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8节(1 / 2)

加入书签

瞧见沈秋那抬头的动作,然后又看了下沈窈和徐大妮的相处模式。

周琪与林汐相视一眼,两个人忍不住抿着嘴笑了。

她们不禁感觉小秋这个模样,好像有点儿可怜兮兮的。

四个人抬步走到徐大妮的面前,礼貌的向她打招呼。

听到几个人的问好,徐大妮也笑着朝他们点了点头。

第292章 村子里的变化

郑承东与沈窈说了一声,然后和君七把车开到沈家小院的外面停着。

沈窈挽着徐大妮朝着村里走,一行人刚走进村子,就遇到了不少的乡邻乡亲。

“哎哟,这是沈窈那丫头吧?”

“窈丫头都好久没回来咯…”

“沈丫头,这次回来准备待多久啊?”

“窈窈,有空就来婶子家串门哈…”

“小秋嫁人了过得不错啊,红光满面的,那张脸圆乎乎嘞,也比以前更好看了。”

一群人七嘴八舌的围着沈窈和沈秋说道。

那张张偏瘦的脸上全带着高兴的笑容,态度也十分地热情随和。

“呆一个月再走。”沈窈面带着微笑跟乡亲们打招呼,浅浅的笑道,“感谢各位的关心,等我回家放好行李,再出来跟大家闲聊。”

徐大妮一手拉一个闺女,对着大家说道,“麻烦让让哈,几个丫头赶了好几天的路,都累坏了,先让她们回家休息一下,有什么事情等明儿个再说。”

听到这话,乡亲们也不好意思再拦着路,笑呵着应付了一声,便放几个人过去了。

走出人群,沈窈不由长长的松了一口气。

她发现自己一年没有回沈家村,村里的乡亲们变得越来越热情了。

那随和可亲的笑容,弄得自己还真有些不习惯。

她记得自己以前在村里的时候,跟大家相处的时间少之又少,也没有说过几句话,关系都比较陌生啊。

可是什么时候,这一切竟发生变化了?

想到刚才的场面,沈窈不禁一头雾水,不知道咋回事,她总感觉乡亲们的态度有点儿反常。

“我的老天,这群人也太热情了吧,啥时候,咱们村里的乡邻关系变得这么和谐起来啦?”

沈秋深呼吸了一下,伸手拍了拍自己的胸口,满脸疑惑的嘀咕着。

回到村里以后,她明显感觉到村子里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最令人费解的,就是那些乡亲们的态度了。

以前不论是村里的妇女,还是男人,看到她们这些丫头,眼里总带着一丝看不起和嫌弃。

在他们的心里,即便丫头片子的脑子再聪明,也始终不如儿子,以后注定没有什么出息。

就连她年前回来的那会,那种情况还很明显,怎么只过了短短的几个月,就发生了如此大的转变呢?

沈窈也十分费解,扭头问着走在身边的徐大妮,“大娘,咱们村里是不是发生了什么好事情?”

“嗐,这事说来话长。”徐大妮拍了拍手,好笑的说道,“自从村子里的乡亲,见到你跟小秋找得对象都是大城市的人之后,他们呀,心里就开始活跃起来了。全在盼着自家的闺女以后能有出息,给他们带一个城里女婿回来呢。”

说到这里,她顿了顿,用手指向不远处的新学校说道,“看到了吗,那就是咱们村里的学校了。从去年学校修建好以后,最开始的时候,还是有不少的人不愿意让家里的女娃念书,觉得读书还不如多赚点工分。

而彻底改变那些老封建,老思想的,是从去年年底小秋带着云昊回来的那一次。

乡亲得知云昊跟瑾墨一样是帝京人,加上之后唐家人的到来,再到年初我们一家被云昊接去帝京参加婚宴。

这一去呀,便让大家觉得我们之所以能去帝京,就是因为我们家让闺女多读了书,找到一个好女婿,才有机会去那天子脚下。

也是因此,让那些送女娃读书的村民看到了希望,也让没有送自家闺女去学堂的村民,生出了后悔,认为他们家的闺女没有文化,以后找的女婿就会比别人家差。

所以啊,今年咱们村里的女娃差不多全读上书了,就连隔壁几个大队的人听说了这消息,也有许多人把家里的孩子送来墨窈小学念书了。”

其实这样挺好的,至少乡亲们有了信念和向往,村里的女娃就轻松了很多。

那些女娃不用像以前那样起早摸黑,没完没了的干活,如果做得不好,还要挨打挨饿,生活得极其煎熬。

但现在却不同了,她们白天可以去学堂里念书,等到下午放学了,就背着背篓去打猪草挣点工分。

这样一来,村里的女娃不仅学到了文化知识,还能挣点工分让家里的父母长辈们高兴。

听完徐大妮的这番话,沈窈沉思了片刻。

而后,她望着那栋宽敞明亮的学校,若有所思地道,“这样也好,老人的想法有所改变,那村里的女孩子在生活上,也能过得好一些了。”

“小汐,琪琪,走,我带你们去学校参观一下。”沈秋说着,便拉起林汐跟周琪往学校的方向走。

沈窈见此,也和徐大妮迈步跟了过去。

“墨窈小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