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7节(1 / 2)

加入书签

高秋梅的娘闻言惊讶道:“他哪来的洋车?”

高秋梅的嫂子这就不知道了,摇摇头道:“管他从哪来的呢,反正比坐着牛车去张王庄有面子。”

“这倒是。”

高秋梅的娘也很满意,王家那边借来一辆自行车接新娘子,也是看中自己闺女啊。

等到王保国到了,看到高秋梅之后就移不开眼睛了,高秋梅被他看得脸通红。

高秋梅的嫂子抓到机会问了一句自行车的事儿,王保国还没有来得及开口,他的兄弟们就七嘴八舌的说了起来,当听闻这辆自行车是属于王保国了之后,高家就更高兴了。

也没有为难王保国,就让他顺顺利利的接了新娘子走了。

王保国骑自行车带着高秋梅在最前面,后面还有一辆牛车,上面放着高家的陪嫁,两床被子,一个包袱,一个大木箱子,一只木桶一个木盆,毫不夸张的说,在十里八乡已经算是最多的嫁妆了。

这是赵雨笙第一次见到高秋梅这个表嫂,一双杏眼不算很大,高鼻梁,脸型偏圆,小麦色的皮肤,不是大美人,但是却很耐看,是长辈们最喜欢的贤妻良母的长相。

高秋梅娘家的亲戚来的也不少,她有两个哥哥,一个弟弟一个妹妹这次都来了,还有两个嫂子,以及各种七大姑八大姨。

但是看到王家准备的新房虽然不是新建的,但是却刷了大白,还打了两口大木箱子,新床,还有暖水壶,心里就满意的不行了。

中午的宴席也很丰盛,一只猪做了大半只,剩下的是留给王雪的订婚宴和过年吃的,每桌还有一条两斤以上的鱼,一盆土豆炖鸡,玉米面和白面两掺的馍馍管够。

大家纷纷的竖起大拇指说王家办事办的体面,可谓是挣足了面子。

王建平平时不苟言笑,今天脸上的笑容也没下去过。

等到大家伙走了,赵雨笙都感觉自己的胳膊都抬不起来了,烧了一上午的火,还帮忙端菜,最关键的,还是那句话,自家人都来不及吃饭。

将碗和-盘子都收拾好了,他们才顾得上坐下来吃一顿饭。

等到吃过饭就回家了,至于闹洞房,实在是太累了闹不动。

等过两天还要参加小雪的定亲宴,不过好在他们就是女方了,只用带着嘴去吃就好了。

回到家门口,赵雨笙却察觉到了一道目光看着自己。

她转头看去,就看到一个短发的中年妇女抱着一个孩子正在仇恨的看着自己。

这个目光,让赵雨笙一下子就想起了这人的身份,赵青青。

时隔两年不见,赵雨笙的变化不多,不,应该说越来越好看,越来越有气质了。

但是反观赵青青,现在的赵青青看起来如同四十岁的中年妇女,骨瘦嶙峋,浑身上下都散发着一种怨气。

宋安懿也察觉到了赵青青怨恨的目光,他上前一步挡住了赵雨笙。

赵雨笙垂下眼眸,刚过二十岁的花季少女就被折磨成了这样,可怜吗,当然可怜。

但是能怪谁呢,这个世界上,每个人脚上的泡都是自己走出来的。

就是不知道赵青青如果回到三年前,还会做这样的选择吗。

三年前的赵青青,长相甜美,也是附近几个大队里许多小伙子的女神,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完美,她本该知足。

但是嫉妒之火却让她失去了理智,做出了蠢事,既然做了,就要承担后果。

“她就是赵青青?”

宋安懿也猜到了赵青青的身份。

赵雨笙点了点头道:“对,就是她。”

“我听你二大娘说,她刚嫁过去的时候就天天挨打,但是自从生了孩子就好多了,不过隔三差五的也挨打。”王桂灵叹了一口气道,“其实如果她哥给她撑腰的话,黄家也不敢这么嚣张,但是她哥她嫂子根本就不管她。”

第181章 订婚

王雪的订婚宴在霍家举行,赵雨笙他们作为娘家比较亲近的亲戚也去参加了。

霍家就住在距离纺织厂不远的一个小院子里,小院子收拾的很规整,霍父看到他们十分的热情,拉着王建平满嘴的亲家。

大家进了屋坐下,霍家的人也不少,霍明达三个姐姐都结了婚,带着丈夫和孩子,满满一屋子人。

霍大姐听到葛银环的介绍后,笑着说道:“小雪跟她表姐关系挺好的呗,订婚宴都来了。”

赵雨笙闻言脸上的笑容不变,心里却已经将霍大姐骂了一遍了,不就是觉得王家这边来的人多了舍不得饭钱吗?

至于吗,还能把你吃穷了咋的?

霍明达忙闻言道:“大姐,你不知道小雪表姐表姐夫都是大忙人,这是好不容易才回老家的,人家小雪表姐在京城念大学呢。”

霍家人闻言纷纷惊讶,还真不知道王家还有这么一门亲戚呢,

“我们家明达在宣传处上班,可不是一般的工人,过几年当个干部也是有可能的。”霍母对葛银环一脸高傲的说道。

葛银环闻言脸上的表情僵了一下,但是还是说道:“是,明达这孩子能干聪明。”

霍母闻言点了点头,勉强说道:“其实小雪的工作也不错,起码也还是个正式工。”

赵雨笙闻言差点没笑出来,小雪早就转正了,而且是个会计,不管到了哪个单位,会计都是很吃香的啊,怎么到了霍母的嘴里就变成不错了。

等到霍家的饭菜上来,赵雨笙他们的脸色就更差了,就一碗干豆角炒肉,一个炒鸡蛋能看的过眼,剩下的白菜炖粉条,炒土豆丝,这算是什么事儿啊,订婚宴整的这么寒酸。

等到从霍家出来回家的路上,每个人的心情都不算太好,就连王雪这个傻丫头都看出来不对劲儿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