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6节(1 / 2)

加入书签

王桂灵对叶圆说道:“跟你爹娘说一声,我一会儿去看他俩。”

“哎!”叶圆脆生生点头答应。

二大娘拉着王桂灵的手颇为感叹道:“之前你来信说到琴岛生活了,我还念叨着离得这么近,你们过年回不回来,没成想你过完年回来了,雨笙跟你女婿呢,咋没一起回来?”

王桂灵笑道:“雨笙怀孕了我没让她回来,本来也没想着回来的,这不是我侄媳妇生了,我就想着正好回来看看,雨笙跟小懿也劝我回来,我这不就回来了。”

二大娘闻言惊喜道:“雨笙怀孕了,那这可是大喜事。”

王桂灵眼中带着笑意,显然很赞同她的话,继而问道:“小莲呢,有好消息了吗?”

小莲只比赵雨笙小两岁,去年也结了婚,按照老家这边的习俗不算早也不算晚。

提起小莲,二大娘脸上的喜色淡了好几分,摇头道:“还没有,因为她到现在还没怀上,她婆婆没少磋磨她。”

王桂灵惊讶道:“咋回事?她那婆婆也忒着急了,这才结婚才一年。”

二大娘生气道:“当时这门亲事做得还是太急了,没打听清楚,她那婆婆可不是好相处的,现在就是可怜我的小莲在恶婆婆手底下受气了。”

说着她们到了二大娘家里,二大娘给王桂灵倒了热水,叹了一口气,道:“我现在心里也着急,之前托人打听了几个偏方。”

王桂灵现在每天听赵雨笙说这些,也知道偏方害人不浅,忙道:“可别,你要是真着急,不如让她跟我去琴岛吧,让雨笙给她看看,自己人看看总比吃偏方放心一些。”

二大娘闻言皱眉道:“这倒是也行,就是她婆婆那边,不知道同不同意。”

“反正这段时间地里也没活,就说去看看雨笙。”王桂灵道。

二大娘点头道:“行,那我回头跟她说。”

说着二大娘又说起了一件事,道:“对了,还有两件事,我正打算给你写封信告诉你呢。”

“啥事啊?”

王桂灵问道。

二大娘说道:“第一件事就是去年咱们大队来了几个城里的知识青年,现在没地方住正凑合着住在大队部呢,这不是你长期不在家里,所以就有人说想让他们住到你家里去,大队书记说你们不在也不好越过你们直接让人住进去,本来也想给你写信的,这次你回来了,估计就要当面说了,你可得有个准备。”

王桂灵点头皱眉道:“这两个知青人咋样啊?”

二大娘道:“俩小伙子,看着挺精神的,平时接触的不多,也没听说有啥不好的地方。”

王桂灵笑道:“反正我跟雨笙都不在家里,屋子空着也是空着,时间久了还少人气,要住就住吧。那第二件事情呢?”

二大娘神色复杂道:“你的户口还在咱们大队,但是你人已经不在大队里好几年了,就有人没事找事。”

王桂灵的脸色也有些不好看了,道:“说我不参加劳动?”

二大娘点了点头道:“是,不过也就那么一两个人,大家伙心里也都是清楚的,你虽然不下地,但是你也有基本的口粮。”

第248章 回礼

王桂灵皱眉道:“是谁说的啊?”

二大娘看着王桂灵脸色道:“有一户你肯定能想到,就是赵青青他们家,还有一个人你肯定想不到,赵元媳妇丁晓春。”

王桂灵闻言脸色很不好看,因为赵雨笙从小和赵元一起长大,感情很好,以前赵元和丁晓春结婚,她们还特意的包了大红包,赵雨笙还送了礼物,没想到丁晓春做出了这样的事情。

虽然这些年王桂灵在大队里一直有基本的口粮,但是她从来都没有拿过,一来是家里不缺这两三百斤的粮食,二来是她觉得不下地劳动也就不好意思拿这些粮食了。

但是按照国家按劳分配的原则,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但是不劳也有粮食,不过是最低的口粮而已。

王桂灵这些年也成长了不少,知道了这件事情也没有慌乱,而是对二大娘说道:“没事,这件事情我心里有数了,反正我没做亏心事啥也不怕,你也别担心了。”

过了一会儿王桂灵去赵吉福家里的时候,他果然也说起了这两件事情,第一件事王桂灵没有什么意见就答应了,至于第二件事情,赵吉福抽了一口旱烟道:“这事儿你也别太担心了,这些年你没从大队里拿粮食,别人不知道但是我心里一清二楚的。”

王桂灵想了想,道:“这事儿也不好总这么拖着,等我回去跟雨笙商量商量,毕竟我一直不干活队里还有我的口粮,我心里也挺不好意思的。书记,你放心我肯定不占队里的便宜。”

赵吉福闻言有些惊讶的看着王桂灵,他发现王桂灵变了,这种变化不仅仅的外表的,性格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的王桂灵可从来不会这么淡定又理直气壮的说话的。

赵吉福不由得感叹着这京城的确是个好地方啊。

王桂灵却不再纠结这件事情了,从包里拿出两瓶好酒,还有一条烟,道:“这都是雨笙特意让我给您带的。”

赵吉福见状脸上露出喜色,但是却说道:“这是干啥,孩子刚上班也不容易,有这钱不如攒着。”

赵吉福的老婆看到后也附和道:“知道雨笙心里惦记我们就成了,这东西千万别了。”

王桂灵道:“这我可做不了主,我来之前雨笙千叮咛万嘱咐让我给你的,还说小时候就说了将来长大了要给大爷买烟,一定要言而有信,现在可不能食言。”

赵吉福闻言心里更加的高兴,任谁知道有人还在一直惦记着自己都会高兴的,而且赵吉福心里清楚的很,现在赵雨笙这么出息,对自己根本无所求,相反,说不定有一天自己还得求到赵雨笙的头上去,所以她给自己带礼物,就是纯粹的惦记着自己这个长辈。

等到王桂灵离开了,赵吉福的老婆颇有些感叹道:“我看桂灵的变化还真是大,就连说话都有些文绉绉的,什么言而有信、食言啊,听得我还怪不习惯的。”

赵吉福抽出一包烟爱不释手道:“这就叫跟啥人学啥样,雨笙是大学生,她女婿也是大知识分子,时间久了可不得染点文气吗?”

赵吉福老婆闻言叹气道:“你说的有道理,所以说啊,等咱们有了孙子一定让他好好念书,将来也考大学,进城里去当干部,当工人。”

赵吉福颇为赞同的点了点头,在这个年代,当工人是所有农民的最高理想。

从赵吉福家里出来之后,也是不是冤家不聚头,王桂灵就看到了赵青青的娘柳花。

柳花本来就比王桂灵大几岁,再加上常年的操劳,现在两人面对面,任谁看了都觉得是两代人,觉得柳花至少比王桂灵大了二十多岁。

柳花看到王桂灵就单纯是一副看见仇人的眼神,至于王桂灵现在基本上已经不把她放在心上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