就停了。

但是前几年成立公社,公社里要办一个豆腐坊,专门在公社的供销社里卖豆腐,赵雨笙姥爷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就立刻带着大儿子,也就是赵雨笙的大舅王建平去找了公社的主任,表示自己愿意将家里闲置的磨豆腐的工具捐给公社。

公社主任将赵雨笙姥爷表扬了一番,夸他是觉悟高的好群众,还顺带着将会磨豆腐的王建平安排在了豆腐坊里上班,虽然王建平还是农业户口,但是却不用下地了,每天还有七个工分,每月还有十几块钱的工资,偶尔还有票发,这待遇跟公社学校里的老师都差不多了,引得大家都十分羡慕。

这几年王建平夫妇一直很照顾王桂灵母女,所以赵雨笙对于他们一直都很亲近。

“嫂子,快坐下吃点。”王桂灵又拿了一双筷子说道。

葛银环摆摆手,坐下说道:“不吃了,我在家吃过了,这不是她大舅听说雨笙高考完回来了,叫我来看看。”

“她有啥好看的,上个学还劳苦功高了?”王桂灵说道。

葛银环露出不赞同的神色道:“咋不劳苦功高,看看这十里八乡的,上了高中的能有几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