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08 章(2 / 2)

加入书签

() 事更大、谁贡献更多了。”

李承乾想了想,觉得他说得也有道理,就点了点头:“那阿耶问阿娘吧。”

李世民:“……”

长孙氏明白丈夫的意思,就是想找机会培养儿子,配合地说:“阿娘也不知道你杜伯父和房伯父的事,不若请二郎说一说,妾与承乾一起参谋一二。”

长孙氏都这么说了,李承乾也不好拒绝,只能点点头:“那阿耶说吧。”

李世民便细细说起房玄龄和杜如晦二人的经历、才能、功过,李承乾听得十分认真,还翻出两张白纸和铅笔,分了一份给长孙氏,时不时记上两笔笔迹。

他以前只知道房玄龄和杜如晦都是李世民的心腹,具体的却不是很清楚,今日才算是了解了。

听完了李世民的叙述,李承乾先看向长孙氏:“阿娘,你怎么看?”

“阿娘暂时还没有主意,承乾觉得呢?”长孙氏问。

“我觉得他们差不多厉害,我也不知道哪个在前哪个在后。”李承乾有些不好意思,“对不起阿耶,帮不上你的忙。”

“不要紧,这就是帮我的忙了。”李世民十分大度,“还有几个我也有些犹豫,你再帮我看看?”

李承乾正有点愧疚,当即点头答应了,又了解好几个大臣的经历,笔记记了好几张纸,还莫名其妙答应帮李世民给功臣列一个排名。

当然,李世民没那么多时间一一给他讲大臣的情况,只能李承乾自己去做功课。

李承乾:“……”

他终于回过神来了:“阿耶,你是在偷懒吧?不是说不用我管朝政的事吗?”

“阿耶怎么会骗你呢?实在是当局者迷,阿耶没有办法,只能向别人求助。这样的事也不好问别人,除了你就没有人能帮阿耶了!”李世民扶着额头叹气,“这几天愁得我呀,脑门突突的疼!”

李承乾狐疑地看着他:“真的吗?”

“自然!难道阿耶还会哄你?”李世民义正言辞,“你放心,你列出单子阿耶也只做参考,不必有压力。”

李承乾:“……好吧。”

他终究不忍李世民为难,答应了。掰着手指头算了算,两份功课加上平时还要上两种课,他的时间本来就捉襟见肘,再加上这事更不够用了。

陆德明那边已经通融过一回了,再来一回肯定不行,李世民这里也急着要,只能自己想办法。休息和锻炼的时间肯定不能克扣的,李承乾只能不情不愿地缩减了玩乐的时间。

几天后,他交给李世民一个单子。

李世民一看就知道他是做足了功课的,大部分跟他想的出入不大。只有个别几个差别比较大。

李世民把他列出的名单和李承乾列出的放在一起,让臭小子看其中的区别。

李承乾看到第一个就拧眉:“裴寂并没有什么功劳,为什么能排在第一个?”

李世民:“封赏并非只看功劳,需要考虑很多因素。”

“我知道我

知道!”李承乾摇头晃脑,“还要看跟我们是不是一边的,我有考虑哦!但裴寂不是我们这一边的吧,他是大伯的人!”

“你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裴寂表面是你大伯的人,其实忠心的是你阿翁,只是你阿翁从前支持你大伯,所以他也支持你大伯。”李世民道。

李承乾恍然:“怪不得我听裴寂的故事时总觉得有些奇怪,陆先生还不告诉我,让我自己想。”

他虽然有想到一些东西,但这个对八岁的小孩来说就太复杂了。

李世民点点头,心里对陆德明的满意又高了一层。他道:“封赏裴寂不是为了他,而是看在你阿翁的面子,如果他一退,他的心腹就不受重视,你阿翁会不高兴的。”

李承乾点头,这么一说他就理解了,阿翁是阿耶的阿耶,他的人自然该是第一位。

其实李世民把裴寂排在第一位也是无奈之举,谁让李渊就这么一个心腹呢,数量上没有优势,只能在封赏上给予最大优待,否则多少缺点说服力。

李承乾又指了指罗艺:“那给罗艺这么高的封赏,是为了给大伯面子吗?”

罗艺和裴寂可不一样,这是板上钉钉的李建成党羽。且此人在泾州之战中消极怠工,之前阿耶不是还很生气吗?

李世民道:“你既然知道罗艺是大伯的人,就该知道这样的人还有不少,他们手中还有残余的兵马,为了不让他们作乱,只能暂时安抚,之后再慢慢处置。”

他告诉李承乾:“加官进爵,一为奖赏,二为安抚。一是为了让他们多做对大唐、对帝王有利之事,二是为了让他们不做对我们不利的事,明白吗?”

李承乾懵懂地点头。

李世民摸摸他小脑袋:“不着急,你还小呢,慢慢学便是了。”

李承乾:“……我还要学?”

“哎呀,我头疼!”李世民扶住额头。

李承乾默默看着他。

李世民想起李承乾的本事,又默默坐直了身子,提起笔一本正经道:“你回去吧,阿耶还有事忙,就不跟你说话了。”

“……”李承乾鄙视地看他一眼,转身噔噔噔走了。

*

两天后的早朝上,李世民宣布了封赏诏令。

李承乾也参加了这次早朝,他现在是太子了,就算还没有领实际差事,也需要参加早朝。

听陈叔达宣读诏令,大部分都和他拟的差不多,李承乾心里升起淡淡的骄傲——他可真是太棒啦!

他没想到会有人反对。

就在诏令刚刚宣读完毕,大家都要行礼谢恩的时候,李神通却站了出来。

李世民对李神通态度还是很好的,这位不仅在太子之争中站在他这一边,还是他同族的长辈,若按亲戚关系来算,李世民还得叫李神通一声堂叔呢。

“淮安王,你有何事?”

李神通道:“臣有一言想请问圣上。”

李世民好脾气地点点头:“你说。”

李神通沉默了一会儿,似乎有些迟疑,但话已经说到这里,再退缩是不可能的了,他一咬牙一抱拳:“臣想请问圣上,为什么我的封赏不如别人。当初太上皇在太原起兵,是我第一个起兵支持,后来也一直南征北战,难道功劳还比不上房玄龄和杜如晦这些舞文弄墨的吗?()”

房玄龄和杜如晦:“……?()_[()]?『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给他们俩的封赏确实不小,是除了裴寂以外最高的那一梯队,跟长孙无忌和尉迟恭并列,也难怪李神通单把他们两个拎出来说事。

李世民神色淡淡:“你不服?”

“是!”李神通梗着脖子道,“圣上如此处置,臣就是不服!”

不止他,在场很多人都不服。尤其是武将,在他们看来,是他们浴血奋战帮李唐打下江山,比不过长孙无忌和尉迟恭也就算了,凭什么连杜如晦和房玄龄也比不过?

他们俩做了什么?不就是躲在军营里说说话写写字吗?

李世民扶了扶额:“淮安王,你的事稍候去御书房说。”

李神通不答应:“还请圣上解臣心中疑惑。”

眼见朝堂骚乱起来,而李神通又不肯退让,李承乾气得不轻,迈着小短腿站了出来:“淮安王不是要问原因吗,那我来告诉你!”

李世民刚要说话,见状又坐了回去,表情隐隐有些期待。

其他人却是一愣,没想到李承乾会站出来,不过原本窃窃私语的人都停了下来,安静地听他说话。

不服是不服,大家还是很尊敬李世民和李承乾的。

李承乾仰起小脑袋看李神通,即便努力克制还是忍不住露出些怒气:“你说你第一个起兵响应阿翁是吧?你是一心支持阿翁吗,还不是被隋朝官兵追得没办法,只能起兵自保?之后投靠阿翁也是背靠大树好乘凉。好吧,不管怎么样,你都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果,而且这事说到底是阿翁连累了你,但是大唐建国后,阿翁不是论功行赏了吗?封你做右翊卫大将军和淮安王,之后也一直高官厚禄,难道还不够吗?难不成你指着这一件事吃了阿翁十年还不够,还要再吃阿耶一辈子?”

众人:“……”

李神通:“……”

“你还说你南征北战是吧?”李承乾掰着手指头数,“武德二年,宇文化及投降时你不接受,还不听崔干的劝告,最后宇文化及死灰复燃,失去了攻克聊城的第一次机会;后来赵君德登上了聊城城墙,但你没有趁势出击,反而莫名其妙鸣金收兵,失去了攻克聊城的第二次机会。后来窦建德来了,你丢兵弃甲、望风而逃,导致窦建德不费吹灰之力拿下聊城,没多久山东诸县就都成了窦建德的;武德四年和刘黑闼打仗,输得特别惨,五万将士死伤超过一半……”

他掷地有声地问:“总共打了三次仗就输了两次,你还好意思说有功劳?还好意思和杜如晦和房玄龄比?”

众人:“……”

李神通:“……”

李神通脸色涨得通红,嘴张开又合上,合上又张开,就是说不出一个字来。

众人同情地看着他,如果他们是李神通,现在只怕恨不得晕过去才好,免得承受这份难堪。

李世民斥责道:“太子,胡说什么呢!淮安王为了大唐呕心沥血,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怎么能如此无礼?还不给淮安王赔礼!”

李神通连忙摆手:“不必不必,太子殿下说的……也没错。是臣失礼了,不该得陇望蜀。刚才冒犯了圣上,还请圣上责罚!”

说着就长揖一礼,惭愧得不行。

李世民连忙从龙椅上下来,亲自扶起他:“堂叔多虑,咱们君臣一体,自然是有什么便说什么,说什么责罚不责罚?!”

给足了李神通面子,叔侄君臣二人那一点隔阂便消除了。

李世民又问其他人:“你们还有谁有意见吗?”

众人面面相觑:……没有了没有了。

有这么一个生气了就当众撕破脸的太子,谁还敢有意见啊?大家心里其实都有数,这份封赏还是挺公平的,本来就是随大流闹一闹,但要冒着丢大脸的风险,他们就不愿意了。

谁还没点黑历史呢?

也不知道太子小小年纪,怎么知道这么多事?!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