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4节(1 / 2)

加入书签

赵雨笙和王桂灵听了之后都感谢花大姐跟她们说这些,要不她们还得抓瞎一段时间呢。

“对了,你们来是想买点啥?”

花大姐道。

赵雨笙道:“就买点家里常用的东西呗,先看看布吧。”

家里还是挺需要布的,弄个沙发罩桌布啥的,所以也不需要买太好的,就扯了几大块深色的布就行了。

然后还有香皂牙刷啥的日用品,还有坛子什么的,零零碎碎的买了一大堆,赵雨笙直接将宋安懿给她的各类票据用的差不多了。

然后又去了粮店,今天是二十五号,花大姐说的果然没错,粮店里已经没有多少粮了,粮店的工作人员也是带搭不理的。

赵雨笙手里的粮票不少,有宋安懿这两年攒下的本地粮票,还有来这里之前她换的全国粮票,以及高明慧给的那些,加起来统共有三百多斤。

不过赵雨笙自然不敢一下子买这么多,那也太扎眼了,就买了二十斤白面,三十斤玉米面,还有十斤的大米,王桂灵作为一个地道的北方人,特别不习惯吃大米,每次吃白米饭都会胃胀不舒服,所以买大米就是为了煮个粥啥的。

油票啥的她也有,又买了一斤油,她倒是想多买,但是在现在这个人均每月一两油的时代,一斤油就差不多是一个人一年的量了,再多就太夸张了。

然后娘两个看着地上的一堆东西也是犯了难,赵雨笙感叹没想到自己到了六十年代也有买东西买到拿不清的一天,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难过。

其实东西不重,主要是有两个坛子,实在是不好拿。

“咦,弟妹。”

这时候赵雨笙好像有人在对自己说话,抬起头一看,竟然是有过两面之缘的何远聘。

“原来是何大哥,何大哥也来买粮?”赵雨笙笑道。

“这不是又到暑假了,我们家那两个小的又来了,俗话说得好半大小子吃死老子,我可不得勤往这边跑着点。”何远聘说着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然后看到赵雨笙身边的王桂灵,道:“这位是?”

赵雨笙介绍道:“这位是我娘,娘,这位是驻厂军代表何远聘何大哥。”

“你好,何代表。”王桂灵打招呼道。

“你好,呃……”

何远聘喊赵雨笙弟妹,按理来说应该喊王桂灵婶子啥的,但是看着王桂灵这比自己年轻不少的脸,这嘴就是张不开啊。

第192章 扯闲话

王桂灵也看出了他的尴尬道:“我姓王,何代表叫我王大姐就行,咱们各论各的。”

何远聘闻言也松了一口气,道:“王大姐你好。”

实在是王桂灵这张脸太显年轻了,叫王大姐都有些勉强,他和王桂灵站在一起,怎么看她都比自己年轻个十岁啊。

只能说王桂灵这几年吃得好,过得舒心,保养得好,整个人都逆生长了。

真是一点都看不出来当年在赵家庙大队时得样子,那时候又黑又瘦像是个五十岁的老妪,现在人也胖了,皮肤也白了,脸上的皱纹都少了很多,再加上王桂灵本来就长得好看,不然也生不出赵雨笙这样漂亮的女儿来,所以现在看起来也就三十五六的样子。

何远聘看到她们脚底下的东西,道:“这东西太多了,你们娘俩恐怕搬不回去吧,我帮你们。”

“不用,不用,我们能弄回去。”王桂灵忙摆手道。

何远聘却直接将粮袋子背在身上了,道:“别客气,我跟小宋啊交情好着呢。”

赵雨笙和王桂灵无奈也只能拿起剩下的东西跟上。

一路无话,实在是何远聘不知道跟两个女人说什么,一口气上了楼,倒是引起了大家伙的注意,一来是是因为何远聘,二来是因为她们买的东西实在是多了点。

将东西放下后,王桂灵忙倒了水给何远聘,何远聘也不推辞,一口气喝完放下水杯子道:“王大姐,弟妹,那我就先回去了。”

赵雨笙道:“何大哥有事那我也不留你了,过两天我们家请客吃饭,何大哥一定要来。”

何远聘爽朗一笑道::“你不说我也来,我先走了啊。”

何远聘刚走,张芳杏和李小花便笑着进来了。

张芳杏看了看放在客厅的东西,然后将目光移开道:“你们家这房子拾掇的真好,瞧着又干净,又好看,跟你们一比我们家简直就是个狗窝了。”

“瞧张姐说的,这不是我们刚结婚,就随便拾掇了一下,看张姐你可是个利索人,要是你家里都是狗窝,那叫我们这些人可咋说。”

赵雨笙笑着说着,不就是商业互吹嘛,这题我会!

李小花倒是自从进来眼睛就没离开过赵雨笙买回来的东西,语气酸溜溜的说道:“小赵家里跟咱们就是不一样啊,我可不敢买白面,更何况一下子买这么多。”

赵雨笙脸上的笑意减了几分,道:“这不是我们家老宋之前一直吃食堂,攒下了不少的粮票,我看着再不用就过期了,干脆就多买些了。”

张芳杏闻言点头道:“就是这个理,将粮食存到家里也好。”

说罢张芳杏又说道:“我们帮你们吧。”

“唉不用不用,就这一点活,哪里还用的上你们帮忙啊。”王桂灵拒绝道。

张芳杏也没坚持要帮忙,毕竟这时候谁家里有点东西不想藏着掖着啊。

便笑着告辞了,只是李小花就像脚下生了根一样不愿意离开,张芳杏心中暗道以前怎么没看出来这个李小花这么没有眼色,说道:“小花,时间也不早了,不如咱们一起去做饭吧。”

李小花虽然不愿,但是还是跟着张芳杏离开了。

王桂灵道:“这个张芳杏看着倒是个知道进退的人,就是这个李小花……”王桂灵说到这里摇了摇头。

“管她干什么,不喜欢不来往就是了。”赵雨笙的原则就很简单,处得来处,处不来不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