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1 章 北境部署(1 / 2)
在燕侯用茶言茶语攻略韩侯的时候,秦王父子也在认真筛选燕国臣子里能用的人。
筛选的结果就是——
没什么能用的人才。
秦王政叹为观止:
“燕国原来也在靠别国过日子。”
燕国当年的大将乐毅是赵国人,后来燕国和赵国死磕的时候更是热衷于去赵国挖墙脚。
如果说秦国没什么自己的人才是因为秦国疲民五术弄出来的后遗症,燕国就是纯粹的地理原因了。
靠近匈奴的边境之地朝不保夕,燕国又是个弱国,难以发展文风。就算有人才,人家也往中原富庶之地跑了,谁留下来伺候傻缺燕王喜啊。
他燕喜又不是礼贤下士的燕昭王。
不过比起燕国没什么人才这个问题,燕国人才太散漫才是更需要重视的事情。
燕国上下的风气都是一样的,侠气比较重。臣子们虽然努力学习中原的礼仪文化,想装成个文明人,但很多时候还是掩盖不了骨子里的个性。
这个问题所有诸侯国都有,礼仪的熏陶哪有环境的熏陶厉害呢?所以秦国干脆懒得学中原所谓的君子做派了,反正也是一群伪君子。
别的个性倒还好,轻视律法这个不能放纵。
所以燕国臣子想事秦,先把思想观念转变一下吧。
首先,改掉喜欢养门客的臭毛病。
其次,改掉认为自己身为贵族,律法管不到他们、律法只是约束庶民的旧思想。
大秦虽然做不到贵族犯法与庶民同罪,但你贵族触犯法律之后是不可能仗着权势彻底躲过罪罚的。
还有燕国的送礼之风也很兴盛。
或者说七国都是这样,随随便便收礼,收了就开始帮忙干活。什么忠君根本不存在的,你敢贿赂我,我就敢给你行方便。
秦国到了秦王政这一朝也只是稍微改善了一些,毕竟上辈子荆轲刺秦之前可是给蒙嘉送过礼的,借此躲过搜查成功把匕首带入了宫中。
扶苏重生回来之后下狠手整顿过这方面的事情,如今的大秦倒是没人再敢公然行贿和受贿了。哪怕私底下难免还有一点搞小动作的人,也是小打小闹,不可能完全禁止。
秦王政看着这些燕国臣子的名单,只觉得头疼。
什么叫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这群人就是。才华没多少,然而如今识字进学的人太少,哪怕他们没什么大用也不好就此弃置。
偏偏他们之前都是燕国朝堂中官职比较高的臣子,又不能打发去做什么小吏。即便在秦王政看来,他们的能力也就做做乡老了。
燕喜可真是个来者不拒的奇葩。
燕国倒也不是没有优秀的人才,但那些人大多更忠心一些,不如见风使舵的人识时务。
都见风使舵了,还能继续留在燕国这个没什么前途的地方混着,而不是提前想办法跳槽去别国。可想而知这群墙头草也没什么能耐,之前怕是找不到下家。
扶苏犀利评价:
“燕国也就国土有用一点。”
毕竟是后来的幽州,也是燕云十六州中的东半边。作为天然的北方屏障,对抗击匈奴十分重要。
秦王政把名单放到一边:
“罢了,回头丢去哪边做个县令还是勉强够格的。”
他预备置县近千,县令还是要找一些有经验的人来当为好。只要挑选的位置得当,上有郡守、下有二老、身边还有县制的吏员盯着,这群人也只能老老实实干活。
若是谁干得不好,正好给了秦王政借口降职,降到下面的乡中去当乡级的官吏。而且是他们自己本事不行,怪不到别人不给机会。
燕国被灭之后,代地的假赵王也乖乖跟着大军一起回咸阳了。
看在他这几年表现不错的份上,秦王政也没有苛待他,赏赐了不少金银财帛。比起其他日子过得苦哈哈的赵国宗室,他算是占了大便宜。
其他宗室有些安分的被送去了长安城当庶民,不安分的如今还关着呢。
当庶民的那些人安家费没多少,还是学着韩人举报了私底下来找他们一起反秦的家伙,这才把日子过了下去。
假赵王不仅享受了几年赵王待遇,还拿到了大量辛苦费。唯一的麻烦就是无论在长安还是咸阳居住,都容易遇见其他赵人,很尴尬的。
但是像他这种当过赵王的人,秦国又不可能允许他去其他地方待着,如今大秦管控最严格的就是这两座城了。
最后假赵王选择在咸阳一处偏僻些的宅院定居,平日里深居浅出,避免碰见赵侯。
代地的赵国完成了自己最后的使命,赵国彻底宣布灭国。老将李牧也终于可以离开陇西回到他的故土,在那里继续抗击匈奴了。
之前在陇西打匈奴的机会不是特别多。
经常是匈奴看大秦和诸戎来往交易,十分眼红。于是抢不了秦国就试图在西域抢诸戎,但诸戎的货物是送给大秦的。
匈奴这属于提前截胡秦国的东西,秦国怎么能忍?因此只要有部落跑来陇西告状,太守就会派兵去清剿一波匈奴人。
这个时候,就轮到李牧出去打仗了。
寻常这活是派给狄道侯李瑶的,但堂兄弟想去,李瑶也懒得和他争,他也怕李牧整日里闲着会闲出问题来。
匈奴来犯的频率不是特别高,毕竟每次都捞不到好处。偶尔跑得快秦军没追上才能带着好东西远遁,大部分时候都会被追回。
匈奴被打疼了只好暂时退避,过段时间日子难过了再铤而走险来抢一波。
只是有一点叫匈奴人十分郁闷。
秦国不知道在和西戎来往贸易什么东西,很多时候他们抢到的货品也不是粮食之类的必需品。像一些稀奇古怪的种子作物,匈奴抢走了根本没用。
就算他们转头拿回去重新想找个戎人部落卖了,人家也不收。因为别人哪知道这个作物秦国有没有、需不需要,送上作物的部落人家是自己在野外找的,根
本不用花钱。
匈奴尝试过发现卖不出去之后就更疑惑了,秦人打过来他们反抗也不是很激烈。有的时候干脆把东西丢下自己逃跑,免得出现没必要的伤亡。
但是偶尔匈奴会抢到点好东西,比如稀奇的器物。这种是能卖上价的,诸戎愿意花钱买回去再倒卖给大秦。
反正匈奴又不知道原价多少,他们收购的时候可以压价啊。
和匈奴人比起来,还不是很会做生意的诸戎已经算非常会经商了。好歹和大秦通商好几年,哪里像匈奴还在过朝不保夕的游牧生活。
为了做生意,诸戎中好些人都开始自发研究商业术语和商业套路了。这导致他们每回看匈奴人的时候,都觉得充满了优越感。
然后就因为态度傲慢惹怒了匈奴,被匈奴部落打了一顿。
没关系,他们都习惯了。
匈奴平时也喜欢欺负诸戎回回血,尤其是在去中原抢劫,结果哪家都没捞到好处的时候。
一般盘踞在诸戎附近的匈奴部落都不是很强,强的都去西边打燕国了。他们打不赢燕国抢不到燕国的好东西,只能来欺负一下诸戎的样子。
诸戎做倒卖生意的时候没有特意瞒着旁人,关键是也瞒不住。次数多了匈奴部落也发现了,可他们没办法。
匈奴倒是想直接拿着抢来的商品去高价卖给大秦,不给二道贩子赚钱呢。
还真有部落这么干过。
李牧一听消息:好哇,你抢了秦国的货物还敢主动送上门来?给我打!
嗯,就很迷。
总之秦国是不可能和匈奴做生意的,除非匈奴自己靠正规渠道能弄到商品。但话又说回来,匈奴占领的土地上实在没什么有价值的商品。
如今李牧被调去代郡做了太守,陇西这里就只剩李瑶和李崇父子了。
李崇年纪已经很大了,能活到这个高寿实在不容易,其实根本上不了战场。
他儿子李瑶之所以留在狄道而没有去其他地方任职太守,一是因为狄道位置要紧需要他镇守,二也是他父亲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去世,到时候就得他来接手陇西。
秦王政要是早知道李崇这么能活,早十年就给李瑶派去隔壁北地郡当郡守了,还能腾出一个人手来。
等陇西这边太守位置空下来,再把他调回来也不迟。或者直接派他儿子李信过去,也是可以的。
好在李瑶父子分不开,李牧父子可以。
李牧回了代郡之后,他儿子就被派去了隔壁新设的上谷郡。
北边这一片有一溜的边防重郡,个个都不可轻忽。
老将军人品过硬,秦国这才敢让他们父子联手镇守相邻两郡。否则作为赵国降将,至少要分隔得远一些才保险。
秦王政和扶苏对着舆图商量接下来的驻防安排。
秦王道:
“攻齐不用太多将军出面,其余人皆可派去北边抵御匈奴。”
原本还要留人攻打百越和镇守楚
地的,但如今楚人已经掀不起风浪了。
而百越那边,他瞧着儿子的通商手段很有效果。百越只怕不需要用太多兵力去打,能够和平收复。
所以士兵和将领都能直接转战北境,和匈奴人死磕。
扶苏指了指原赵国北部边境的四个郡:
“原先假赵国还在时,父亲没有完全将四郡划分出去,统称为代地由李将军管辖。现在郡县划分完毕,唯有最东的代郡归李牧老将军统领,那西边二郡还得再派人过去担任太守。”
秦王政点头:
“九原郡、云中郡和雁门郡,你以为可派谁过去戍边?”
要决定这二郡的归属,就得先定好秦国北境的二郡。而秦北二郡从西自东分别是陇西郡、北地郡和上郡。
陇西目前是李信的祖父李崇和父亲李瑶合力管辖,隔壁的北地郡和上郡则是收复河南地(河套南部)的重要位置。
这两个郡加上赵地最西的九原郡一起,对河套南形成了包围的态势。目前河套南还没有被大秦收复,依然在匈奴手中。
不过从二郡发兵合围的话,拿下的几率还是很大的。
扶苏看着那个凹进去的缺口不太顺眼,秦王政也一样。
父子俩对视一眼。
扶苏说道:
“上郡自然该由蒙恬镇守。”
收复河套南是蒙恬的功绩,扶苏对他很有信心。
秦王政颔首:
“北地郡回头叫李信去管辖吧。”
暂时让李信配合蒙恬行事,要是情况不利,李信作为亲儿子亲孙子,能更顺利地快速从隔壁陇西借兵借粮,以及借道。
李信用兵出奇,且擅长千里奔袭。说不准这小子会从陇西借道入诸戎的地区,再从西边折返抄了河套南部匈奴的退路。
虽是兵行险着,但诸戎为了做生意肯定不敢背地里和匈奴夹击李信的部队。更何况南边就是李信他爹李瑶带兵虎视眈眈,人家自然会给亲儿子断后。
秦王政思忖后下决定:
“蒙恬还要去齐国历练一番,暂且不着急。先将李信调去北地郡,督建长城的修缮之事。”
既然需要九原郡配合北地郡和上郡行动,那么九原郡的太守人选就得好好挑了。
目前的将领中能和蒙恬打配合的人并不算少,而收复河套这么大的功劳,大家自然都想捞到手中。
考虑到老一辈的将领再过些年也该到退下来的年纪,而年轻一代还没有得到足够的历练。如果不抓紧机会的话,只怕后面要陷入青黄不接的窘境。
即便是天生将才,也需要充足的实践经验,否则大战时容易出状况。
扶苏想了想:
“杨端和稳重,他的长女也是一样的性子。李信太跳脱了,不如派他们父女去九原郡支援蒙恬。”
对蒙恬好一点吧,不能派去的全是难搞的同僚和下属。虽然蒙恬自己足够沉稳,但李信这小子毕竟是王翦老将军都觉得头疼的
那种人。
秦王政唇角微扬:
“李信年纪也不小了,还是这么闹腾。”
嘴上说的是李信,眼睛看的却是自家太子。
太子还嫌弃别人不够稳重呢。
扶苏假装没有听出其中深意:
“杨明舒年纪还小,不能独当一面。太守由其父担任,她便可放心地在前线抵御敌人。”
有亲爹在后方坐镇,为她统筹全局,杨明舒就能随便浪了。哪怕战事不利吃了败仗,杨端和也能随时出兵支援。
父女俩先过去打打匈奴练个手,等收复河套南部的时候,应该就有充足的配合经验了。
正式开战后,表面上是蒙恬和杨明舒协同作战,其实后方还有个沉稳老辣的杨端和随时准备查漏补缺。
秦王政认为这个安排没什么问题。
又问:
“云中与雁门呢?”
雁门有个雁门关,地理位置十分紧要。云中郡则在山西大同,同样是个军事要地。
扶苏答:
“王离、王贲父子可去协防,再将桓齮将军派去。”
哪家都有小辈,杨家父女的模式直接借鉴就好了。
后世皇帝一般不喜欢将领的子嗣代代接手他们之前驻扎之地的军队,觉得时间长了那边的士兵就成将军家的私兵了,将军可能会拥兵自重、造反篡位。
但秦朝暂时还没这种想法。
陇西世代都在陇西李氏的手里,也没见李家造反。自己不信任将领就直说,找什么借口。
北境都被划分出十来个郡了,每个郡独自掌兵互相制衡。这样都不放心戍边的守将,那也别想着搞中央集权了,继续玩分封算了。
而且说实在的,将领的家族真的能代代都出将军苗子吗?
未必。
白起厉害吧?你听过他后代在军事方面有什么建树吗?
不要说白起被秦王猜忌废黜为士卒,没了贵族官身,所以他的后代起不来。在秦国待不下去难道不能跑去其他国家发光发热?
没混出头来,原因就是非常残酷的——白起他后人不行。
白起在的时候,他后代就没能在军中立功,等没了他的庇佑,就更没水花了。
像李氏、王氏、蒙氏这样接连二代出名将的,属于少数中的少数。秦国能一下子拥有二家,一方面是秦国的军功制吸引名将投效,另一方面也是真的运气好。
但抛开这二家再去看秦国其他名将,杨端和、桓齮、羌瘣这些人,他们的后代和他们的祖辈在历史上也没什么记载。
可能只是普通将领,也可能根本没出能当将领的人才。
将领的家族只要断代一次,以前积攒的军中声望就会消耗大半。老兵会惦记曾经的将军,等老兵退伍了呢?新兵又不认识当初的老将。
而且秦国的兵是从各地抽调来的,每次服兵役也就那两年,两年之后换一拨人,将领手下的士兵总是生面孔。除却亲
兵和将领之外(),少有一当兵就是十几年几十年的。
以后北地戍边大约也是如此?()_[()]?『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在附近郡县征兵。农人男丁们可能这次征兵去的是这个郡,下次就去别的郡了。
后世不少朝代的兵和秦朝完全不同,不仅当兵年限很长,要许多年才能退伍回乡,代代世袭的还非常多。
大约也是每隔几年都重新征兵太难了,不如让兵丁就在边境定居,生儿育女。
等需要新血液了,可以就地征收。
当地人长久定居在这里,倒是很有可能对戍边的将军家族产生深厚的感情。
但还是那句话,北边十来个郡,只要君主别昏庸到同时惹怒大部分边将,互相制衡还是没问题的。
扶苏把玩着玉佩,说道:
“章邯、韩信等几个小的还没长成呢,他们可不是庸才。”
武将家族的小辈要是不够厉害的话,那就别怪后起之秀抢了他们的地盘。
中央只要能不断地往边境输送新的名将苗子,戍边太守之位就不会一直留在某个世家手里。
扶苏觉得竞争上岗挺好的。
有竞争才有压力,才会一直努力干活。当自己的权势都不保的时候,哪有余力再搞拥兵自重那一套。
秦王政点头附和:
“刘季那些参军的同乡也不容小觑,军功世家想在边境成功扎根,难度不小。”
北境就十二个萝卜坑,抢的人太多了。现在那些家族靠着之前的军功能提前占位置,可不代表这个位置能永远占着。
大概只有将星不够的时代,才会显得某一家格外突出,非常值得猜忌吧。
说到底还是对照组都扶不起来。
君王手里没了制衡的人,他自己又小心眼不信任人家,才容易多想。
父子俩随后又给燕地的几个郡安排好了太守人选,先暂且这么着。
左右和匈奴的大战还没正式开打,还有充足的时间评估他们在这个位置合不合适。不合适就换,也不耽误什么。
新的任命下达之后,几家欢喜几家愁。
去边防当太守代表后面的攻齐没他们的份了,但攻匈奴的军功肯定跑不了。虽然有点贪心都想参与,但王上的命令无人胆敢违抗。
王离和杨明舒都有点泄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