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8 章(2 / 2)
李丽质是识字的,点着头记下霍善的话:“好!”她有点舍不得地追问,“你要回去的吗?你家在哪里?我们可以去你家找你玩吗?”
霍善道
() :“可能不行,我家离得老远了。”
隔了七八百年,可不就老远吗?
李丽质“哦”地应了一声,虽然有点失望,但还是很认真地挪了张坐垫占据霍善身边的空位。
李承乾也很想看看霍善怎么给别人治病,麻溜占了霍善另一侧的位置。
李泰没抢到好位置,很是郁闷地哼了一声,把自己的坐席搬到李丽质身边,小声问他阿姊:“你真的想要学医吗?感觉要了解虫子什么的,怪恶心。”
李丽质道:“要是什么都不晓得,由着它长自己肚子里,不是更恶心吗?”
李泰一听,觉得有理。他说道:“学!等我识字多了,给你找好多好多医书!”
李承乾听李泰这么积极支持妹妹,马上也跟着表态:“我也给你找。”
霍善等他们兄妹几个讨论完了,才问他们有没有会写字的。
李承乾和李丽质都道:“我会写。”
李泰有点不高兴,他才四岁,虽然已经开始习字了,但写得很慢,算不得会写。
霍善就给李承乾和李丽质一人分了一本医案本,教他们怎么往里头填写相应的内容。
这是霍善医馆等级提高以后统一配备的存档簿册,虽然他那医馆可以自动将患者扫描归档,但对于大唐这边的人来说留下纸质医案供后来者参考还是有必要的。
比起还需要从造纸开始发明起的汉朝,唐初这边已经有纸张了,只是造纸成本还有挺大的下降空间而已。
李世民在江夏郡那边待了十天,该见识的都见识了,这些事倒是不用霍善一个“天外来客”操心。
唯一没有拿到医案本的李泰倒是忍不住跟李丽质讨要,说是他也想看看医案本长什么样。
李丽质看了眼霍善。
霍善误会了她的意思,又掏出一本医案本给李泰拿着备用。
一直在留心几个小娃娃这边的甄权:“……”
他、他也想要。
这装订成册的本子看起来很好用的样子。
甄权捻了一会胡须,还是按捺不住对新鲜事物的好奇与心痒,凑过去跟霍善讨要了一本医案本。
这时候有患者过来了。
还是长孙冲领进来的。
长孙冲是长孙无忌长子,如今是个眉清目秀的少年郎,显然像他娘多一点。
他身边领着的是个三十出头的武将,年纪和长孙无忌差不多大,人却要精神许多。
李时珍不知什么时候冒了出来,又以拇指老头的大小蹦到霍善肩膀上。瞧见长孙冲领来个年轻将领,李时珍“哟”了一声,对霍善说道:“这恐怕是长孙无忌给你找托儿了。”
霍善就问他托儿是什么意思。
李时珍如此这般如此这般地讲给他听。
霍善恍然了悟,原来患者还能人为安排。他对此倒没怎么在意,转头对李丽质说道:“我开始问了,你记一下具体情况。要是跟不上就跟我讲,我慢点问。”
李丽质用力点头,一副认真得不得了的模样。
众人见状都觉稀罕到不行。
才五六岁大的小娃娃,怎地能把医家的姿态摆得这么足?
李时珍有点按捺不住了,催促霍善:“你快问问你今天的第一个患者叫啥名字,我看看认不认识。”
霍善麻溜向坐到自己对面的高大武将提问:“你的名字?”
对方见霍善这个“小神医”瞧着有模有样的,也坐直了身体认真应答:“我叫张公谨。”
霍善眨巴一下眼,大唐居然也有个公瑾!
李时珍时不时会把周瑜挂在嘴边,还爱念叨苏轼那句“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这就让霍善对这名字有点印象了。
小老头儿李时珍认真回忆了一下,边搜索《旧唐书》内容边给霍善科普道:“不是周公瑾的那个瑾,是谨慎的谨。”
霍善就顺势问对方:“是谨慎的谨吗?”
张公谨点头。
等到霍善仔细问完张公谨的年龄、过往病史以及感觉自己哪儿不适,李时珍已经摆出百事通的架势继续给霍善讲述张公谨的杰出贡献——
据传在不久之前的玄武门之变中,尉迟敬德他们跟太子李建成以及齐王的人打得火热,是张公谨关的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